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艾斯)來自Light Reading的報道稱,芬蘭電信設備供應商諾基亞長期以來一直堅持跟隨行業(yè)發(fā)展最快的技術趨勢進行轉變。然而,在上周由歐洲五大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法國Orange、意大利電信、西班牙電信和沃達豐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似乎卻對諾基亞在Open RAN技術方面的態(tài)度和發(fā)展提出了質疑。
“諾基亞開發(fā)了Open RAN軟件功能,但這些軟件功能目前只能在諾基亞專有硬件上運行。”上述報告寫到。這些運營商希望歐洲政府和監(jiān)管機構支持本土替代解決方案。
諾基亞堅決否認了這一指控。“我可以確認這是不準確的——諾基亞的Open RAN軟件功能是根據(jù)O-RAN聯(lián)盟規(guī)范使用開放接口構建的。”諾基亞公司發(fā)言人表示。
不過,在確定硬件合作伙伴之前,對諾基亞的疑慮可能不會消失。盡管如此,在最近電信行業(yè)高管的公開LinkedIn交流中,諾基亞RAN高級副總裁Mark Atkinson堅稱,該公司對Open RAN的承諾“不是營銷噱頭”。他表示,“我們已經證明了我們的RAN系統(tǒng)與第三方RRH(遠程射頻頭)配合工作得很好。”
關于Open RAN的“誤區(qū)”
由于地緣政治利益的沖突,Open RAN已經變得四分五裂,以至于根據(jù)技術本身的優(yōu)點來評估任何關于該技術的主張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有意義的問題是,它是否是或者可能是構建移動網絡的最佳方式。該技術是否使構建和運營網絡變得更加容易或成本更低?該技術會刺激創(chuàng)新嗎?不幸的是,對該技術的狂熱和敵意正在排擠客觀分析。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成本爭論。Open RAN的日本傳道者樂天移動(Rakuten Mobile)持續(xù)鼓吹稱,Open RAN的建設成本比傳統(tǒng)網絡低40%,運營成本要低30%。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讓公正的分析師和記者在試圖計算這些數(shù)字時摸不著頭腦。但即使是一些Open RAN的擁護者,在經過早期實驗之后,現(xiàn)在也對此不屑一顧。
沃達豐首席數(shù)字官Scott Petty在最近與Light Reading的一次談話中表示:“一些供應商在早期提出了一些非常古怪的主張,說它(Open RAN)建網速度快30%,成本便宜30%,但事實并非如此。”
英國電信首席架構師Neil McRae的懷疑態(tài)度更為明顯。“最大的一個誤區(qū)是Open RAN將為我們省錢。”他在本月告訴記者。“我知道如何編寫開源代碼。我也知道這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當看到需要的CPU基礎設施時,我也知道英特爾的售價是多少,以及其他五家制造Layer 1芯片的公司的成本。”
這些“古怪的主張”和“誤區(qū)”是在特朗普政府發(fā)起反對華為的行動時開始流傳的。在此之前,Open RAN是關于提高供應商之間的互操作性、將虛擬化引入RAN和重新構建網絡的理性辯論。幾乎一夜之間,它就成為了解決華為難題的答案,成為美國制造愛立信和諾基亞競爭對手的最佳機會,成為了保護主義者的拐杖,并成為因為與大型科技公司(Big Tech)的沖突而受傷的運營商的靈丹妙藥。
如果說不是很古怪的話,那么最令人懷疑的說法之一就是Open RAN將會帶來大型供應商(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等)之外的可持續(xù)替代解決方案。由于多年的市場整合以及歐洲對低成本中國設備的偏愛,這些公司才會以目前的狀況存在。運營商是其中的同謀,他們喜歡這種市場狀態(tài)帶來的規(guī)模經濟。當諾基亞在2016年以156億歐元吞并阿爾卡特朗訊時,沒有一家運營商抱怨反對。
“相反,答復市場調查的客戶幾乎一致地認為該交易對RAN市場的總體影響是中立的,有些客戶甚至認為交易可能會產生積極的、促進競爭的影響。”歐盟委員會在關于該交易的詳細文件中表示。
典型的反駁是,Open RAN將有助于細分專業(yè)企業(yè)。運營商不需要在大型設備商身上花費10億美元,而可以將這筆錢分配給硬件供應商、軟件供應商、測試和測量公司等,在每個領域都采用最佳能力者。在沒有Open RAN的情況下,這是很尷尬的,因為網絡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接口通常會將運營商綁定到一個供應商。這種情況自然適合那些無所不能的老牌運營商。
不過,這在邏輯上有幾個問題。第一個是Light Reading所說的競爭性解耦謬誤。能夠單獨購買軟件和硬件并不能保證每個獨立的領域都將是一個充滿競爭性的市場。例如,半導體制造市場是高度專業(yè)化但寡頭壟斷的市場(臺積電和三星主導了先進芯片的制造)。在最壞的情況下,運營商可能會將他們對幾大設備供應商的依賴轉變?yōu)閷σ幌盗衅髽I(yè)的依賴。
英國電信首席架構師Neil McRae表示,第二個問題是使用更多的供應商通常會更昂貴。這樣的做的運營商也將從被設備商鎖定的挫敗感,轉變?yōu)榧晒ぷ鲙淼牧钊祟^疼。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接下來的選擇要么是DIY(沃達豐稱這將需要為其組織再增加7000名軟件工程師)或采用外部系統(tǒng)集成商。不論是哪種方式,集成工作聽起來都很昂貴。上周歐洲五大電信運營商發(fā)布的報告估算,所有Open RAN支出中的38%將用于包括系統(tǒng)集成在內的服務。而讓第三方負責這一工作可能意味著接受一種不同類型的關系鎖定。
即使英國電信在未來采用Open RAN,Neil McRae也不打算增加供應商的數(shù)量。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英國電信可以嘗試根據(jù)網絡域而不是地理區(qū)域分配工作。例如,它可以在整個英國網絡中使用單一RAN軟件開發(fā)商和單一RAN硬件制造商,而不是在某些地區(qū)從諾基亞購買所有產品,而在英國其他地區(qū)使用愛立信。然而,這將使英國電信更加依賴個別供應商。更有可能的是,它從同一供應商那里為給定站點購買大量的Open RAN產品。
意見分歧
這可以解釋為什么Neil McRae明顯反對上周報告中所支持的一些Open RAN原則。“考慮到歐洲只有兩家規(guī)模較大的無線設備供應商,這份報告竟然沒有呼吁歐洲支持諾基亞和愛立信,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在上述諾基亞高管參加的電信行業(yè)高管公開LinkedIn交流中表示。“如果歐洲需要迎頭趕上,那么任何沒有這兩家供應商作為主要參與者的戰(zhàn)略都會讓我感到有些費解。”
人們仍然懷疑,諾基亞受到攻擊并不是因為它的軟件只在其專有硬件上運行,而是因為一些電信公司對諾基亞的不寬容。畢竟,這家芬蘭供應商已經在日本市場表現(xiàn)出了解耦意愿,它在日本為Rakuten提供了4G射頻單元,Rakuten將這些硬件與第三方軟件(Altiostar)整合在了一起。
歐洲和Neil McRae這樣的高管面臨的困境是,如果運營商更傾向于選擇替代方案(無論是亞洲的、美國的還是歐洲的),Open RAN將不可避免地擠壓歐洲大型設備供應商的市場份額。RAN市場預計不會有太大增長。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的最新預測是明年全球整體RAN市場的收入將收縮至增長3%,而愛立信預期其將在在2020年代中期進入平穩(wěn)期。任何收益都必須以犧牲競爭對手為代價。
Neil McRae的評論指向了運營商之間正在形成的Open RAN分裂。對英國電信來說,尤其是對小型運營商來說,Rakuten和西班牙電信所支持的多供應商網絡聽起來像是一場運營噩夢。
德國電信、Orange、意大利電信、西班牙電信和沃達豐似乎已經下定決心,Open RAN不僅是未來的趨勢,而且還將極大地改變當今技術行業(yè)的競爭格局。但即使是最樂觀的分析師預測(來自Analysys Mason,也包含在上述電信公司的報告中)也認為,到2020年代中期,80%的RAN投資仍將繼續(xù)投向傳統(tǒng)技術領域。并且沒有Open RAN倡導者能夠解釋為什么將不同網元責任交給眾多供應商是可行的或可取的。
這份Open RAN報告中充斥著主導供應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強大公司的例子——從芯片領域的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到公有云領域的AWS、谷歌和微軟。但這份報告卻沒有說明為什么歐洲的貢獻要差得多,也沒有說明Open RAN將如何解決其他寡頭壟斷問題。
至少對于Neil McRae來說,重點全錯了。他在LinkedIn上寫道,“如果有問題的話,那就是歐洲在核心電子元件的設計、開發(fā)和制造方面落后了,這不僅僅是RAN的問題。”
報告下載地址:《Building an Open RAN ecosystem for Europe》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蘋果強化手機直連衛(wèi)星布局:15億美元加碼投資Globalstar
- GTI 5G-A×AI融通發(fā)展項目 “智網慧城”計劃全球招募正式啟動
- 華為提出“四新”戰(zhàn)略,助力運營商實現(xiàn)數(shù)智時代商業(yè)成功
- 華為王雷:星河AI網絡全面商用,加速運營商新增長
- 華為提出構建以AI為中心的F5G-A全光網,助力運營商新增長
- 華為汪濤:AI加速超寬帶產業(yè)創(chuàng)新,共贏商業(yè)新增長
- 移遠通信:國內業(yè)務持續(xù)復蘇 利潤逐步修復
- 韓國《量子科技和量子產業(yè)促進法》正式生效
- 中國移動啟動5G專網深度定制產品短名單第一次增補采購:總預算13.5億元
- 十二部門:探索核技術在量子計算等未來產業(yè)中的交叉應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