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國外沒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文|支付百科

4月18日訊,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點:沒有在網絡上被罵成狗的國有銀行系統(tǒng)的配合,第三方平臺支付是無法達成目前成就的。

很多網上支付、移動支付技術最早都是歐美先行,然后國內跟進最后在市場因素的催化下實現(xiàn)反超。這個市場因素是表象,其根基還是我國獨特的以國有經濟為核心的經濟體制。

現(xiàn)在很多人在贊嘆支付寶、微信支付、qq與微信即時通訊的便利與先進時,往往會以移動聯(lián)通、國有銀行為反面例子,順便感嘆下體制問題。

但只要稍微理性分析,就可以會明白支付寶們能迅速超越國外同行,確確實實就是站在國家主導的銀行制度肩膀上的。

第三方支付顧名思義:通過銀行與客戶外的第三方平臺進行支付。

我國銀行系統(tǒng)為第三方支付承擔了兩大基礎性業(yè)務:

1、身份認證

2、轉賬結算

這兩項不實現(xiàn),第三方支付的安全與便捷就無從談起。

最流行的快捷支付需要三個條件:

1、身份證(或其他證件)

2、銀行卡(無論儲蓄卡或信用卡,這很關鍵)

3、手機號

中國的網絡支付平臺對比國外有兩個最大的特點:

1、以儲蓄卡為主流,大大擴展了用戶群體。

2、在平臺內實現(xiàn)即時轉賬,這第三方支付平臺是迅速發(fā)展的關鍵。

這兩項可以說是支付寶們在市場開拓上能吊打歐美同行的原因。

首先說說儲蓄卡。

應該可以說在中國辦理全功能的銀行儲蓄卡是世界上最便捷的:

1、無門檻、免費開戶。

2、即時領卡。

絕大多數(shù)歐美銀行無法實現(xiàn)這點的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成本考量。因為發(fā)行大量的帶有各類功能、綜合服務遠超歐美的銀行卡不僅意味著發(fā)卡工本、人力成本,后臺系統(tǒng)運算能力、現(xiàn)金管理、配套網點建設、機具設備投放及其運營維護都耗費巨大。而大量無門檻發(fā)卡并不能保證帶來足夠的存款與中間收入,還會導致資源緊張服務不到位而影響市場聲譽擠走優(yōu)質客戶,最后就成了賠錢的買賣。

因此,設置開戶條件、費用、等待時間,就可以替商業(yè)銀行篩選掉太多本來想開銀行卡但沒有大量存款或信貸需求的潛在客戶。

過去十幾年,我國的商業(yè)銀行(特別是四大行加郵政、交通)在人民銀行政策性文件的引導下,不計成本大量發(fā)行銀聯(lián)標志銀行卡,將基本的金融綜合服務在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普及開來的同時,也使得銀聯(lián)迅速成長為世界級卡組織。目前我國人均持有銀行卡是四張多,無論是增量還是存量都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銀行卡的便利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自助設備上,下圖顯示:近年來我國投入使用的ATM數(shù)量占全世界比重約25%遠超GDP全球占比,且還在不斷上升,因為人均尚且落后。

有了銀行卡,接下來就是安全問題:

雖然現(xiàn)在手機號是用身份證辦的,銀行卡也是用身份證開的,但是第三方支付平臺自身并不能通過身份證確認手機號對銀行卡對應關系,這份工作只能交給網點眾多的銀行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現(xiàn)場處理,即:

1、銀行在開卡時就完成手機號的驗證

2、開卡后,單獨添加/修改認證的手機號

注:必須本人到場且與公安局身份系統(tǒng)聯(lián)網核查,比對樣貌信息通過后才能完成。

這樣就意味著通過本人的現(xiàn)場的許可授予了相應手機號轉賬的權限,從而保障安全。

另外,如果沒有經過這道手續(xù),即使原本就留有其他業(yè)務相關的手機號(如余額變動信息提醒)仍需要到柜臺完成專門的現(xiàn)場認證才能用于快捷支付。

這份工作就被分攤到了全國22萬多家商業(yè)銀行網點的日常工作中。想象下幾億用戶如果都需要阿里與騰訊建設實體網點一個個當面核實,以快捷支付為絕對主流的移動支付還怎么能發(fā)展得起來?當然這種純人力投入更是國外金融機構想都不會去想的。

但到國內即使到了這一步,還有改進空間:快捷支付的主要認證媒介—短信,由于其技術開發(fā)早門檻低,導致如今被攔截、竊取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且銀行卡所聯(lián)系的手機號往往與大量個人金融信息有關,因此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高大上歐美銀行更不可能去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事。

2015年,四大行也曾開發(fā)自己的類似但安全度更高的支付方式,試圖聯(lián)手限制微信支付寶以奪回一部分支付市場,但由于推廣手段貧乏,在整體的輿論氛圍與政策導向下只是個聊勝于無的自我安慰??傊桶踩嵌榷?,成本因素使得線上快捷支付基本上無法脫離目前在我國肩負起提供社會基本金融服務職責、擁有眾多物理網點的國家主導銀行體系。這也意味著,第三方支付要發(fā)展銀行必須讓利,這也是當年馬云與銀行談判艱難的原因。

接下來關于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性,就需要談談銀行為實現(xiàn)支付平臺轉賬所承擔的結算業(yè)務。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轉賬功能是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各類綜合金融服務(紅包、收款、還信用卡)能迅速開發(fā)出來的的關鍵所在。從這次全民曬支付寶賬單就可以看出,轉賬需求在移動支付里占的比例非常之高。這種功能當然也是依托銀行系統(tǒng)建立起來的,簡單來講就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銀行系統(tǒng)內開立的客戶備付金賬戶完成的(敲黑板)。

舉個簡單例子:A用a卡在支付寶上轉給B,AB各自看到了支付寶賬戶的金額變化。A的a卡轉到的是ZFB在a行的備付金賬戶(這個大家查查銀行卡交易對手賬號就知道了),當B需要提款現(xiàn)的時候,其實是ZFB在b行的備付金賬戶給b卡轉錢。然后a行的備付金賬戶與b行的備付金賬戶通過人民銀行支付系統(tǒng)進行清算。所以哪怕放在支付寶的資金不提現(xiàn),其實一直就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銀行備付金賬戶里。

而當轉到余額寶內時,zfb銀行備付金賬戶則往支付寶名下的貨幣基金在銀行的戶頭里轉賬以供基金運營,然后再客戶的余額寶上記上一筆份額,減一筆支付寶余額。支付寶客戶備付金賬戶資金越多,馬云就可以要求銀行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銀行賺的也就是幫助支付寶結算的傭金結果還提高了自身攬存款的成本。而且支付寶可以以各種方式鼓勵客戶將錢投入其他產品,也造成了銀行這邊的存款流失。

這就是為什么去年支付寶提現(xiàn)開始有條件收費之后,余額寶提現(xiàn)卻仍舊免費。原因就在于鼓勵客戶將錢轉到余額寶上——從銀行角度來看就是從受備付金法規(guī)嚴格監(jiān)管備付金賬戶轉到由天弘基金公司名下自由度更高的資金賬戶里,成為運營資金。

所以,為支付寶提供備付金賬戶服務:盡管開立備付金賬戶的銀行獲得了大量存款。但從銀行業(yè)整體來看,既提高了經營成本又降低了中間業(yè)務收入,長期來看更培養(yǎng)了競爭對手。(在17年4月新備付金制度改革后,銀行不再支付利息,并逐步提高繳存比例到全部集中存管,當然這一部分資金的性質也不再屬于銀行吸收的存款。另一方面銀聯(lián)結算模式上線,商業(yè)銀行徹底成為資金代保管的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也不能躺著吃利息與隨意挪用資金,這就需要提供更多互聯(lián)網金融產品、服務以提高過路資金利用率。在這種國家主導的格局下,客戶的利益從制度上得到保證。)

所以,歐美國家沒有銀行或卡組織愿意承擔大量低效益甚至負效益的儲蓄賬戶網絡安全柜面認證服務以及為第三方平臺轉賬結算這種給他人做嫁衣的業(yè)務,網絡支付也就只能依附在本身已經很成熟的信用卡支付體系下。

visa或者master等外卡組織也有各種方式的網絡驗證功能,但一般主要用于信用卡且由于沒有統(tǒng)籌規(guī)劃而無法統(tǒng)一整合分散的各國市場。目前我國綁定網上支付的儲蓄卡占了非常大一部分,從銀行經營的戰(zhàn)略角度來講就是虧本買賣,也只有需要承擔為社會提供基本金融服務的國內銀行系統(tǒng)在政策導向下愿意全面承擔起這項工作。無論年齡、身份隨隨便便開個銀行卡就能即時使用第三方移動支付與轉賬的情況在國外是很罕見的。

如今馬云摩拳擦掌要開銀行,從利益角度出發(fā),他的銀行肯定也不會去為自己的支付寶承擔大量結算與身份認證這兩項苦力活。即使存量用戶規(guī)模龐大、技術先進如蘋果,也沒見到推出蘋果賬戶轉賬的功能,而是開發(fā)了Applepay這種單純的技術平臺,原因無非是:沒有國家背書,以盈利為絕對目的的歐美銀行與卡組織絕對不會允許蘋果來分其蛋糕。

PS:2015年率先實現(xiàn)貨幣無紙化的瑞典,實現(xiàn)的方式是便是依靠小商、小販、教堂、政府人人都裝pos機,可見利益鏈條緊緊被銀行抓在手里。去年,我國各家銀行也曾力推Applepay,就是因為這項技術與銀行利益不沖突,但國內市場習慣仍舊是第三方支付。

因此,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也就只有中國這種分布廣泛、系統(tǒng)發(fā)達的銀行體制與不計成本、政策導向的經營理念相結合的特殊國情,使得第三方支付平臺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將客戶的資金成本與時間成本降到最低,從而獲取市場信任迅速發(fā)展??崎L說的很好:就如同快遞行業(yè)蓬勃發(fā)展離不開我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以人民銀行主導建立的包含大小額支付系統(tǒng)、網銀互聯(lián)系統(tǒng)、票據(jù)交換系統(tǒng)、銀聯(lián)公司、各個國有大中型銀行為主體商業(yè)銀行系統(tǒng)的我國基本金融結算制度也是大大小小200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遍地開花、互聯(lián)網經濟蓬勃發(fā)展的基礎。這也是為什么馬云的淘寶早已蜚聲海外,但并沒起步多晚的支付寶卻水土不服的原因。

想象一下,如果中國也如同金融資本為王的歐美一樣移動支付只能綁定相對門檻高的信用卡然后只能消費不能轉賬的話,微信與支付寶自身應用做的再好,恐怕也難以超越歐美。所以為何外國移動支付沒有向中國這么普及:答案就是國外銀行系統(tǒng)從成本、利益角度考慮不會去支持也容不下集合消費、理財、結算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中國收發(fā)紅包玩的飛起的老外用不習慣?硅谷的工程師開發(fā)不出來支付寶級別的應用?

比起用戶習慣或者技術條件,利益才是最根本的決定因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4-18
為什么國外沒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點:沒有在網絡上被罵成狗的國有銀行系統(tǒng)的配合,第三方平臺支付是無法達成目前成就的。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