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刺破了中國AI的幻想

OpenAI在6月25日凌晨宣布,將從7月9日起,將阻止來自不支持其服務的國家和地區(qū)的API流量,而中國也在禁用名單之列。

消息一出,國產大模型們應聲而動,立刻推出了相應的“搬家”或“遷移”方案。有的還提出了與OpenAl 使用規(guī)模對等的 Token 贈送計劃(不設上限),坊間戲稱,“這下中國做AI的可以實現(xiàn)token自由了”。

我們知道,海外對于中國AI的限制一直存在。但此前針對AI的禁令,主要是限制英偉達和AMD的高性能AI算力卡,而OpenAI此次強勢禁用,則讓AI軟件算法層面的“另一只靴子落地”。

從硬件到軟件,越來越擴大的禁用范圍,以及越來越嚴格的限制,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在AI這一關鍵科技領域,全方位阻隔中國的進步,已經是一張明牌了。

面對這個不可逆的AI封鎖大趨勢,中國企業(yè)受的影響到底有多大?AI全面國產化,中國做好準備了嗎?

放棄幻想:OpenAI禁用到底影響了誰?

自ChatGPT發(fā)布以來,OpenAI的API已向近190個國家和地區(qū)開放,其中并不包括中國。不過,一直以來,一些國內企業(yè)和用戶,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繼續(xù)使用OpenAI的服務。

對于這些來自中國的流量,OpenAI并非檢測不出,只是以前可能“槍口抬高了一寸”。

而就在6月22日,美國財政部發(fā)布了一份規(guī)則草案,進一步限制美國個人和企業(yè)投資中國的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業(yè)務。新規(guī)則草案推出,面對越來越明確的AI封鎖態(tài)勢,OpenAI也主動明哲保身,選擇了加強區(qū)域限制,采取額外措施阻止來自不受支持地區(qū)的API流量。

到底是什么人和公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使用OpenAI的API呢?主要有三類:

一是部分自研模廠。一部分模廠會在研發(fā)階段,調用OpenAI的API,使用其GPT產品進行模型訓練、數(shù)據對比迭代等。實際上,谷歌Gemini-Pro大模型的訓練也曾用到了百度文心生成的數(shù)據。此前就有國內某互聯(lián)網公司,被爆出經常達到OpenAI API的最大訪問上限,不過對方也表示,僅在年初的初期探索階段使用了OpenAI的API,而在今年4月已經停止了這種做法。

二是套殼AI公司。一些初創(chuàng)公司為了快速推出AI產品或服務,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OpenAI的API進行封裝,“改頭換面”作為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實際上用戶的每次交互,都會通過API調用OpenAI的模型來完成。

三是面向海外市場的應用開發(fā)者。在OpenAI所支持的國家和地區(qū),為了跟海外開發(fā)者“站在同一起跑線”,而選擇OpenAI API。

目前來看,上述群體受OpenAI禁令的影響程度都不高。

隨著國內模廠的模型基本完善,不用再通過調用API的方式收集數(shù)據。海外應用的開發(fā),應用往往需要對本地市場的深入了解,因此國內開發(fā)者數(shù)量規(guī)模也較小。相比之下,“套殼API”的初創(chuàng)公司可能受到的打擊是最大的,不過通過“搬家”切換到國產大模型,快速找到能力接近的替代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風險。

所以總體來說,OpenAI更嚴格的API限制,并不會給中國AI帶來很大的動蕩。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AI可以高枕無憂了。從“英偉達禁令”到“OpenAI禁令”,發(fā)出了一個鮮明的信號:“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就不會關上,針對中國AI的封鎖,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撤回。

是時候摒棄“槍口抬高一寸”的僥幸心理和幻想了,事實證明,槍口隨時可以朝下扣動扳機。

認清現(xiàn)實:不可逆的AI封鎖,還有哪些牌可出?

在封鎖烈度上,美國官方和AI企業(yè)的行動在不斷加強;在封鎖廣度上,從高性能AI芯片的底層算力,到大模型的底層算法,“釜底抽薪式”的封鎖正逐漸延伸到AI基礎設施的各個關鍵部分。

那么,在算力禁運、算法禁用之后,海外想要阻隔中國AI的發(fā)展,還有哪些牌可以打?梳理一下AI軟件基礎設施:

框架。深度學習框架,是支持AI算法模型開發(fā)和部署的軟件平臺,對AI應用的開發(fā)效率和性能有重要影響。目前國內深度學習框架市場主要由飛槳(由百度開發(fā))、TensorFlow(由Google開發(fā))、PyTorch(由Meta開發(fā))三家主導,共同占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這三家均為開源框架,允許開發(fā)者自由地查看、修改和使用其源代碼,不過TensorFlow、PyTorch作為開源平臺也需要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guī),并可以通過開源許可證等方式,限制開發(fā)者的訪問。

2.算子庫。包含各種數(shù)學和邏輯運算函數(shù)的庫,在深度學習框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各種算法提供了基礎的計算單元。如果算子庫是閉源的,又歸屬于海外公司,那么可以直接限制使用。開源的算子庫也要遵循一定的開源協(xié)議,協(xié)議中往往會規(guī)定代碼的使用、修改和分發(fā)規(guī)則,如果開發(fā)者沒有獲得適當?shù)脑S可或權限,也無法使用。目前,國內飛槳、昇思等AI開發(fā)平臺都發(fā)布了算子庫。

3.數(shù)據集。AI界有句名言“garbage in,garbage out(垃圾進,垃圾出)”,高質量的數(shù)據集,對于AI算法模型的性能至關重要,在大模型時代也不例外。各個領域和應用場景都有專有數(shù)據集,比如計算機視覺領域的MNIST、CIFAR、ImageNet等。NLP領域的SQuAD、GLUE等,再比如AI蛋白質結構預測任務所需要的數(shù)據集,如CASP、AlphaFold DB、PDB等,這些數(shù)據集為AI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shù)據資源,大多由海外研究機構建立。

近年來,中國AI領域的高質量數(shù)據集也在快馬加鞭地建設,數(shù)據治理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數(shù)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的戰(zhàn)略地位不斷提升。但現(xiàn)階段,與海外一流水平還有差距。而AI算法的特別之處在于,不像傳統(tǒng)軟件能一次開發(fā)完成,模型需要不斷學習、迭代和進化,依賴于持續(xù)更新的數(shù)據集進行訓練。一旦數(shù)據集被阻止訪問,就如同剝奪了模型成長的土壤,甚至可能變得停滯不前。

此外還有編譯器、IDE等,這些軟件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開發(fā)者的編程效率。如果被禁用,開發(fā)者將需要手動完成這些工作,從而導致開發(fā)效率降低,團隊協(xié)作困難,甚至影響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英偉達禁令”執(zhí)行以后,一位國內某計算廠商向腦極體表示,“雖然我們還可以用特供版的AI芯片,但確實支持不了英偉達最新的平臺了”。

所以說,硬件、軟件基礎設施共同構成了AI產業(yè)的支撐體系。面對阻隔中國AI的封鎖禁令,一定要有“底線思維”,軟件并不比硬件更安全,開源軟件并不比閉源軟件更安全。

準備應對:中國AI,必須兩條腿走路

提到國產化替代,總有人擔憂這是在閉門造車、與世界脫節(jié)。AI作為高度全球化的高新技術產業(yè),這種擔憂確實不無道理。

但也必須看到,“沒有一次AI斷鏈是我們先動的手”。

實際上,中國AI產學界始終保持著開放心態(tài),積極吸收國際先進技術,與世界接軌。斯坦福大學發(fā)布的《2024 年人工智能指數(shù)報告》顯示,自2011年以來,GitHub上的開源人工智能項目,中國參與度不斷增長,直到2019年在科技領域遭受不合理打壓之后,才開始走低。

無論是芯片禁運,還是API禁用,都是海外以“國家安全”“保證美國AI領先地位”等理由,發(fā)起的單方面阻隔。而在短時間內,這種單方面動手的“AI封鎖”,并不會告一段落。

這種情況下,中國AI將面臨一個重要抉擇:是徹底國產化替代,底層軟硬件全用自己的?還是繼續(xù)參與全球AI大市場,更多利用國外技術?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中國AI,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

第一條腿,是基礎軟硬件的自主創(chuàng)新,做好全棧AI技術國產化的準備。

中國AI在底層軟硬件的關鍵“卡脖子”環(huán)節(jié),都積累了不少力量。以軟件為例,百度、華為云等頭部大模型廠商,都建立了“AI大底座”,從底層算力(百度昆侖、華為昇騰)、基礎模型(文心、盤古)、深度學習框架(飛槳、昇思)、全棧AI開發(fā)工具平臺(千帆平臺、昇騰AI云服務)等。

這些全棧自研的AI軟硬件基礎設施,可以讓中國AI做好“最壞的準備”,無懼來自海外的斷鏈風險。

但正如經濟學家江小涓所說的,在當今科技全球化、產業(yè)全球化的格局下,“會做的全部自己做”并不是最優(yōu)選項。

所以中國AI的第二條腿,是保持與全球最新趨勢的緊密聯(lián)系,確保信息通暢、創(chuàng)新同步。

還記得芯片禁運之時,有網友義憤填膺地表示要“對等制裁”“不用也沒有損失”,但一位資深從業(yè)者卻說“別人小心眼,我們自己不能小心眼”。美國封閉但我們不能封閉,不能自己把路走窄了。

緊密貼近全球趨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是中國AI保持領先的必要條件。一方面,吸收全球最先進的技術,中國AI可以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避免產業(yè)鏈割裂帶來方向迷失,錯過主流的AI發(fā)展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AI是科技競賽中排名全球前列的一個領域,這種領先優(yōu)勢十分關鍵,且不容失去,必須與全球創(chuàng)新保持同步,因此要積極擁抱國際市場和科技合作。

隨著國產算力的突破,“英偉達禁令”不再讓AI算力束手無策,就在大家覺得中國AI穩(wěn)了的時候,OpenAI的禁令猶如一道閃電,劃破了中國AI界對“限AI=限卡”的幻想。

國產算力固然是底氣所在,但絕非高枕無憂的保證,來自OpenAI的API限制說明,海外AI軟件也并不完全可靠,同理,開源軟件也并非絕對安全的屏障。

AI產業(yè)鏈封鎖,如同懸在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但換個角度看,逐漸加碼的禁令,恰恰是之前的措施勞而無功,沒能起到徹底阻攔中國AI進步的效果,這也間接反映出中國AI產業(yè)的生存活力,是不會輕易被阻隔在世界之外的。

中國AI,唯有認清現(xiàn)實,把一張張產業(yè)鏈王牌都握在自己手心里,才能繼續(xù)留在全球大市場的牌桌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4-07-01
OpenAI刺破了中國AI的幻想
OpenAI刺破了中國AI的幻想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