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首款戰(zhàn)略性產(chǎn)品獵豹CS10上市之后,長豐集團下的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獵豹汽車”)謀求獨立的步伐邁的更快。4月底,獵豹 CS10 自動擋 DCT版正式上市,售價僅為109800元起。這一超值售價使其一舉成為細分市場上11萬元內唯一的2.0T自動擋SUV。獵豹CS10肩負著提升獵豹的 品牌形象和占領市場高地的雙重使命。
獵豹CS10去年4月20日上市,該車全年平均月銷達到5200輛。今年1月,月度銷售一度飆到7530輛,2、3月已經(jīng)突破8000臺,總體銷量 超過6萬臺。而搭載新動力的產(chǎn)品上市,使得獵豹寄托的希望更大。2016年,獵豹汽車制定了實現(xiàn)整車產(chǎn)銷突破10萬輛,營收突破100億元的目標。而更重 要的目標是,今年將是獵豹汽車復興品牌的大幕的“開啟之年”。
除獵豹CS10之外,獵豹汽車在四月開幕的北京車展上還秀出產(chǎn)品“組合拳”,全新SUV CS9與全新皮卡CT7聯(lián)袂亮相。獵豹全新城市SUV獵豹CS9,使得獵豹在小型SUV市場布下了一款戰(zhàn)略產(chǎn)品。另外,皮卡車型CT7是獵豹汽車真正意義 上自主研發(fā)的產(chǎn)品。獵豹汽車認為,隨著新政策的放開,皮卡“進城”的結界被突破,CT7有可能為獵豹帶來新的增長力量。
除了“三車齊發(fā)”,獵豹汽車在2016年這個“十三五”開局之年,也發(fā)布了“十三五”規(guī)劃,獵豹汽車希望以此開啟品牌全面復興的大幕。湖南獵豹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建新表示,獵豹汽車“十三五”戰(zhàn)略規(guī)劃基于品牌復興(Brand Revival)、體系再造(System Rebuilding)、研發(fā)提速(R&D Acceleration)三大層面,力爭到2020年實現(xiàn)年產(chǎn)銷整車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萬輛的戰(zhàn)略目標。
這項計劃著眼于獵豹汽車未來五年的整體發(fā)展和戰(zhàn)略進行全面布局,簡稱獵豹汽車“R50行動計劃”。而支撐該計劃的是快速的產(chǎn)品推出計劃——今年獵豹 汽車將推出2款以上的新產(chǎn)品,形成獵豹汽車SUV、皮卡和新能源三大車型系列。在此次大動作之前,獵豹汽車在內部也進行了大尺度的調整。
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9日,公司住所為長沙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泉塘街道漓湘東路9號,注冊資本為人民幣8億元整,其中長豐集 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6.8億股,占股份總額的85%;湖南金宏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2億股,占股份總額的15%。去年年底,獵豹汽車增資12億股, 將公司注冊資本由人民幣8億元整增加至人民幣20億元整,其中10.5億股通過湖南省聯(lián)合產(chǎn)權交易所引進投資者。
增資完成之后,獵豹汽車與廣汽集團的股權關系進一步淡化。獵豹汽車這家從中國人民解放軍7319工廠起步的公司,近幾年的命運跌宕起伏:2009年 被廣汽重組,再與三菱剝離,最后廣汽僅保留其“象征性”的10%的股份。目前,廣汽集團仍持有長豐集團(獵豹汽車母公司)10%股份,媒體此前報道長豐集 團有計劃合適的時候回購剩余10%股份。記者注意到,獵豹增資完成后,在今年4月建立永州分公司、荊門分公司、滁州分公司進一步完成前瞻性布局。
長豐集團與三菱、廣汽剝離之后,并沒有生產(chǎn)資質,雖然一直借用廣汽乘用車的生產(chǎn)資質進行乘用車生產(chǎn)。但事實上,長豐和廣汽早已彼此獨立,也早已沒有“廣汽長豐”這一說法。記者注意到,在廣汽和獵豹雙方的官網(wǎng)上,也找不到任何有關彼此的新聞痕跡。
- 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前十出爐,比亞迪427萬輛排名第五
- 深耕智能汽車技術!華為旗下引望智能申請“5D蟹行”“華爾茲掉頭”商標
- 通用汽車旗下Cruise大幅裁員50%,戰(zhàn)略重心轉向個人自動駕駛汽車
- 比亞迪擊敗豐田和寶馬,成為2024年新加坡最暢銷汽車品牌
- 首屆王朝盛典舉行:華夏風韻與未來科技并行,品牌文化與科技完美對話
- 2025首屆王朝盛典舉行:定義國潮美學,悅享朝粉盛宴
- 比亞迪盛世旗艦漢L唐L全新設計正式揭幕,龍顏美學全面進化
- 日本2024年EV銷量:比亞迪超越豐田,同比大增54%
- 京西集團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國產(chǎn),磁流變元年啟航
- 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首次突破1200萬輛,連續(xù)十年居全球第一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