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共享汽車融資再升溫:大贏家是傳統(tǒng)車企?

(原標題:“瘋狂”的共享汽車融資再升溫:大贏家是傳統(tǒng)車企?)

共享汽車的“入局者”又添新成員,新創(chuàng)汽車企業(yè)威馬汽車在9月25日發(fā)布了智慧出行品牌,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

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內,“共享寶馬”、“共享超豪華車”等一系列新聞事件讓共享汽車的話題不斷升溫。據普華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詢公司預計,未來5年,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將以超過50%的增幅繼續(xù)發(fā)展,到2020年,其整體規(guī)模有望達到17萬輛以上。

盡管當前共享汽車受到各方關注,但其盈利難題卻始終困擾著經營者。以一輛奔馳Smart為例,用某租車軟件租行10公里僅需33.8元,和出租車相差無幾,低廉的“共享”價格讓共享汽車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朗。

“現在,車企和互聯網公司都在布局 共享汽車 。車企將此視為未來汽車發(fā)展產業(yè)鏈條中的一環(huán),而互聯網公司只是單獨的平臺運營,成本與盈利壓力相對更大?!蔽⒆廛噭?chuàng)始人兼CEO楊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共享汽車開始“瘋狂”

“近期,我們正在準備新一輪融資。”9月26日,共享汽車平臺駕唄總裁徐征鵬向記者透露,“與之前的融資相比,這次的融資規(guī)模要更大一些?!?/p>

融資規(guī)模的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共享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今年8月8日,交通運輸部、住建部聯合發(fā)布《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分時租賃發(fā)展”,將其納入城市交通出行體系,并要求各地政府部門建立健全配套政策與措施。

該《指導意見》發(fā)布后,共享汽車迎來了一撥融資潮。包括駕唄、環(huán)球車享、盼達用車等共享汽車公司都在啟動融資。

事實上,共享汽車行業(yè)早在幾年前便已經存在,然而其發(fā)展一直相對緩慢,在融資、全國覆蓋度、話題熱度等方面都遠不能和共享單車相比。

“共享汽車屬于重資產行業(yè),且盈利模式還未成熟,未來之路尚不明確,因此投資者也相對謹慎?!北本┢諅愅顿Y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李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這一狀態(tài)從今年開始發(fā)生改變。數據顯示,僅2017年上半年,就有多家汽車分時租賃平臺獲得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的投資。比如,4月,TOGO途歌完成4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真格基金和拓璞基金共同投資;6月,一步用車獲得上市公司多氟多(002407,SZ)1.35億元人民幣A輪戰(zhàn)略投資;同月,Ponycar(小馬用車)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惠友資本領投,華峰資本跟投等等。

8月,《指導意見》下發(fā)后,共享汽車公司的融資熱情更加高漲,新加入者也越來越多。據了解,當前共享汽車的入局者中,大玩家不僅有寶馬、北汽、比亞迪等諸多汽車廠商,也有上汽集團旗下的環(huán)球車享EVCARD、首汽集團旗下的“Gofun出行”、海航旗下的小二租車,以及新興的互聯網巨頭滴滴等。

“淘汰期”將至?

盡管共享汽車公司的融資熱情較高,但這種商業(yè)模式能否適應市場需求并獲得盈利,一直是業(yè)內備受關注的話題。

“目前,共享汽車公司基本沒能實現盈利。價格設立高,用戶體驗就差,不利于平臺推廣;價格設立低,就無法攤平購車、運營維護、產品研發(fā)等一系列成本。”楊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說。

現在,不同的共享汽車運營平臺面對的壓力并不相同。據了解,我國現有共享汽車平臺已達數百個,其中以途歌、一步用車、駕唄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公司占多數,同時也有北汽綠行、上汽環(huán)球車享為代表的傳統(tǒng)汽車制造企業(yè)所推出的共享汽車項目。

在楊洋看來,相比之下,傳統(tǒng)車企的共享汽車項目并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與其整車業(yè)務相關。比如,車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可以提高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時也可以讓車企滿足新能源積分、燃油消耗積分等法規(guī)要求,所以即使共享汽車項目本身尚處虧損狀態(tài),但其對車企的整體發(fā)展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共享汽車可看作車企整體業(yè)務鏈中的一環(huán),像北汽的共享汽車項目對北汽的品牌傳播與銷量增長都有重要意義。”一位北汽集團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北汽旗下現有5個共享汽車項目,其中“綠狗租車”針對私人用戶新能源分時租賃;“綠行”“北京出行”針對政府部門租賃用車;“輕享”針對二手車做三四線城市的新能源分時租賃;“華夏出行”則是傳統(tǒng)燃油車的分時租賃。

與傳統(tǒng)車企相比,互聯網投資公司的共享汽車平臺僅進行平臺租車運營,無法與其他業(yè)務關聯,面臨的運營壓力較大。

上述北汽集團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內部運營團隊推算,共享汽車行業(yè)實現盈利恐將在6、7年以后,在此情況下,有幾家互聯網公司能否堅持到盈利期很難判斷,“未來這類平臺有很多會倒閉或與車企合作?!?/p>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9-28
"瘋狂"的共享汽車融資再升溫:大贏家是傳統(tǒng)車企?
“瘋狂“的共享汽車融資再升溫:大贏家是傳統(tǒng)車企?,共享汽車 傳統(tǒng)車企 分時租賃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