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飛輪的“雙率”訓練到底是什么?

在疫情不斷反復的客觀現(xiàn)實下,增強個人體質和提升心肺功能,已經從一件“提升生活品質”的可選項,變成了“守護個人健康”的剛需。

培養(yǎng)運動習慣,對于忙碌的現(xiàn)代人來說并不容易,TANGO 音樂飛輪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的運動體驗,調動五感,讓運動變得快樂有趣,但頂級的音響和精心設計的派對,只是 TANGO 提供的一部分功能,對養(yǎng)成運動至關重要的另一個方面,是讓會員切實感受到自身體質的每一點提升。

很多人在開始運動時,是以減脂塑型為目標,在評估運動效果時,只參照體重和體脂率,以及腰圍等數(shù)值。但當我們以守護健康為目標時,體質的提升和心肺的加強,并不能用以上的數(shù)值來進行直觀的反饋。如果因為看不到體重的下降,感受不到進步而放棄運動,對個人而言是非常可惜的。因此,TANGO 引入了“雙率”的概念,幫助會員科學地評估運動強度和自身體質的進步,獲得“小步快跑”的成就感,從而逐漸愛上運動。

那么,“雙率”到底是什么?它們如何幫助我們評估體質的進步呢?

羅伊·本森和德克蘭·康諾利在二人合著的《心率訓練法》中,將體質分為了 4 個主要組成部分:耐力、體能、經濟性和速度。這 4 個部分要分階段提高,每一個部分都要在特定的強度下進行訓練,以達到最大訓練效率。而心率一直是監(jiān)測訓練強度的常用方式。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tài)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shù),也叫安靜心率,一般為 60~100 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

心臟是身體的引擎,為血液循環(huán)提供動力,以實現(xiàn)各項生理功能。心臟的強弱與泵血量直接相關,泵血量由每搏輸出量和心率決共同決定。在運動時,心臟主要靠心率的變化來調節(jié)泵血量,滿足身體的需求。

日常生活中,當你感到疲憊、情緒低落、感冒發(fā)燒時,心率都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它是我們身體狀態(tài)的重要表征。在運動中也是一樣,氧氣消耗增加和血乳酸濃度的增加同樣會反應在心率中。而心率的監(jiān)測比這些指標更加方便、也更加準確。

通過心率,我們可以評估訓練強度、恢復程度、機能狀態(tài)等,以此將鍛煉強度控制在有效區(qū)間,增強體質,避免損傷。

心率訓練法,是在了解個人最大心率的基礎上,通過選擇運動方式、控制運動強度,使自己的心率保持在有效區(qū)間,以達到增強體質、提升運動表現(xiàn)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心率的有效區(qū)間呢?在尋找有效區(qū)間前,必須先找到個人的最大心率。確定最大心率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最大心率=220-當前年齡。

有了最大心率后,我們就可以估算自己的有效心率區(qū)間。有效心率區(qū)間一般以“實時心率/最大心率”的百分比來表示,鍛煉時不同心率區(qū)間也對應著不同的鍛煉效果:

因此,我們需要在了解自己的各個心率區(qū)間的基礎上,佩戴心率計或者運動手表來觀察實時心率,是否在課程給出的理想區(qū)間之內,并相應地調整自己的運動強度。當然,如果有屏幕實時顯示就更方便了。

要理解心率區(qū)間與減脂和心肺功能的關系,首先要理解人體的三大供能系統(tǒng):

有氧系統(tǒng):為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供能,可以持續(xù)數(shù)個小時。有氧系統(tǒng)主要消耗脂肪,因此耐力運動員,比如長跑者,一般比較精瘦。

無氧糖醇解系統(tǒng):也稱為乳酸系統(tǒng),可以在15~90秒的高強度訓練中迅速地提供能量,是沖刺時常用的系統(tǒng)。消耗碳水化合物,但會導致乳酸的形成,使人很快感到身體沉重,力量削弱。

ATP-PC系統(tǒng):高能量系統(tǒng),能迅速地釋放大量能量,但只能維持幾秒的時間。力量型和速度型運動經常會用到這個系統(tǒng)。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體的供能有95%依賴脂肪,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心率逐漸增大,呼吸越來越沉重,呼吸帶來的氧氣不足以支撐身體的需求,無氧糖醇解系統(tǒng)的功能比例就會增加,脂肪供能比例下降,一旦超過閾值,乳酸的迅速堆積帶來肌肉的沉重和酸痛,很快便無法堅持。

因此,理論上減脂效率最大的心率區(qū)間,是 70%~80% 心率的體能(有氧)區(qū)間,我們所要做的,一方面是控制運動強度,讓自己能在這個區(qū)間維持更久,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體能,在有氧狀態(tài)下提升消耗,從而消耗更多的脂肪。

這么一看,難道無氧區(qū)間的訓練,對減脂沒有意義嗎?并不是,無氧區(qū)間對減脂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第一,科學的無氧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增加最大攝氧量,也就是提升無氧閾值,讓我們在同樣心率下消耗更高;第二,雖然無氧運動時會更多用到無氧糖醇解系統(tǒng),但我們經歷完無氧,恢復體能時,使用的是有氧系統(tǒng),也就是說,無氧訓練能讓我們的身體在訓練后持續(xù)消耗脂肪。

而對于心肺的提升,無氧區(qū)間的訓練更為重要,一些運動設備會直接將心率第 4 區(qū)間稱為“心肺增強”,因為在這個區(qū)間的運動,挑戰(zhàn)了我們自身的心肺極限,可以幫助我們逐漸增強心肺功能,提升最大攝氧量,提升每次呼吸的“經濟性”。

心率訓練的優(yōu)點很多,例如設備普及性高、實施簡便、個性化程度高等。但心率訓練也有相應的不足。

1.影響因素過多

心率是目前身體狀態(tài)的綜合反映,除了運動強度,咖啡因、情緒、壓力、睡眠不足等因素,都會影響心率,影響我們對當前運動強度的判斷。

2.反應滯后

雖然心率的監(jiān)測實時性很強,但心臟的工作是輸送更多血液幫助肌肉保持工作狀態(tài),也就是說,心率的增加或減少是被動反應,自然有一定的滯后性。在減脂最常用的高強度間歇性運動中,高強度運動持續(xù)的時間很短,這時候我們只能通過自身的感受去判斷強度是否達標。

3.無氧閾值難以測定

當我們用“220-年齡”來確定最大心率時,兩個35歲的人會擁有一樣的最大心率,以及一樣的訓練區(qū)間,但實際上由于各人體質不同,每個人進入無氧的心率門檻,也就是“無氧閾值心率”不一定一致,而無氧閾值心率的測定對普通人來說過于復雜。這個時候,就需要功率的輔助。

功率的概念出自物理學,其計算方式為:功率=力*速度,是兩個基礎指標運算得出的復合指標。以音樂飛輪來舉例,阻力不變的情況下,騎得越快,功率越大;而騎行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阻力越大,功率越大。不論怎么組合,這個復合指標始終能反映你當前運動的整體強度。

心率與功率的不同

1.心率代表身體狀態(tài),功率代表輸出能力

隨著體質的增強,我們的肌肉生化能力得到提升,耐受提升,神經功能得到改善,靈活性提升。這些改善都能反映在功率數(shù)據(jù)上。例如維持高功率運動的時間延長,從低功率到高功率的提升速度變快。

2.心率比較穩(wěn)定,功率變化更明顯

當一個人從沒有運動習慣開始建立有氧耐力時,靜息心率和最大心率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下降,這是心搏量增加,心肺功能提升的表現(xiàn)。當耐力基礎建立后,隨著體質的提升,運動心率還會發(fā)生一定的下降,但變化很微小。高強度訓練帶來的肌肉力量和速度的提升,主要反饋在功率的提升中。

功率訓練的主要原理

和心率訓練需要先確認最大心率一樣,功率訓練的第一步也需要確定一個數(shù)值,但并不是最大功率,而是功能閾值功率(Functional Threshold Power),通常被簡寫為 FTP,其定義為:一小時能保持最大穩(wěn)定輸出的平均功率數(shù)。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無氧閾值:當你的輸出功率大于自己的FTP時,就進入了無氧運動狀態(tài),乳酸大量堆積,很快便無法堅持;反過來如果輸出功率低于自己的 FTP,就處在有氧狀態(tài),可以長時間保持運動。

如何確定自己當前的 FTP?

FTP 的測定方法有很多,你可以選擇全力騎行 60 分鐘,也可以通過 20 分鐘、8 分鐘的測試數(shù)值進行推算,不論使用哪一種,你都需要一個功率計、分析軟件和一個教練。如果想要避免天氣的干擾,還需要使用室內騎行臺。慶幸的是,TANGO 音樂飛輪的問世,讓 FTP 測定變得更加簡單,只需要一個精心設計的 5 分鐘測試,就能自動計算出你的 FTP。

FTP 需要定期測試

當我們建立了自己的鍛煉習慣,肌肉的氧氣使用能力會逐漸提升,F(xiàn)TP 也會隨之提升,因此一般建議每月測試一次 FTP,以便更好地復盤過去訓練的成果,了解自己當前的能力。

功率區(qū)間

每個人的 FTP 都不一樣,這使得功率訓練比心率訓練更貼近個人情況,根據(jù) FTP,可以劃分出 7 個功率區(qū)間,它們分別是:

與心率訓練一樣,當我們用功率計,或音樂飛輪上的智能大屏來監(jiān)測自己的實時功率時,也可以通過調整阻力或踏頻,將自己的功率控制在理想的區(qū)間里,以達到相應的訓練目的。

1.觀察效率系數(shù)

當有氧能力提升,心率不變而功率會增加。對沒有鍛煉習慣的人來說,一開始當心率在 2 區(qū),功率很可能也在2區(qū),隨著體質增強,有氧耐力的增加,當心率在 2 區(qū)時,功率可能會提升到 3 區(qū),這種功率和心率間關系被稱為效率系數(shù),是衡量有氧能力變化的一個方式。

2.觀察功率與心率的解耦

解耦指的是訓練中心率和功率關系的變化。在單次騎行的數(shù)據(jù)記錄中,解耦情況能幫助我們分析當前的有氧能力。

圖表源自《自行車功率訓練完全指南》喬·弗里爾

相比左圖,右圖在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心率越來越高,說明有氧耐力存在一定問題。

功率訓練起源于自行車訓練,專家們圍繞功率和心率開發(fā)了一整套用于騎行的指標體系和訓練方法,他們大多涉及復雜的監(jiān)測和算法??上驳氖?,音樂飛輪的出現(xiàn),讓家庭健身人群的雙率訓練有了更簡便的方式。

1.音樂飛輪具有天然優(yōu)勢

音樂飛輪的主要運動是騎行,人們在騎行時,對最大攝氧量要求更高,心肺功能提升會更快。而有別于室外騎行的優(yōu)勢是,音樂飛輪可以通過改變阻力,及時有效地控制訓練強度,使訓練效率更高。

2.智能計算FTP,無需教練輔助

如果你想通過自行車測試自己的 FTP,那么你需要一個功率計,一段夠你騎行 20 分鐘的路程,最終還要在波動的曲線中計算你的平均功率,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幾乎不可能達成。而 TANGO 音樂飛輪內置了多種監(jiān)測騎行數(shù)據(jù)的元件,可以記錄踏頻、量化阻力、自動調節(jié)阻力、計算實時和平均功率。在TANGO 音樂飛輪上,只需要按設定好的程序騎行5分鐘,就可以知曉自己的FTP數(shù)值。

3.大屏同步顯示雙率,監(jiān)測更及時

在室外騎行中,我們的心率和功率數(shù)據(jù)都在不同的設備上顯示,難以直觀、實時地看到自己的訓練處于哪個區(qū)間。但在帶有智能屏的 TANGO 上,最大心率可以通過年齡資料計算,F(xiàn)TP 可以通過 5 分鐘的騎行程序計算,而通過 TANGO 的監(jiān)測,我們也可以獲得實時的心率和功率,也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運動強度,讓運動處在合適的區(qū)間里。在精心設計的 TANGO 音樂派對中,這個功能會顯得尤為重要。

4.記錄訓練數(shù)據(jù),方便復盤

當我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鍛煉,自然會希望能看到成果,除了定期測試 FTP 以外,心率與功率的解耦情況,同強度派對下心率是否降低,都需要通過數(shù)據(jù)記錄來復盤。TANGO 音樂飛輪的數(shù)據(jù)記錄功能,能讓我們輕易地找到同場派對的數(shù)據(jù),而無需反復從設備中導入導出。

1.建立基礎耐力

如果你是剛開始建立自己的基礎耐力,可以根據(jù)最大心率值,以 60%~75% 的心率區(qū)間,緩慢輕松地開始,可以選擇 TANGO 的 15 分鐘低強度派對來進行,充分熱身后,讓心率緩慢上升至 75% 的上限,之后在功率 1 區(qū)讓心率盡快下降到 60%,進行間歇性訓練。

在這個階段不需要追求速度或者阻力,跟隨派對騎行即可,每周安排 2~4 次低強度派對,2 周后如果有余力,可以嘗試同樣強度的 30 分鐘派對來增強。如此進行一個月的有氧,你的韌帶和肌腱都會得到增強,呼吸系統(tǒng)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準備好接受提升耐力的挑戰(zhàn)。

2.提升有氧耐力

如果希望通過騎行來提升有氧耐力,需要在最大心率 70%~80% 這個區(qū)間里,讓心率上下起伏,進行間歇性訓練??梢赃x擇 TANGO 的 15 分鐘中等強度派對來進行,每次騎行會有一首歌的熱身、三首歌交替進行心率攀升和恢復、以及最后的恢復和拉伸。

每周的訓練結束后,你可以回看一下自己的心率和功率數(shù)據(jù),你會發(fā)現(xiàn),隨著訓練的進行,體質越來越好,效率系數(shù)提升,同樣功率的輸出下,心率提升到 80% 的時間會變長,恢復到 60% 的時間也會變短。

3.開發(fā)體能,提升脂肪供能比例

該鍛煉可以選擇 TANGO 的中高強度派對來進行,充分熱身后,在功率 4 區(qū)騎行,將心率提升至 80%~85% 區(qū)間內,高強度騎行一首歌之后,回到功率 1 區(qū)恢復,讓心率下降到 70% 左右,接著再用一首歌的時間提升心率,如此經歷 2 個或 3 個周期后,進入恢復,拉伸并結束訓練。

體能區(qū)的間歇訓練每周可以安排 1~2 次,且不宜連續(xù)兩天進行,最好與有氧耐力交錯,每 2~4 周可以復盤一下自己的心率和功率數(shù)據(jù)。漸漸地,在同樣功率區(qū)間里,你會感到自己不再像一開始那么氣喘吁吁,同時力量增強、反應速度加快。

4.無氧耐力,大幅提升卡路里消耗

進入功率 5 區(qū)和心率 4 區(qū)的后半段時,就已經邁入了專業(yè)功率訓練的領域,此時我們要特別注意膝關節(jié)的舒適度,在這個階段,正確地休息甚至比訓練更加重要。

無氧耐力的增強可以通過選擇 TANGO 的高強度派對來進行,充分熱身后,在功率 5 區(qū)間進行短時間的高強度騎行,期間主理人會進行多次阻力變換,可能短暫進入功率 6 區(qū)間,之后回到較低區(qū)間,用一首歌的時間恢復,接著再次進入高強度騎行。

到達這一步,你的體質和意志力都會有飛躍式的提高,四肢變得更加靈活,神經和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能力提升,每一次心跳都讓更多的血液在肌肉中流進流出,帶來更多的氧氣,帶走更多廢物。

5.沖刺能力訓練

沖刺包括變速和爬坡沖刺兩種類型,對應到音樂飛輪中,前者是低強度騎行中加入極短的全力沖刺,后者是較高阻力下的高速騎行。沖刺的時間極短,心率通常在沖刺結束后才做出改變,所以此時主要看功率和踏頻。

變速能力的提升可以通過 TANGO 的低強度派對來進行,這些派對會在低強度騎行的最后,安排 1 次 120RPM 以上的沖刺,時間一般在 1 分鐘以內,結束后即回歸正常速度進行恢復。

爬坡沖刺則普遍出現(xiàn)在 TANGO 的最高強度派對中,使用 30% 或以上的阻力,用超過 120RPM 的踏頻進行極短時間的沖刺,同時鍛煉速度和力量。

為了及時、準確地監(jiān)測心率和功率,TANGO 音樂飛輪為每位創(chuàng)世版會員贈送了市面上最貴最好的心率臂帶,并創(chuàng)新地應用了數(shù)字中軸技術采集踏頻數(shù)據(jù),實時計算功率數(shù)據(jù),并展示在智能大屏上。并且,TANGO 的每一場音樂派對都經過了嚴格的設計,會員只需要選擇強度,然后邁開雙腿,放心地跟隨主理人的腳步即可。

數(shù)值提升從來不應該成為運動的目的。TANGO 引入的“雙率”訓練,是為了更加科學地認識運動強度和體質變化,及時感知自身的進步,從而逐漸享受和愛上運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