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篇指出摩拜創(chuàng)始人順利套現15億的文章在各大平臺瘋傳,一時間,收購了摩拜的美團又成為關注的重點。
回顧美團這幾年的關鍵詞,可謂是一路買買買。先有大眾點評,后又收購摩拜,最近的美團更是在不同城市推出了打車業(yè)務,意圖叫板滴滴,一時間風頭無二,似乎一片大好。
反觀滴滴在出行領域穩(wěn)扎穩(wěn)打。除了先美團一步,接入ofo小黃車,后自行發(fā)行青檸單車,再接著宣布進駐外賣領域,開拓A到B點的新速度。
二者的擦槍走火不禁讓人思考,這兩大巨頭分別踏足對方領域,是否又要掀開一場燒錢大戰(zhàn)?雖然你來我往的好不熱鬧,但實際上,美團與滴滴的勝敗早已能讓人窺見。
l 所有的博弈最終都是資本的博弈
當用戶已習慣了互聯網企業(yè)用紅利賺流量的套路之后,所有的博弈到最后都將最終變成資本的博弈。想要能夠在上市初期搶占市場,燒錢才是硬道理。
從目前的賬目資金來看,美團的資金儲備為70億美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是2017年5月公布的30億美金到2017年10月宣布融資40億美金的總和,根據《財經》雜志去年11月的報道,美團在外賣戰(zhàn)場上每個月要燒3億人民幣,11個月就是33億,折合5億美金,在南京燒了一年,按照上海的一半力度算兩億美金,那么美團的賬上實際上應該只有63億美元。
今年1月和2月,美團分別投資了印度尼西亞的Go-Jek (5000萬美金)和印度最大的外賣平臺Swiggy,(即使只出資50%,美團也投了5000萬美金),賬面還剩62億。
隨后,美團宣布以27億美金的價格收購摩拜,其中35%是美團股份,65%是現金,這也就意味著現金部分高達17.55億,因此收購完摩拜之后美團賬面上還有44億美金。但美團在接收摩拜時,同步接收的還有摩拜10億美金的債務,這些供應商欠款以及被挪用的用戶押金同樣需要美團來負責。刨去以上種種,美團賬面上能夠用的只有34億美金??此撇簧伲?,僅僅在2017年,滴滴的最后一筆融資單筆金額就超過40億美金。
同時,滴滴的賬面支出幾乎全部來自于自己的出行部分。但美團的支出則顯得更加龐雜:酒店,餐飲,外賣,單車,幾乎全部都是只賺不賠的買賣。尤其在南京為代表的市場,美團打車最低只需一分錢,如此強勁的補貼力度,讓人不禁好奇,美團還能燒多久?
畢竟,當年已實現部分盈利的Uber,在中國市場也只堅持了一年半的時間。而前段時間估值高到嚇人的共享單車們,也沒有能夠扛得住無止境的燒錢模式。如果要比資本,估值576億美金的滴滴,絕對比估值剛過300億的美團有發(fā)言權的多。
l 技術決定客戶第一印象
如果說燒錢模式決定了能否吸引客戶,那么技術與服務則決定了平臺的用戶粘性。僅從技術角度而言,滴滴打車的業(yè)務范圍與時效范圍都更長,且產品線更加復雜。除了最初的快車與拼車,后期推出的順風車,站點拼車,甚至接駁了公交與共享單車等等。每一次的變革都是對其技術的一次挑戰(zhàn)。當適應了長期的高強度運算之后,滴滴涉足外賣行業(yè)時,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時效性都是其他平臺難以匹敵的。
反觀美團,由于外賣業(yè)務本身的時效性限制,平臺的計算所需時間短(每日早晚高峰期),路程近(外送5km范圍之內),運算與調度能力均有待提高,因此當美團涉足網約車,平臺調度能夠不夠的問題就被暴露出來。技術水平的限制恐怕也是美團目前僅在部分城市接入網約車業(yè)務的重要掣肘之一。即使有著高額補貼,與用戶還處在蜜月期,但美團導航能力不足,接單混亂等投訴已層出不窮。
l 做強做硬,才能做大做全
硬件條件捉襟見肘,美團的內部同樣不容樂觀。業(yè)務分散,跨界眾多的公司形態(tài)成為一把隱形的雙刃劍,畢竟隔行如隔山,如何創(chuàng)造合理的盈利模式,如何順利度過磨合期等等,都需要公司內部上下的不斷探討。單純的買買買或許能夠幫助美團迅速擴大江山,但這些業(yè)務是會幫助美團的江山永固,還是有可能各懷鬼胎,想要與美團分庭抗禮,則還有待商榷。
滴滴的優(yōu)勢則在于其業(yè)務始終圍繞出行而展開,始終沒有跳出交通的大圈子,在管理上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公司形態(tài)必然更加穩(wěn)定,各項工作的推進也必將更加順利。甩開ofo,青檸單車的迅速上市,就是最直接的例證,也難怪上市僅一天,就能創(chuàng)下無錫外賣份額第一的佳績。
做全品類,大概是所有公司的目標。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足夠的資源與資質來完成短期拓張。一旦自己的實力撐不起野心,盲目拓展造成的惡果也必將讓人難以承擔。畢竟,資本市場雖然永遠熱鬧,但那些看似風光無二的大鱷們,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的例子,我們看的難道還少嗎?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