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2023 | TCL華星攜全系列前沿展品和技術亮相SID國際顯示周!

當地時間5月23日,SID2023國際顯示周在美國洛杉磯開幕,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顯示領域專業(yè)盛會,全球高端顯示科技在會場上大放異彩。

TCL華星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yè)的領先企業(yè),通過全方位展示其高端顯示產品與技術,帶來一場科技感、創(chuàng)新感、未來感并存的視覺盛宴!

1.展會盛況(不帶水?。?JPG

全系列展品開啟視覺盛宴

TCL華星在本屆SID展會上帶來的全尺寸、全品類、全形態(tài)展品一經曝光,便成為全場顯示科技焦點。涵蓋印刷OLED、MLED、VR、醫(yī)療、車載、IT、光場顯示、消費品、OLED手機、商顯和TV領域的30余款前沿顯示展品,凸顯出TCL華星在產品技術開發(fā)與產品布局上的全局視野和領先戰(zhàn)略。

2.趙總(不帶水?。?JPG

無論是TV、MNT、商顯、平板、筆電、手機,還是可穿戴設備,TCL華星都可給予完善的解決方案。如105" 21:9 5K智慧寬屏不僅具有超高分辨率,還可兼容曲面和觸控功能;全球首款57" R1000高端電競曲面屏搭配32:9超寬顯示比例,超廣視角帶來全新沉浸式電競體驗;采用LTPO技術研制的業(yè)界首款視覺無邊框智能穿戴屏,則以“零”邊框實現了幾何光學與波動光學的優(yōu)美匹配。

另外,在顯示科技全形態(tài)的呈現上,TCL華星柔性顯示在可卷繞及可拉伸柔性技術上持續(xù)發(fā)力,如推出創(chuàng)新滑卷新形態(tài)的Notebook——全球首款14"超便攜信封式NB(OED 3.0);在光場顯示方面,則打造了65"8K廣視角光場顯示器,以流暢細膩的運動時差實現清晰舒適的裸眼立體視覺。多種創(chuàng)新顯示形態(tài),為未來顯示應用場景提供新的思路。

3.展品圖(不帶水?。?JPG

高端旗艦展品啟發(fā)科技想象

屏幕正成為人類探索未來世界與未知世界的重要端口,各種數字化生活場景中屏幕無處不在,此次SID上展示的6款高端旗艦產品,集中體現了TCL華星在未來顯示科技的探索及成果。

4.博士(不帶水?。?JPG

可變形可收納:全球首款65" 8K柔性印刷折疊OLED TV

該展品作為目前基于印刷OLED技術開發(fā)的最大尺寸、最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柔性OLED折疊屏,攻克了大尺寸柔性顯示剝離技術難點,可實現超強外折,彎折半徑R<25mm,彎折壽命高達10萬次,實現了TV也能隨時收納的效果,將科技、質感、極簡融合于家庭娛樂、智能家居之中,探索著未來家庭顯示器的新定位,極具未來風尚。

5.全球首款65吋 8K?柔性印刷折疊OLED TV.jpg

打破邊界束縛:全球首款極致窄邊框OLED柔性顯示屏

作為全球首款WQ_LTPO極窄邊框柔性AMOLED產品,其0.9mm四邊等邊的Array Panel邊框帶來極致精美的外觀感受。此外,產品具備1920Hz PWM調光技術,低至1Hz的靜態(tài)畫面體驗,功耗比業(yè)內常規(guī)產品低15%~20%,同時依托TCL華星最新研發(fā)的C7有機發(fā)光材料體系,為用戶帶來更真實的色彩體驗,詮釋出屏顯的極致魅力。

6.全球首款極致窄邊框OLED柔性顯示屏.jpg

先鋒車載屏幕:47.5" 曲面貫穿一體顯示

47.5吋完全無縫超薄一體式車載曲面屏幕,集儀表、中控、副駕駛娛樂功能于一體,結合R4200曲面設計,營造出沉浸極強且極具未來先鋒感的環(huán)繞體驗。在智能感光芯片的加持下,搭配更省電的Mini LED背光技術,依托車載行業(yè)最高的8K分辨率,打造出集自動駕駛、娛樂、辦公交互于一體的平臺,是一款專門為車載而生的屏幕。

7.47.5 曲面貫穿一體顯示.jpg

元宇宙的窗口:全球首款量產1512PPI Mini LED VR顯示屏

TCL華星VR顯示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巧妙融合。這款頭顯產品的PPI為1512,是現階段世界上PPI最高的LCD屏幕,同時搭配了492分區(qū)的Mini LED背光,可實現精細的分區(qū)調光,對比度可達到100000:1,配合120Hz的刷新率,呈現出更加逼真生動、流暢細膩的畫面,助力實現元宇宙場景下身臨其境般的視覺體驗,引領未來顯示風潮。

8.全球首款量產1512PPI Mini LED VR顯示屏.jpg

穿透紗窗效應:1512PPI LTPO-VR realRGB fast-LCD

這款2.1吋最新LTPO VR顯示模組,在高透過率、高刷新率、窄邊框、低功耗等方面保持業(yè)內領先水平。1512PPI的像素密度有效消除了紗窗效應問題;先進的LTPO背板,兼具LTPS高驅動性和Oxide高透過率與低功耗優(yōu)勢,則保證了產品的高畫質、長續(xù)航;低于4ms的響應時間搭配最高120Hz的刷新頻率,大幅改善動態(tài)模糊及眩暈問題,有效提升使用沉浸感。

9.1512PPI LTPO-VR realRGB fast-LCD.jpg

沉浸式電競體驗:全球首款57" R1000高端電競曲面屏

這款搭載TCL華星高性能HVA屏的高端電競曲面屏,切合當下電競風靡全球帶來的超寬屏應用多元化趨勢,R1000曲率搭配32:9超寬比例,在顯示更多內容的同時,更符合人眼橫向視野更廣的視覺習慣。240Hz高刷、1ms快響加持DUHD7680*2160的高分辨率,令其開創(chuàng)性地成為全球首款8K電競顯示器,絲滑操作感加之突破邊框束縛的外觀,為游戲玩家?guī)砹Ⅲw景深式震撼視覺效果。

10.全球首款57_ R1000高端電競曲面屏.jpg

科研人才榮膺SID權威獎項

在當地時間5月22日的SID頒獎晚宴上,國際信息顯示學會為TCL華星曹蔚然博士正式頒發(fā)Peter Brody Prize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在主動式顯示技術領域中具有突破性貢獻的40歲以下的青年研究人員,每年全球僅選出一位獲頒此獎。

11.TCL華星顯示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曹蔚然博士領獎圖.jpg

據悉,Peter Brody Prize 是SID為紀念TFT-LCD開發(fā)先驅Dr. T. Peter Brody 而設立的國際知名獎項。曹博士榮獲此獎,既彰顯出其在印刷OLED領域及量子點電致發(fā)光(QLED)顯示領域的突出貢獻,也表明TCL華星的技術實力受到了SID的權威認可。

新型顯示技術點亮會場

TCL華星在Mini/Micro LED、OLED、LCD、新型背板和材料技術等方面持續(xù)深耕,在SID學術會議期間,帶來了豐富的技術分享,以全球領先的科研實力和嶄新的顯示科技成果,推動屏顯在多重場景中的應用及落地,為業(yè)界帶來價值非凡的硬核技術盛宴。

TCL華星依托資深技術專家解讀和重磅級展品,在SID2023上立體化呈現全系列顯示技術,其 OLED和MLED技術尤為亮眼,彰顯了TCL華星在全球顯示行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和前瞻布局。

在OLED技術研發(fā)方面,TCL華星不僅通過FMM-OLED開發(fā)中小尺寸產品和可穿戴產品,開發(fā)屏下攝像等全面屏技術、柔性折疊技術等,還另辟蹊徑積極布局印刷OLED技術,開發(fā)MNT印刷OLED技術、EL材料技術、高遷高穩(wěn)氧化物背板技術等,拓展其在中尺寸產品上的應用,在技術開發(fā)上已走在全球前列。此次SID上展出的全球首款65" 8K柔性印刷折疊OLED TV,就彰顯出TCL華星OLED技術的創(chuàng)新實力與科技實力。

在Mini LED技術上,TCL華星則基于Mini LED背光技術和下一代Mini LED直顯技術進行開發(fā),目前已實現了Mini LED背光技術和LCD相結合的技術產業(yè)化,其基于LTPS基板技術結合AM Mini LED背光技術的產品在性能、成本、用戶視覺體驗上有著顯著的綜合優(yōu)勢,此次閃耀SID會場的全球首款量產1512PPI Mini LED VR顯示屏,就是TCL華星在該技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產品。

創(chuàng)新科技驅動顯示生態(tài)發(fā)展

TCL華星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始終保持著領跑姿態(tài),其高價值發(fā)明專利占比已超過97%,并在2022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年度專利申請榜上位列全球第20位、中國第6位。截至2022年底,TCL華星全球專利申請數累計達到58942件,廣泛覆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及地區(qū),以高質量的專利布局位居全球顯示企業(yè)前列。

而在與合作伙伴的顯示生態(tài)共建上,TCL華星依托“旭日計劃”,計劃在5年內,在顯示產業(yè)生態(tài)鏈投資100億,目前已建成全球領先的G4.5印刷顯示公共研發(fā)平臺,并在印刷OLED技術開發(fā)、Micro LED商業(yè)化規(guī)模量產的工藝流程解決方案上取得突破進展,實現了以生態(tài)領先構筑先發(fā)優(yōu)勢,開拓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推動產業(yè)升級。

隨著“雙碳”目標的穩(wěn)步推進,TCL華星在低功耗、低碳環(huán)保產品研發(fā)上成果豐碩,采用TSS高穿技術的全球最高能效85" 8K 120Hz LCD展品,在穿透率提高20%的同時,功耗降低了15%,深度踐行著低碳節(jié)能、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10.95" 健康護眼自適應解決方案,實現了屏幕亮度和色溫隨環(huán)境光亮度色溫變化的自適應調節(jié),借助低藍光和圓偏光設計有效緩解視覺疲勞,極富科技溫度。

TCL華星作為國產顯示崛起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打磨產品科技實力和技術研發(fā)實力,未來還將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持續(xù)探索新型顯示技術,開拓更遠、更美好的“視”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