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圓通速遞前腳重組折戟 后腳欲定增85億強化產業(yè)鏈)
“快遞第一股”圓通速遞(600233,SH)自從今年借殼大楊創(chuàng)世后便動作不斷。
一個月前圓通速遞宣布籌劃重大事項停牌,11月21日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而12月3日其宣布終止重組。
就在宣布終止重組當日,圓通速遞又公布了85億元的定增預案。該預案顯示,所募資金將用于加大上下游產業(yè)鏈。
有業(yè)內人士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幾大快遞巨頭紛紛上市后,行業(yè)內很快會有大量兼并出現,也將展開新一輪的競爭。
重組不到半月就終止
今年10月21日,圓通速遞正式借殼大楊創(chuàng)世登陸A股,成為國內快遞行業(yè)首家上市公司。上交所的鑼鳴才剛剛遠去,11月7日圓通速遞就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了,11月21日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而在12月3日圓通速遞就宣布終止此次重組,前后不到半月時間。
圓通速遞公告披露,重組標的主要涉及一家全國排名前五的快運物流企業(yè),原計劃為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終止重組的原因是“雙方未能就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的交易方案核心條款達成一致”。
e棧聯合創(chuàng)始人段躍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快遞市場競爭激烈,今年幾家快遞巨頭紛紛上市后,整個市場處于歷史高點,“通俗地說,大家都有錢了”。而圓通速遞重組失敗的原因,有可能是標的方在目前市場高點的情況下待價而沽。
資深行業(yè)人士蔡偉陽亦向記者表示,在幾大快遞巨頭進入資本市場后,企業(yè)待價而沽的心態(tài)是存在的。此外,對自身業(yè)務整體發(fā)展的考慮也可能是這筆收購失敗的影響因素。
今年,幾家快遞巨頭紛紛在A股借殼上市。其中,順豐作價433億元借殼鼎泰新材(002352,SZ);圓通作價175億元借殼大楊創(chuàng)世;韻達作價180億元借殼新海股份(002120,SZ);申通作價169億元借殼艾迪西(002468,SZ),而中通快遞則已在紐交所上市。
段躍江認為,在幾家巨頭登陸資本市場后,國內快遞行業(yè)將迎來兩波兼并收購潮,“大的聯合并購會是方向,第一波是一線的上市企業(yè)對二線非上市企業(yè)的兼并,圓通這次的收購應該就屬于這類;第二波會是一線上市企業(yè)之間的兼并?!?/p>
行業(yè)將掀并購潮?
盡管重組終止了,但圓通速遞隨即拋出了一份85億元的定增方案。
根據預案,圓通速遞將向不超過十名的特定投資者發(fā)行不超過2.76億股,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5億元。所募資金將用于加大上下游產業(yè)鏈,包括多功能轉運及倉儲一體化建設項目、轉運中心信息化及自動化升級項目、航空運能提升項目、城市高頻配送網絡建設項目和終端服務網點建設項目,相應的擬投入的募資金額分別為30億元、25億元、20億元、7億元與3億元。
圓通速遞方面表示,多功能轉運及倉儲一體化建設將夯實競爭優(yōu)勢、延伸產品布局;自有航空提升干線運輸效能有助于開發(fā)高端產品、布局國際市場;終端布局可以加強配送能力,提升配送時效、補充網絡覆蓋。
蔡偉陽認為,這幾個投資方向和當初圓通速遞上市時表示的方向基本吻合,“除了這次對互聯網有更多提及外,方向上沒有什么新的東西?!?/p>
段躍江分析稱,物流行業(yè)本質上是重資產行業(yè),幾大巨頭為了保障服務質量,在信息系統(tǒng)、分撥系統(tǒng)和航空上進行投資是正常之舉。而在幾大巨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后,原有的上市與非上市差距不復存在,大家又要進行第二輪的拼殺,也就是看誰的規(guī)模更大。
段躍江認為,除順豐外,其他幾家快遞企業(yè)的服務在本質上并無區(qū)別,接下來大家要拼比的就是營運能力、服務質量等。而在行業(yè)重資產的情況下,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必須依靠資本消耗。
對于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段躍江認為未來不會是細分市場,“以前不做快遞的德邦開始做快遞,中通開始做快運。由于管理水平和資本能力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未來的物流市場會是大量的跨界,以支撐巨頭們規(guī)模增長的需求。”但他也表示,這并不意味著不會有細分市場,在一些特殊的細分物流上也可以發(fā)育出“小而美”的企業(yè)。
蔡偉陽認為,當前,整個快遞行業(yè)除了產品上按照綜合型的發(fā)展方向外,國際化會是下一步發(fā)展重點。此外還會更加靠近C端,即“最后一公里”市場,整個形態(tài)會更加多元化。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健:營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