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淘汰賽 :電氣化能成弱勢車企的“救命稻草”嗎?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車市連續(xù)12個月的下行,讓整車汽車產業(yè)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倍感壓力。作為直面市場和消費者的車企,在這輪末位淘汰賽中更是叫苦不迭。

  從銷量上來看,在乘聯會統計的近100家車企中,今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出現50%以上下滑的車企有二十多家。這些車企中有天津一汽、一汽海馬、東風裕隆等這些逐步沒落的自主品牌車企,也有諸如長安標致雪鐵龍、東風雷諾、廣汽菲克這樣的合資車企。

  無論自主,還是合資,一些弱勢車企在行業(yè)整體大環(huán)境持續(xù)下行,汽車產業(yè)面臨調整、重構的當下,開始加速進入新一輪的末位淘汰賽。

  最近幾年,汽車產業(yè)“新四化”的推進,以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使得部分傳統車企開始從產業(yè)轉型的角度積極尋找新的出路。在這方面頗具代表性的企業(yè)有江鈴汽車和寶沃汽車。然而,自去年開始,在車市下行的沖擊下,這兩大車企被主流大軍甩在了身后,大有被邊緣化之勢。那么,進軍新能源,能否挽救這些車企“被淘汰”的命運?

  江鈴:“觸電”能否避免被邊緣化?

  作為一名老牌的傳統車企,江鈴汽車以商用車起家。早年,借助明星車型福特全順,江鈴在輕卡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如今,江鈴旗下JMC品牌卡車、JMC品牌皮卡,以及JMC品牌輕型客車在商用車市場均有穩(wěn)定的市場表現。然而,在乘用車領域,由于江鈴旗下自主品牌馭勝的持續(xù)孱弱,加上江鈴福特的產品布局有限,所以,其在該領域始終沒有太大起色。

  2015年,在新能源產業(yè)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三電”實驗室等。2016年,江鈴新能源全年銷量達1.56萬臺,這對于新產品投放不久的新能源車企來說,相當不易。

  如今,江鈴新能源產品體系逐步完善,車型涵蓋兩廂及三廂純電動轎車,以及純電動SUV。然而,隨著今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逐步退坡,江鈴新能源的市場表現也呈現出萎靡態(tài)勢。據乘聯會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鈴新能源累計銷量為1.18萬臺,同比下滑三成以上。

  江鈴新能源銷量的下滑,不得不說與國家政策補貼退坡,產品同質化嚴重有關。縱觀江鈴新能源旗下產品布局,雖然覆蓋面較廣,且售價不高,但沒有與市場上其它產品構成差異化競爭。另外,純電動汽車市場失去政策的驅動力后,市場表現勢必一落千丈,而江鈴新能源這類依靠政策存活的新能源車企,在產品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必然遭遇沖擊。

  如果說江鈴新能源的成立和發(fā)展,是國家扶持新能源汽車這股東風驅使的結果,那么,寶沃的“觸電”,則是為“活下來”而不得不為之。

  寶沃:“造車第三極”意欲何為?

  同樣是2015年,寶沃汽車(中國)有貢獻公司注冊成立。短短四年時間,寶沃領導層雖然幾經變換,但媒體和公眾對其“講故事”的營銷功力,以及“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定位,尤其印象深刻。

  去年,楊嵩接手寶沃。緊接著,其所策劃的“寶沃軍規(guī)”、“臧頭詩”、“缺席北京車展”、“最速曲線”等一系列營銷“把戲”被業(yè)內刷屏。其中,在去年5月初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楊嵩向媒體宣布,寶沃提出了創(chuàng)新的ET能源觀,即“雙軌道并行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觀”。這意味著,未來,寶沃將同步進行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研發(fā)、設計、制造和銷售。在本次發(fā)布會上,寶沃品牌首款純電動SUV車型BXi7正式上市,該產品誕生于能夠兼容兩種能源車型生產的e-Propulsion平臺。

  不過,遺憾的是,BXi7并沒有在市場上呈現應有的銷量表現。去年年底,因寶沃財政吃緊,陷入巨額虧損的福田汽車決定拋售寶沃67%股權;2個月后,神州接盤。對此,業(yè)內知情人士透露,楊嵩接手寶沃,其核心使命就是讓寶沃實現資產重組,最終為福田賣出不錯的價格。

  如今,隨著楊嵩團隊的離開,寶沃迎來了新的主人。今年上半年,寶沃汽車銷量實現了三成的增長;業(yè)內認為,寶沃的增長源于神州優(yōu)車的進駐。今年年初,神州優(yōu)車聯合寶沃發(fā)布全新戰(zhàn)略,推出神州寶沃汽車新零售平臺,旨在全面實現產銷分離、渠道重塑。

  新上任的寶沃汽車全球總裁Bruno Lambert(布魯諾·蘭伯特)認為,寶沃汽車將在新模式的賦能下,致力于新一代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成為介于傳統主機廠和造車新勢力之間的“造車第三極”。

  然而,在新的投資方助推下,寶沃的“電氣化”之路該如何走?能夠走多遠?值得業(yè)內關注。

  車市下行,汽車產業(yè)重構,促使傳統車企加速觸電。但是,對江鈴和寶沃這類相對弱勢的車企而言,“觸電”能否保證其順利前行?在當前來看,仍是一個未知數。

  業(yè)內認為,當在新能源市場起調控作用的政策“大手”逐步收縮后,新勢力車企的崛起,傳統車企巨頭的進駐,或讓新能源市場的競爭變得更為激烈。從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而言,純電動汽車取代內燃機車的發(fā)展趨勢不可逆轉,所以,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景格外廣闊。然而,短時間內,車市仍以內燃機車為主導。

  當前,在政策退縮,產業(yè)重構的格局下,弱勢車企能否熬過這個“冬天”?

(本文來自于蓋世汽車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8-08
車企淘汰賽 :電氣化能成弱勢車企的“救命稻草”嗎?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車市連續(xù)12個月的下行,讓整車汽車產業(yè)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倍感壓力。作為直面市場和消費者的車企,在這輪末位淘汰賽中更是叫苦不迭。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