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美國包括摩根大通、KKR等在內的華爾街知名私募基金大鱷集體圍獵一家叫做“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的公司,也就是奧利奧餅干的母公司。
這場圍獵后來被兩位記者寫成了一本書,中文名為《門口的野蠻人》。整個事件之所以引發(fā)轟動,不僅僅是因為當時250億美金的收購金額巨大,還因為這是一次惡意杠桿收購事件,為行業(yè)所不恥。
但40多年以后,比之性質更加惡劣的事件,依然在美利堅大地上演。有人分析,這次TikTok被迫從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剝離事件,本質就是商業(yè)史上的巧取豪奪。
毫不客氣的說,字節(jié)跳動正在經歷公司發(fā)展史上第二次重大“挫敗”,上一次是永久關停內涵段子。
在保全抖音、西瓜、火山等新生的視頻產品和內涵段子這個圖文產品之間,張一鳴選了前者,才有了后來抖音4億日活的成績。這次,他再次面臨二選一的決策,或者說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7月31日,特朗普表示,要禁止TikTok在美國的運營。這意味著,TikTok要么徹底退出美國市場,要么,是改變所有權,使之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公司。
如果選擇前者,美國本土的科技公司在字節(jié)跳動撤出美國市場后,重新復制一個跟TikTok一模一樣的軟件,并不算難,而且字節(jié)跳動不會有任何收益;如果選擇后者,按照美國政府提出的500億估值方案,字節(jié)跳動退出,至少有一筆股權收入。
只是,不管哪一種選擇,張一鳴的全球夢碎了。這可能是中國科技公司距離成為一家全球化巨頭最近的一次機會。
根據(jù)《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道稱,特朗普反對由一家公司收購TikTok,因此,微軟已經暫停收購TikTok。這再次為TikTok的命運增添了新的變數(shù)。
幾個月前的字節(jié)跳動架構調整
TikTok在海外遇到的難題,張一鳴早就意識到了。從字節(jié)跳動人事安排以及組織架構調整上能明顯感受到這一點。
在Linked in上搜索TikTok,在全球范圍內一共有533個職位,分布在洛杉磯、紐約、多倫多、倫敦、巴黎、柏林、華沙、莫斯科、斯德哥爾摩、首爾、悉尼、新加坡、圣保羅、墨西哥城、胡志明市、雅加達、吉隆坡……幾乎各個國際大城市,都有相關職位需求。
根據(jù)娛樂資本論的不完全統(tǒng)計,字節(jié)跳動在海外的“豪華高管團隊”,已經涵蓋了來自迪士尼、Google、Facebook、微軟、索尼、華納、Hulu、萬事達等諸多頂級公司的前高層。
其中包括前微軟首席知識產權顧問 Erich Andersen,美國空軍和國防部網絡安全專家 Roland Cloutier 等。
甚至在今年6月1日,還公布了迪士尼面向消費和國際業(yè)務的負責人凱文·梅耶也加入字節(jié)跳動海外高管團隊,他曾經被認為是迪士尼下CEO的下一任接班人。
今年3月份,字節(jié)跳動剛剛進行過一輪架構上的調整。
調整中,張利東擔任字節(jié)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中國職能總負責人;抖音CEO張楠將擔任字節(jié)跳動(中國)CEO,作為中國業(yè)務總負責人;而張一鳴本人則作為字節(jié)跳動全球 CEO 花費更多精力在歐美和其他市場,與 TikTok 首席執(zhí)行官朱駿一起完善全球管理團隊。
這足以顯示出張一鳴對北美等海外市場的重視,在出海方面的決心和野心,同樣也顯示出,海外業(yè)務遇到的問題可能比國內平穩(wěn)發(fā)展的業(yè)務相比更加棘手。
就在這次架構調整的前一天,字節(jié)跳動還對外發(fā)布了最新的企業(yè)文化,增加了“多元兼容”這一條,以顯示字節(jié)跳動產品針對全球用戶和不同文化的尊重。
但不管是每個月花重金游說,組建海外天團高管,還是張一鳴親自管理海外業(yè)務,都沒能改變TikTok犧牲于國際政治的命運,它超出了張一鳴的掌控范圍。
先是在印度下架的59款中國APP中,TikTok首當其沖。根據(jù)SensorTower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TikTok下載量達到6億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8.7%,排名前三的市場為印度,巴西和美國,分別占27.5%,9.6%和8.2%。
更嚴重的是這次,美國政府按照500億美金的市值,“強行逼迫”字節(jié)跳動剝離TikTok業(yè)務。
撇開值與不值得的問題不說。TikTok的剝離意味著,此前的組織架構調整,從客觀上來說,失去了本應有的作用和意義,而字節(jié)跳動將從一家全球化公司重新回歸到一家以國內市場為重心的公司。
內涵段子之后,又一次壯士斷腕
算起來,這已經是字節(jié)跳動第二次遇到這樣兩難的選擇了。上一次是內涵段子關停的時候。
當時,張一鳴凌晨發(fā)布道歉信。
他表示,頭條將永久關?!皟群巫印笨蛻舳塑浖肮娞枴P胖刑岬?,產品走錯了路,出現(xiàn)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內容,沒有貫徹好輿論導向,接受處罰,所有責任在我。
做出這一決定,張一鳴拿出了很大的魄力。
畢竟當時字節(jié)跳動傾盡全力在做的抖音,還處于襁褓中,未站穩(wěn)腳跟。一旦監(jiān)管政策牽連抖音,字節(jié)跳動短期內可能很難再研發(fā)出這樣的顛覆性產品。
事實也是如此。內涵段子關停之后,大量的用戶涌入抖音評論區(qū)討要說法,尋找組織,進而導致抖音評論功能一度也關閉。
關停內涵段子,是棄卒保車也好,是壯士斷腕也好??傊?,字節(jié)跳動在驚險中做出選擇,保存了有生力量。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時,沒有了內涵段子,還有抖音。那么,這次呢?沒有了TikTok,字節(jié)跳動的海外產品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其他王牌。
從市銷率上看起來,年營收僅10億美金的TikTok估值500億美金,市銷率為50倍。相比之下,臉譜的市銷率約為9.62倍,推特的市銷率約為8.6倍。根據(jù)市率越低的公司投資價值才越大的準則,F(xiàn)acebook和推特的投資價值都在TikTok之上。
但不要忘了,TikTok依然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且用戶量和用戶時長等數(shù)據(jù)方面,都比美國傳統(tǒng)的社交產品更有優(yōu)勢,大有趕超F(xiàn)acebook的趨勢,而后者的市值是7700億美金。有媒體評價,500億美金購買TikTok,是白菜價。
面對第二次兩難抉擇,張一鳴讓TikTok完全變?yōu)橐患颐绹?。用一筆股權退出資金,去換TikTok成為全球頭號手機應用的未來,怎么算都是吃虧,但這次,張一鳴同樣沒有選擇。
TikTok剝離的時間節(jié)點十分尷尬,剛好處于字節(jié)跳動上市前夕。
粗略計算的話,字節(jié)跳動的估值主要來源于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內抖音的商業(yè)化進程;另一部分就是TikTok的發(fā)展。從某種意義上后者所占的估值比重要更大,畢竟TikTok瞄準的是全球市場,一旦實現(xiàn)商業(yè)化,營收自然是水到渠成。
根據(jù)字節(jié)跳動的計劃,TikTok原本既定于今年5月以后,對100萬粉絲以上的優(yōu)質賬號開通內容電商購物車功能,預期是Q3或者Q4上線;而廣告方面,今年6月,TikTok旗下的廣告品牌也已經開始投入使用,國際商業(yè)化的日程才剛剛開始。
因此,沒有了TikTok,字節(jié)跳動上市的市值很可能會縮水。
根據(jù)投資圈的小道消息稱,此前,原本有一些投資人還打算在字節(jié)跳動上市之前再有一輪投資機會。但TikTok的新聞出來之后,登門的投資人就少了。因為,TikTok的問題最終解決不了的話,字節(jié)跳動的市值必然受影響,此時投資相當于是高位接盤。
一個中國年輕人,想做一家全球科技公司,怎么就這么難?
TikTok事件中,雖然美國高舉安全大旗,但是美國各界并沒有對所謂的安全問題真正感興趣,那只不過一個借口而已。
有分析認為,這就是針對中國互聯(lián)網乃至高科技產業(yè)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新星,展開的一場強取豪奪的超級圍獵。
上至美國總統(tǒng),下至硅谷科技企業(yè),還有華爾街,大家高度默契,緊密協(xié)同,共同分食一場價值數(shù)千億美元的“掠奪盛宴”。
尤其是是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這次顯露出了商人陰險的一面,扮演著美國政府這次處理TikTok事件的應聲蟲。
在品玩那篇《永遠都不要相信扎克伯格》的文章中評論道,來自中國的TikTok一次次擊潰Facebook的短視頻社交計劃后,扎克伯格趕緊拿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套價值觀”,試圖借助整個硅谷都十分厭棄的保守力量,用非市場手段劇集TIKTOK。
換句話說,TikTok作為一款殺手級應用,在美國的發(fā)展,已經讓Facebook,推特,甚至亞馬遜、谷歌等巨頭感受到了威脅。除了美國政府的力量以外,這些巨頭的默不作聲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面對美國的封鎖政策,張一鳴步步無奈后退。
一開始,字節(jié)跳動甚至提出,向該公司其他投資人出售大部分股權,進而字節(jié)跳動持有少部分股權。但是妥協(xié)并沒有換對方的誠意。美國白宮拒絕了張一鳴的這一方案。
目前,從網上的輿論情況來看,一邊倒支持中國科技企業(yè),心疼張一鳴。這樣一個80后的年輕人,僅僅用了8年的時間,將讓字節(jié)跳動從無到有,甚至有機會做到全球巨頭的位置。
只是,時代的一?;覊m,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沒有了TikTok,不知道張一鳴還有沒有稱霸全球科技公司的機會。(來源:獵云網)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shù)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