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T中文網
12月1日訊,當新加坡企業(yè)界支持某件事情時,其影響可能是巨大的。上月新加坡舉辦為期一周的金融科技節(jié)時,這種效果就顯露無遺。參加者形形色色,既有監(jiān)管機構和各大銀行的人,也有小型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代表們。金融科技節(jié)吸引了數千名參加者,為新加坡在亞洲金融科技業(yè)中居于領導者地位的說法提供了支持。
然而,除了相關頭條和炒作,就在同一周,新加坡就一個更古老的話題掀起了另一場辯論,它與外界對“獅城”的印象同樣密切相關:這個話題圍繞新加坡證交所(Singapore Exchange)引入雙重股權上市架構的事情。
以銀行家和律師為首的支持者辯稱,取消“一股一票”規(guī)則,將讓新加坡在吸引阿里巴巴(Alibaba)等亞洲明星企業(yè)以及曼聯(Manchester United)等全球人氣企業(yè)方面在亞太地區(qū)享有優(yōu)勢。這兩家公司的上市地點都選擇了紐約,放棄了香港和新加坡,因為美國更樂于接受它們讓一小群人擁有更大投票權的愿望。
美國兩家證交所自上世紀80年代就允許雙重股權架構,當時紐交所(NYSE)面臨通用汽車(GM)等藍籌公司可能轉而選擇納斯達克(Nasdaq)的威脅,放棄了長達60年的反對雙重股權結構的立場。
如今,新加坡的反對者認為,允許多類別股票的存在將導致地區(qū)內各交易所之間出現惡性競爭。他們主張,這將加劇大型家族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固有的治理問題。
“新加坡證交所看上去將會像一個絕望的舞者,在午夜撩起短裙吸引人們的注意,”安本資產管理亞洲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Asia)公司治理主管戴維•史密斯(David Smith)表示,“新加坡證交所是一個商業(yè)實體,我知道。但很多雙重股權結構的支持者做了交易然后離開了,到頭來是投資者持有那些股票,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要允許這種東西。”
今年早些時候,新加坡修改了法律,使雙重股權結構成為可能。接著,新加坡證交所上市顧問委員會(Listings Advisory Committee)支持這種想法。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意見征詢了。
反對雙重股權結構的人士擔心,新加坡的當權派會像對待金融科技一樣欣然接受這種機制,這將加大抗爭的難度。正如一位投資者所言:“大亨為什么不愿意廉價控制他的公司呢?”
然而,務實人士承認,新加坡證交所需要采取重大舉措吸引新的上市。根據Dealogic的數據,新加坡的衍生品業(yè)務蓬勃發(fā)展,但過去5年,該國通過首次公開發(fā)行(IPO)僅融資135億美元,不到該地區(qū)任何一個競爭對手的一半。最令人痛苦的是,新加坡的勁敵香港同期IPO融資1190億美元。
“誠然,有中國內地作為后院,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機遇,”亞洲一位資深股票銀行家表示,“新加坡需要從鄰國入手,說服那些公司它會提供更好的東西。這并不容易。”
香港就這個話題商議了兩年,最終提案被監(jiān)管機構在短時間內否決。
如果新加坡迅速實施新規(guī),它就會搶先一步,因為香港沒多少人有興趣很快提出這個令人痛苦的話題。
預計新加坡會考慮采取一些保護性措施,例如各類別股票上市需經新加坡證交所批準,還有“日落條款”,以限制家族的跨代控制。
律所貝克•麥堅時(Baker & McKenzie Wong & Leow)證券業(yè)務負責人Chen Yih Pong表示:“我們可以實現合理的平衡,當公司在正確的管理之下取得良好表現時,也讓投資者能夠從這些安排中受益。”
但有跡象表明這個話題仍存在爭議,新加坡的官方征詢過程原本要在11月開始,但已推遲到2017年初。新加坡證交所決定首先進行更廣泛的意見征詢。
在那之后新加坡似乎也不太可能啟動一個快速的進程,如果紐約和香港均在這方面花費兩年多時間這一點可以作為指引的話(更別提這兩個城市討論的結果不同了)。
新加坡雙重股權結構的反對者和支持者將不得不做好持久戰(zhàn)的準備。雙方目前都不具備明顯的優(yōu)勢。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