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體在滬發(fā)布,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

濃縮中國近代回憶,今日上海正以“全球智慧城市新icon”的新面孔示人。當昨日“魔都”的超現實照進現實,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座真正“惠民、興業(yè)、善政”的城市所迸發(fā)的智慧新“魔力”。

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周年及榮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之際,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浦東新區(qū)科技和經濟委員會的支持下,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作為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活動的重磅環(huán)節(jié)壓軸舉辦。大會以集聚能力、聚合生態(tài),服務于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為目的?;顒悠陂g,城市建設各方主體在上海正式聯合發(fā)布“城市智能體”,為智慧城市藍圖繪制者們提供系統(tǒng)化參考架構。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在《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球國際數字之都》的主題發(fā)言中指出:“華為扎根上海,24載風雨同舟,與上海同發(fā)展、共成長。面向未來,我們通過攜手打造城市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助力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城市智能體在滬發(fā)布,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 張順茂  

華為助力上海邁入全球智慧城市第一陣營

十年磨一劍,今日上海早已經步入全球智慧城市第一陣營。

作為上海建設智慧城市的親密伙伴,華為在上海設立了2大研發(fā)中心和1個代表處,與超過1000家上海本地伙伴合作,幫助超過6萬個企業(yè)/組織上云、支持3萬+5G基站建設。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最新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華為對上海GDP總體拉動近千億元。這個數字背后有賴于我們與上海市長期在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生態(tài)建設、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持續(xù)投入與深度合作。

張順茂表示:“我們相信這些貢獻會隨著上海的成長而繼續(xù)快速成長。在上海,我們不僅有科技創(chuàng)新的研發(fā)基地,還有帶動整個產業(yè)界成長的生態(tài)創(chuàng)新中心。包括上海鯤鵬生態(tài)創(chuàng)新中心,這是面向未來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基于開放創(chuàng)新技術的一個數字化的底座。”

近期,全球智慧城市大會2020上,上海從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50座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據統(tǒng)計,2020年1月至9月,上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逆勢增長8.4%,今天的上海,不僅迸發(fā)著數字經濟的新活力,也建設了完備的數字基礎設施,不僅率先建成“雙千兆寬帶第一城”,實現了5G城市全覆蓋,同時建設了完善的數字治理體系,讓精細化、便捷化的民生服務加快落地?! ?/p>

智慧城市的下一跳:城市智能體

智慧城市不僅要讓人充滿想象,更要具有可持續(xù)進化的能力。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智能應用探索”再到“技術交融帶動產業(yè)協(xié)同”,上海持續(xù)走在全球城市前沿,而在城市智慧化進程正在加速遷越升級的今天,智慧上海的下一跳又將是哪里?而在華為看來,智慧城市下一跳正是城市智能體。

城市智能體在滬發(fā)布,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

“城市智能體”上海啟動儀式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qū)區(qū)委書記翁祖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副主任張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政府副區(qū)長管小軍,華為公司上海代表處代表董剛,上海儀電集團董事長吳建雄,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光亞,達索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Sylvain LAURENT,上海聯通智慧城市事業(yè)部總經理陳燕芬,上海電信政企客戶部副總經理王文東,上海移動政企客戶部副總經理楊燕翎等各方代表在上海共同發(fā)布“城市智能體”。

張順茂指出:“城市的數字化帶來的智慧城市不僅僅需要有聰明的大腦,同時也需要有強大的軀干、能夠感知和執(zhí)行交互的手腳,這樣才會形成一個一體化、能感知、會思考、可執(zhí)行、可進化的有機的城市智能體。”

城市智能體以數字技術驅動城市智慧演進,通過城市‘感、傳、知、用’等全要素覆蓋,實現業(yè)務感知、數據傳輸、信息分析與處理、城市應用的完整閉環(huán),構建完整的數字化體系,融入城市全要素,讓城市順暢運行、均衡發(fā)展,自我優(yōu)化,生生不息。城市智能體將進一步助力城市的數字化轉型包括治理數字化、經濟數字化和生活數字化,為城市創(chuàng)造智慧新價值,引領城市走向高質量發(fā)展。

作為云邊端協(xié)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tǒng),城市智能體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四層組成:  

智能交互:智慧覺醒的第一要素是感知,透過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城市的感知器官將被全面激活,大到一場風雨,小到河流上的一片垃圾,當城市能夠時刻感知到自我狀態(tài),一座有溫度的智慧城市便應運而生。透過全面感知,城市可以關懷每個居民,例如上海的獨居老人家里安裝了智能水表,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干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今天,智慧的演進重新定義了一座城市的活力,它不僅要有持續(xù)增長的數字,更要保有人性的溫度。  

智能聯接:以5G、F5G為代表的新聯接技術正在打通城市的神經網絡,讓智慧在城市中自由流轉,這不僅是城市智慧化的根基,同時也在加速驅動千行百業(yè)智慧的升級:以5G網絡支撐實時高清視頻回傳,上海寶武鋼鐵在今年實現了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的遠程指揮,這一創(chuàng)新應用不僅進一步保障了人員安全,讓司機徹底告別危險事故,同時也大幅實現降本增效,人力成本從此前的130人降低到30人,自動化的裝運也使得物流效率大幅提升。  

智能中樞:在城市智能體的架構中,智慧中樞以云基礎設施為底座,透過數據使能和AI使能實現面向城市的實現應用使能。這其中,華為云也將提供兩大核心支撐,其一是以混合云構筑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最佳數字底座;另一方面,華為云也打造了ModelArts Pro平臺,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核心的AI驅動力。  

智慧應用:智慧的城市處處充滿有序、高效、便捷。在智能的沃土上生長出來的應用,不僅驅動城市步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新階段,也將助力城市全面實現興業(yè)、惠民、善政,為城市創(chuàng)造新價值。

這在上海體現的也尤為明顯:在城市治理上,上海率先推出兩張網服務,其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以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政務服務網絡,逐步使企業(yè)和市民到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城市運行“一網統(tǒng)管”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城;在惠民服務上,借助智慧應用實現流程優(yōu)化,讓原來需要跑4個部門耗時14天的出生證辦理優(yōu)化為一次網上申請、4天完成辦理;利用AI、大數據技術,現在人人都可參與城市管理,解決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問題;利用智能算法精準匹配護理機構,實現智慧養(yǎng)老,也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步,市民少跑腿”。

面向未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新征程已經開啟,通過建設城市智能體,為上海注入治理數字化轉型、經濟數字化轉型和生活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實現治理更智慧、經濟更智能、人民生活更美好。這是一項浩大的系統(tǒng)性社會工程,需要集聚能力,聚合生態(tài),需要上海市政府、科技公司、運營商、應用開發(fā)商、企業(yè)、科研機構、高校、市民等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未來上海也將成為令人向往的國際數字城市,華為將一如既往地與上海一起,攜手并進,共享未來美好生活。

智慧上海,進而有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