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場升級 國際大牌圍攻!國貨品牌如何“逆天改命”?

【億邦原創(chuàng)】1月13日深夜11點,孫來春接了一個電話后,發(fā)現(xiàn)自己把中藥、小米和即將下鍋的土豆,放到了一起。

他苦笑,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在東北這叫亂燉。味道不錯,酸甜苦辣咸都有。”

像是說這道菜,也像是說最近的自己。

孫來春是國內護膚品牌林清軒的創(chuàng)始人,進入護膚行業(yè)二十多年了。提起他,大家想到的關鍵詞是“幽默”、“有趣”和“情商高”,只要有他的地方,就不會冷場。

連孫來春自己也沒想到,2022年一開年,自己會把林清軒推上微博熱搜,推向快20年來最大的輿論漩渦。

起因是他一條“控訴香奈兒”的微博。1月3日,長期專注“白山茶花護膚”的香奈兒,在中國市場高調推出“紅山茶花護膚”系列產品,強勢切入林清軒耕耘了十余年的細分護膚賽道。

孫來春形容這是一次“來勢洶洶”、“早有預謀”的“侵襲”。一向溫文爾雅的他,這次言辭激烈,幾近憤怒,“這是一場戰(zhàn)爭”的論調貫穿始終。

一時間,四面八方涌進來各種聲音,有詢問、有關心、有不解,更多的是質疑。從“國貨之光”到“越級碰瓷”,仿佛就隔了這一封信的距離。

孫來春吃不下,也睡不著,心情和狀態(tài)就像這一鍋“亂燉”。

一個是充滿斗志的國貨品牌,一個是屹立百年的頂級國際品牌,在同一個垂直賽道短兵相接,會發(fā)生什么?

01

怕香奈兒?

NO,是怕丟了用戶心智

孫來春曾在多個場合談及他和林清軒的愿景:成為世界五大化妝品集團之一。

他無數(shù)次地表達過:“我不擁有林清軒,而是我屬于林清軒。我愿意把生命淬到林清軒里,我可以為林清軒死,也要把林清軒打造出來,讓這把劍擁有靈魂。”

每每提及林清軒的使命,這個印著風趣標簽的東北爺們都極其真誠和堅定,甚至飽含熱淚。

正是要搭上命干的這股勁,香奈兒一來,才讓他慌了,也怕了。

林清軒誕生于非典后,19年前肆虐的非典帶走很多生命,也順帶摧毀了孫來春當時的事業(yè)。不過正因此,他終于鼓起勇氣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林清軒。

從創(chuàng)立之初,林清軒就一直專注在中國植物護膚品的研究和開發(fā)。但護膚品牌真的太多了,除去層出不窮的國貨品牌,韓系、日系以及歐美大牌們無一不想圍獵中國市場,品牌信息爆炸,讓消費者記住都變得難上加難,更別提忠誠度。

這樣一來,企業(yè)的生死存亡,在顧客產生購買需求時就已經決定,用戶壓根不會想到你,又何來購買?孫來春知道,要想站穩(wěn),必須尋找到空白的市場機會,搶先進入用戶心智。

問題來了,林清軒的機會在哪?

摸打滾爬了近十年,林清軒在2012年明確了品牌方向,選用中國優(yōu)質高山紅山茶花為原料,成功萃取合成了獨家活性修護配方“清軒萃”,主打“修護和抗初老”的護膚功效,先后獲得了含24項發(fā)明專利在內的67項專利。

此后,圍繞“紅山茶花護膚”理念,從物種研究、原料種植、活性成分提取、配方研究、自主生產銷售、校企合作,林清軒給自己建了一套完整的“紅山茶花”全產業(yè)鏈。

在這個過程中,孫來春一直在尋找依靠“紅山茶花”來撕開市場口子的機會。

事實證明,林清軒抓住了這個機會。過去幾年,林清軒確立了“中高端護膚品”的市場定位,全力打造了具有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大單品——山茶花潤膚油,這款產品全年銷售額占品牌總營收的30-40%,復購率超過60%。

由此,林清軒找對了品牌差異化的競爭優(yōu)勢,第一步先建立起“山茶花油=林清軒”的用戶心智,并通過系統(tǒng)性傳播逐漸將“紅山茶花”形象變?yōu)榱似放频?ldquo;超級符號”。

既然如此強大,為什么又說香奈兒“來勢洶洶”?

香奈兒品牌創(chuàng)始人Coco Chanel小姐對白色山茶花情有獨鐘,讓“白山茶花”成為了香奈兒品牌標志性的象征和商標資產,“山茶花保濕系列”也是品牌護膚線的當家花旦。

而這次主推的“一號紅山茶花系列”,是香奈兒首次將“紅山茶花精萃”作為配方的核心成分,主打“修護抗衰”功效,直接對標了林清軒“紅山茶花修護”?;貧w到全球化布局中對“成本、效率、效益”的考慮,香奈兒選擇切入在中國已經形成用戶認知和好感的“紅山茶花護膚”賽道,對于降低市場教育成本和供應鏈開發(fā)成本來說,不失為明智之舉。

孫來春為什么怕?

本質上,他怕的不是香奈兒, 而是怕在頂流對手的競爭下,“山茶花油=林清軒”這個等式毀于一旦,紅山茶花不再是林清軒的“超級符號”,這意味著林清軒可能會遺失進入用戶心智的鑰匙,失去被用戶選擇的機會。

丟了用戶心智,十余年努力便付諸東流。

02

失敗or消亡?

國貨宿命必須改寫

關于恐懼,還有另外一種。

在護膚領域浸了二十多年,孫來春看了太多明明如日中天還是倒在國際巨頭腳下的國貨品牌了。

拿化妝品市場為例。以聯(lián)合利華、寶潔、歐萊雅為代表的國際品牌選擇大舉收購國貨品牌:歐萊雅買下小護士、美即和羽西,強生把大寶收入囊中,美國莊臣收走美加凈,法國科蒂收購丁家宜,聯(lián)合利華控股中華牙膏,德國漢高收購孩兒面……

被收購的國貨品牌,或許曾寄希望于借助國外先進的研發(fā)生產、企業(yè)管理和品牌營銷來實現(xiàn)重生,提高競爭力,但結果,大多事與愿違。

要么被雪藏,要么元氣大傷。

戰(zhàn)場升級 國際大牌圍攻!國貨品牌如何“逆天改命”?

圖注:部分被收購的國貨品牌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孫來春怕“搭上命”的林清軒,也走上老路。

將目光拉回2013年。當年8月15日,歐萊雅集團宣布以65.38億港元(約51億元人民幣)收購國貨品牌美即面膜。

當時,歐萊雅集團對面膜賽道和美即都期待頗高。

歐萊雅猜對了一半,面膜賽道的確火熱,但并沒有美即的身影。

在當年,美即風頭無兩,2005年誕生,2010年港股上市,一路走紅。一份當年的AC尼爾森報告顯示,2012年,美即面膜在中國市場份額達26.4%,位于面膜行業(yè)第一。

在用戶心里,美即是不少90后的“面膜初戀”,屈臣氏的銷冠,橫掃各大商超護膚區(qū)。“10年前誰還沒用過兩片美即。”一位頗有護膚經驗的消費者回憶到,“都是單片的,擺在很多線下渠道,每個月都會買。”

但這一切都在被收購后終止了,市場份額的丟失仿佛雪崩。2017年,美即曾被第三方市場監(jiān)測機構曝出:2016年整年回款不足2億元,較2012年巔峰時期13.5億元下滑90%。“虧慘了”、“隕落”、“淪為棄婦”……這些字眼頻繁出現(xiàn)在當年的新聞標題中。

美即沒落當然不能歸結為單一原因。但是,要么被打敗,要么被收購,一時間,簡直成了國貨護膚品牌的宿命。

逐漸的,打破國際品牌的包圍圈,成為了國貨品牌們的共同使命。

正是在這樣的使命下,才有了前文提及過的林清軒愿景:成為世界五大化妝品集團之一。

也是在國際大牌的圍攻下,國貨品牌看到了更明晰先進的品牌建設策略。“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實際上為本土品牌打了一個樣板。”在孫來春看來,這些擁有數(shù)十年、上百年發(fā)展歷史的國際品牌,早已經歷了無數(shù)個市場的歷練,形成了系統(tǒng)性的方法論。

“挨打”久了,國貨品牌終于開啟了從“賣貨”到“品牌”的躍遷。伴隨著國內電商平臺和“兩微一抖一紅書”的崛起,國貨品牌在電商策略、內容營銷和用戶運營等方向另辟蹊徑,在越來越清晰的品牌戰(zhàn)略下,尋找到了新的方法論。

國貨品牌們的迅速增長,也把和國際品牌的競爭帶入了新的階段。

03

戰(zhàn)場升級,開始“學習式競爭”

下一個戰(zhàn)場,將不再是國際品牌的一騎絕塵。

如果將國際品牌和國內品牌的競爭,按階段劃分,我們大致可以看到“碾壓式領先”、“被動式模仿”和今天的“學習式競爭”三大階段。

先看“碾壓式領先”階段。在品牌營銷端,從消費場景、品牌內容、廣告創(chuàng)意再到品牌代言人等方面,國際品牌擁有完整的方法論,而國內品牌尚在啟蒙階段。在供應鏈端,無論是整合全球優(yōu)勢的供應鏈資源、龐大的資金投入、研發(fā)高品質的產品,還是產品的更新速度以及包裝設計等方面,國內品牌都是望塵莫及。

再看“被動式模仿”階段。有了一定的品牌沉淀和資金積累后,國貨品牌開始有了更多動作:重量級的代言人、大規(guī)模的廣告投放、全量的整合營銷……但學習之外,很多明明是本土品牌,也要在國外注冊一個日韓或者歐美的品牌名稱,再回國推向市場,其中不乏移花接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模仿,終是無法超越。你是誰?消費者如何記住你?這種態(tài)勢必須重構。

在“環(huán)球時尚投資”的一篇評論中曾提及,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主客觀因素下,中國本土品牌獲得更多青睞,甚至不少之前使用英文品牌名稱的中國品牌紛紛改變策略,改為中文品牌。凸顯在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中成長起來的Z世代較其父母以及千禧一代更少品牌偏見,過去幾年更看到“中國”字樣被打在大量的品牌身上,成為帶貨利器,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

在這個背景下,學習中國品牌的增長策略成為了不少國際品牌的案頭功課,這可能也是香奈兒為何“從白轉紅”迎合中國市場的原因,也是林清軒為何會質疑香奈兒的理由。

這種品牌競爭關系的重構并不是突然發(fā)生的,而是在一種“不破不立、難破難立、邊破邊立、有破有立”的復雜狀態(tài)中,動態(tài)向前,才來到“學習式競爭”的新階段。

2008年,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的維杰伊·戈文達拉揚教授加入了通用電氣,詳細調查了通用電氣的“顛覆性創(chuàng)新”。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在過去)創(chuàng)新往往發(fā)生于發(fā)達國家,新興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流傳的則是低級版本。但是現(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發(fā)展中國家的很多創(chuàng)新成果,正在漸漸向包含發(fā)達國家擴散。

他把這一現(xiàn)象總結為“逆向創(chuàng)新”,可以發(fā)現(xiàn),國際大品牌們正在有意識地強化這一創(chuàng)新。

類比到最近,這一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

2017年,國內智能清潔家電企業(yè)追覓完成高速馬達的自主研發(fā),馬達轉速達到當時的最高水平,趕上戴森,但因為技術方案更便宜,成本只相當于戴森的一半。過去一年,戴森在國內外向追覓發(fā)起了三起專利訴訟,最終結果都以追覓勝訴收場。

2021年,迪奧發(fā)布的秋季彩妝系列命名為“羽衣霓裳”,與國內彩妝護膚品牌花西子的命名方式極其相似:花想容、同心鎖、并蒂同心、陌上花開 ……在21年11月份,花西子在官方微博上點名日本品牌TEAM JOY疑似侵權“同心鎖口紅”產品,呼吁大家支持原創(chuàng);

C咖的小罐膜在21年3月推出后,曾風靡一時的韓國品牌悅詩風吟的小罐面膜也隨即面世,后者被指在產品概念上進行了模仿借鑒;美國流行樂女歌手Ariana Grande的個人美妝品牌r.e.m.beauty,首發(fā)系列中的睫毛膏和眼影盤包裝“神似”國內品牌色彩地帶“小飛碟系列”……

孫來春在內部郵件中提到,“不想參與正面競爭都不可能”,這是必經階段。國貨品牌必須捍衛(wèi)自己打下的用戶心智,不能做把頭埋進沙子里的鴕鳥。

競爭無法回避,也無法阻擋對手學習。要知道,品牌不是在真空地帶一馬平川式地搶奪消費者,而是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未來看,“紅山茶花之爭”可能會載入國貨品牌和國際品牌的競爭史冊。無論香奈兒還是林清軒都不能否認,這次的爭論為“紅山茶花護膚”帶來的流量和關注。雖然國際巨頭下場是助推還是收割,孫來春一時間沒有答案,但正視市場的殘酷,然后竭盡全力,去給消費者提供獨特價值,是林清軒必須去做的事情,也是“林清軒們”共同進入的下一戰(zhàn)場。

1月17號,孫來春在公司內部發(fā)了一封郵件,主題是關于“紅山茶花之爭”的反思。

在郵件中,他用“劇烈變化”和“非常害怕”形容當下的競爭態(tài)勢。“在這場風波中,感受到了對手的強大”。他說,盡管自身有很多不足,但是林清軒如今的規(guī)模已經進入了對手的視線,無法回避正面競爭,并對產品、視覺、研發(fā)、人資、銷售等多部門做出明確業(yè)務部署。

阻擋不了,必須迎戰(zhàn),“不能再幻想沒有國際競爭對手的日子了”,即便對手是香奈兒。

尤其是,當國際品牌都已經放下身段,不惜進行“逆向創(chuàng)新”的時候。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