智能大潮中的在線音頻:增長乏力 謀上市是“良藥”?

近日,微博網友們關于10后無法理解的場景、00后沒見過的電子產品等話題的討論,勾起了不少80、90后的回憶。

這里面,除了排隊打公共電話、招手打車等到天荒地老、搬個小板凳坐在黑白電視機前看武俠片……中年人的青春記憶里,還有守著收音機聽喜歡的頻道和歌曲的場景。

在沒有移動網絡的時代,這些,大概是小年輕們最常見的生活方式。

過去很多年,雖然作為載體的收音機在逐漸愿意我們的生活,但音頻內容,卻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

在線音頻從2010年開始發(fā)展至今,行業(yè)格局已經相對穩(wěn)定。如今,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音頻似乎也將迎來新革命。

對在線音頻行業(yè)來說,2019年是怎樣的一年?

這一年里,人工智能、物聯網加速落地,為音頻產業(yè)帶來了更好的場景和生意;這一年里,上市的緊迫感環(huán)繞著頭部玩家;這一年里,有公司一遍豐富內容,一邊嘗試智能硬件;這一年里,版權問題仍然不斷……

變革:行業(yè)已迎來“收割期”?

2019年下半年,在線音頻行業(yè)終于看到了“上市”的希望。

10月29日,在線音頻社區(qū)荔枝搶先一步遞交招股書,預計以“LIZI”為股票代碼完成上市,最高募資金額1億美元。這對長跑近十年的音頻行業(yè)來說,預示著即將邁入新的階段。而荔枝也有望成為“中國音頻行業(yè)第一股”。

實際上,在此之前,喜馬拉雅、蜻蜓FM均傳出過上市傳聞。尤其喜馬拉雅,從數次傳聞來看,上市計劃似乎箭在弦上。近日,有報道稱其將“2020年6月前IPO”作為對投資人的對賭承諾,11月25日下午消息,喜馬拉雅再次回應上市傳聞:暫無計劃,IPO并未提上日程。

此外,同樣在上市層面有實質性進展的還有知識類音頻公司思維造物。今年10月,由羅振宇創(chuàng)辦的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啟動科創(chuàng)板上市輔導,思維造物旗下品牌項目包括羅輯思維、得到App等。

羅輯思維節(jié)目在2017年3月就從視頻的形式改為音頻,而得到App上的內容也都以音頻為主。

如今,隨著荔枝率先遞交招股書,也意味著音頻領域頭部玩家上市步伐加快,行業(yè)或將迎來“收割期”。頭部平臺“上市”的動向無一不牽動著行業(yè)神經。

“對于荔枝來說,上市不是終點,而是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在荔枝創(chuàng)始人、CEO賴奕龍看來,通常來說,上市后的公司將變得更加公眾化和規(guī)范化,同時通過融資來獲得更大的發(fā)展。而荔枝也將繼續(xù)探索UGC音頻社區(qū)的發(fā)展。

有財經業(yè)內人士告訴新浪科技,對于非盈利企業(yè)的上市,美國資本市場的態(tài)度還是比較友好的,他們更著重的是企業(yè)所在市場的未來增長空間。

新浪科技從荔枝方面了解到,未來隨著荔枝的成功上市,將有望打造一個跨越不同文化的全球聲音社區(qū),其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模式也將為在線音頻全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新思路。

提到上市,專注車載音頻領域的聽伴的CEO俞清木則表示,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現在還不急。目前公司還將在車載音頻領域深挖洞、廣積糧。

聽伴前不久剛剛拿到新輪融資,俞清木表示,2019年資本市場對音頻領域的關注主要放在:技術創(chuàng)新、內容體量、用戶或客戶數量、變現能力、未來市場想象空間幾個維度。

那么,在線音頻行業(yè)可以用來講好故事的未來增長空間在哪?

困境:增長乏力 版權風險正與日俱增

在線音頻領域曾經歷過幾次變革。過去十年時間,音頻行業(yè)最開始通過移動互聯網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廣播,聚攏聲音資源、搶占移動音頻市場。

但是,在2016年之前,這個小眾市場在整個互聯網大舞臺上并不起眼,市場增速也在放緩。直到內容付費興起。

2016年,內容付費潮來襲,喜馬拉雅、蜻蜓FM紛紛進軍付費訂閱,通過搶占大V資源、布局精品節(jié)目,掀起了一波聲音經濟的風潮,強勁收割了一波付費用戶。

但是2018年結束之后,業(yè)內有一種論調是“知識付費在音頻平臺中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如今,知識付費確實已不再是音頻產業(yè)的唯一命題,音頻行業(yè)關于“知識付費”的聲音越來越小了。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喜馬拉雅創(chuàng)始人兼聯席CEO 余建軍表示,知識付費的聲音越來越小了,一方面可能是外界對這個行業(yè)關注少了;另一方面,大家對“知識”定義也會有所不同,在我們內部更愿意說成“內容付費”的概念。

他透露,知識付費業(yè)務一直是喜馬拉雅最重要和穩(wěn)定的業(yè)務之一,喜馬拉雅的知識付費并不一定是奔著成功去的,內容滿足了一個人的好奇心,不一定指向成功的。比如說歷史、戲劇、天文的內容,滿足的是人們求知的開心和快樂,滿足社會當下的精神消費的需求和升級。

行業(yè)走過2019年,一個不得不關注的事實是,音頻行業(yè)雖然整體用戶規(guī)模在上升,但是增長率是逐年下降的。

也就是說,知識付費之后,音頻行業(yè)還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此外,版權問題在2019年仍然比較突出,這在UGC模式的音頻平臺上尤其明顯。今年9月,作家曾鵬宇在微博發(fā)文稱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發(fā)現自己撰寫的《世上有顆后悔藥》的全本有聲書內容,用戶可以免費下載和打賞主播,但卻沒有得到他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權同意,直接影響到正版有聲書的推出。此事以平臺方將相應內容下架、公開致歉并承諾賠償告一段落。其實,在此之前,喜馬拉雅也面臨過不少版權官司。

內容審核上的缺乏把控以及平臺主播版權意識模糊不僅讓版權方利益受損,也讓音頻平臺面臨的版權風險與日俱增。

“在音頻領域,UGC是內容版權問題的天然避風港。”賴奕龍表示,因為相對于PGC來說,UGC涉及版權購買內容相對較少。

對于版權問題如何解決?賴奕龍透露,公司內部有著嚴格的內容審核制度,人工審核和技術審核雙管齊下,能有效攔截平臺上的違法違規(guī)有害信息,同時將AI技術應用于內容審核中,并成立了內容安全中心。

至于音頻行業(yè)當下的挑戰(zhàn),賴奕龍認為,如何進校產品和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找到音頻行業(yè)契合的人群,找到一種方式讓人們能夠迅速以低門檻的方式接受和使用音頻,提高音頻的全民普及率合使用率,是目前整個行業(yè)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也是荔枝最想做的事情”。

趨勢:押注車聯網、物聯網是未來?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用戶規(guī)模達3.77億,是全球音頻用戶最多的國家。與美國在線音頻大量普及,在線音頻用戶超過總人口一半的普及率對比,中國在線音頻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目前音樂、游戲、在線視頻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滲透率已分別達到89%、82%、74%,而在線音頻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5.5%,增長空間巨大。

而如何挖掘這些潛在的空間?或許從物聯網、車聯網維度去挖掘音頻場景,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音頻最重要的場景主要分為客廳場景、移動場景和車載場景。場景決定了互聯網音頻平臺的使用人群、使用習慣、內容選擇、產品邏輯和商業(yè)模式。

客廳場景,是以智能音箱為主,流式播放;手機場景是點播為主,會有更多的交互;車載場景是輕交互、伴隨式、陪伴感的。

實際上,蜻蜓FM、喜馬拉雅、荔枝與天貓精靈、小度智能音箱、小米等硬件方合作,將原來的移動場景,向客廳場景、車載場景拓展。

此外,喜馬拉雅還自己布局了智能音箱,“在我們看來,喜馬拉雅是音頻新生態(tài)的構建者。App、網站只是表象,連接上游的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和下游的用戶、激發(fā)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的創(chuàng)造力、讓用戶不費力地獲取這些內容才是本質。”余建軍表示。

而據專注車載場景的聽伴介紹,由于缺乏渠道資源和服務車企的經驗,越來越多的音頻CP選擇與聽伴合作,借助聽伴這個通道,進入車載場景。

正如俞清木所說,競合正在成為音頻行業(yè)主流。

有沒有危機感?是有的。俞清木表示,以聽伴為例,不光喜馬拉雅、蜻蜓FM這些內容CP(Content Provide,內容提升商),今日頭條這一類技術平臺都在往車聯網領域走。“但我們在整個車聯網生態(tài)里面,在車載音頻這個垂直領域,我們能做得最好,才是最主要的。所以重要的是做自己。”

在行業(yè)資源從分散走向競合之后,未來音頻行業(yè)還將在競爭中優(yōu)勝劣汰。

相比較外界所認為的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盡、增長接近天花板,俞清木認為,車聯網起步不久、增長迅猛,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IoT設備開始進入越來越多人的生活場景里,語音將成為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重要方式,而音頻作為IoT內容生態(tài)的重要一環(huán),正面臨新的浪潮。

蜻蜓FM創(chuàng)始人兼CEO張強表示,音頻全場景生態(tài)覆蓋的是AIoT時代的音頻場景,也將會是未來增量流量的重要來源。目前蜻蜓FM全場景生態(tà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3億,全年增長近30%,智能設備單日收聽總時長達2500萬小時。

“生態(tài)不僅僅會為音頻帶來滲透率的提升和流量,更創(chuàng)建了極其豐富的音頻收聽場景,即我們所說的全場景,AIoT時代的收聽場景不會再以智能手表、智能音箱、車載等硬件設備來劃分,變成通勤、哄睡、駕駛等等多元而細分的場景,提前布局讓蜻蜓FM更早地了解細分場景下人們的需求差異,并打造更具不同場景匹配內容的能力。”

談到未來的商業(yè)化空間時,張強表示,全場景生態(tài)在商業(yè)化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一方面與生態(tài)合作伙伴一起,把生態(tài)流量的蛋糕做大;另一方面,也為內容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多渠道、多場景發(fā)掘商業(yè)價值的空間,為各類主播帶來了收入的提升。

“這些都是全場景生態(tài)重要的商業(yè)價值,而且在啟動一年多就已經得到了有利的驗證,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信在AIoT全面落地的時候,生態(tài)的商業(yè)化能量將會被完全釋放。”張強說。

結語:

實際上,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會帶來全新的人與信息交互方式,甚至工作生活方式的變革。當語音交互、聲音經濟成為剛需,在線音頻的下一天春天又將到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贊助商
2019-12-11
智能大潮中的在線音頻:增長乏力 謀上市是“良藥”?
近日,微博網友們關于10后無法理解的場景、00后沒見過的電子產品等話題的討論,勾起了不少80、90后的回憶。這里面,除了排隊打公共電話、招...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