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亞迪財報的另一面:經營能力待提升 營收依賴補貼
文/隨辯 GPLP獨家首發(fā)
本文來源于GPLP 微信公眾號 gplpcn
如日中天的比亞迪是很多人眼里的大佬:
2017年比亞迪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059億,同比小幅增長2.36%;
2018年3月27日,比亞迪發(fā)布2017年年度業(yè)績報告,營業(yè)額為人民幣102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約達40.66億元,其中,汽車業(yè)務收入約為人民幣545億元,新能源汽車業(yè)務收入約為人民幣385億元,同比增長約13.06%,占其總收入的比例進一步增至37.55%。
2018年第一季度,比亞迪預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同比暴增200%以上,原因為2017年,比亞迪推出多款性能優(yōu)越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其中包括上半年推出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宋DM、純電動版本宋E V300等。
資料顯示,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占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約60%的市場份額。
作為1995年成立的一家本土企業(yè),比亞迪2007年香港主板上市,2011年6月回歸A股,2010年比亞迪與戴姆勒合作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fā)并合資成立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自此比亞迪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比亞迪,儼然中國企業(yè)的驕傲。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讓我們走進比亞迪,觀察其真正的經營能力及產品能力。
凈利潤的秘密:公司經營能力待提升
營收千億的公司必然也是世界級水平吧?
然而,經過深入研究后發(fā)現(xiàn),GPLP君發(fā)現(xiàn)比亞迪財務指標多處值得推敲,其背后隱藏著秘密。
通常對于一個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是公司管理水平和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標志,這也是許多上市公司“平滑收益”(Earnings Smoothing)的主要動機。
不過,比亞迪并不符合這一定律,它們不僅營收與凈利潤的背離,營收千億,但凈利潤“波濤洶涌”,公司經營能力待提升。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大爆發(fā)。
受購置稅減免等優(yōu)惠政策的推動,領軍企業(yè)比亞迪業(yè)績首先爆棚,
2015年,比亞迪營收達到800.09億元,同比增長37.48%,其中,凈利潤28.23億同比增長551.17%;在具體業(yè)務收入當中,汽車及相關產品業(yè)務收入約406.55億元,同比上升46.06%,手機部件及組裝業(yè)務的收入約332.63億元,同比上35.88%;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yè)務的收入約60.8億元,同比上升13.88%。
2016年,比亞迪營業(yè)收入達到103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50.5億元,同比增長78.94%。
2017年,新能源車補貼下降約20%,直接導致公司業(yè)績惡化,公司營收同比僅增長2.36%。
因此,如果從凈利潤角度來看的話,比亞迪的表現(xiàn)實在是可以用起伏不定來形容,2009年開始至2012年公司凈利潤同比都在下滑,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79.63%。2014年又開始下滑,2015年增長551.28%。
為了更進一步探索比亞迪公司的利潤情況,GPLP君做了下圖用來研究其利潤的波動狀況:
由圖可見,比亞迪毛利潤率的波動相較于凈利潤率的波動十分平緩,這也從側面顯示了公司的SG&A自2013年到2017年波動幅度非常大(SG&A是銷售成本、綜合開銷及行政管理費用的總稱)。
側面這也顯示了這也說明了比亞迪的凈利潤表現(xiàn)并不讓人滿意,同時也說明公司經營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它已成為限制公司穩(wěn)定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7年,比亞迪的情況又發(fā)生了變化:
比如,下圖所示,比亞迪在2017年的銷售、管理以及財務費用都在提升。其中財務費用急劇上升,同比增長了約89.37%,銷售費用也同比增加了17.37%。
聯(lián)想到風投圈的募資難,其實我們可以理解比亞迪財務費用的上升原因,那就是外部資金壓力提升的直接表現(xiàn)。
從2017年年報中看出,比亞迪銷售收入同比只增長了2.36%,然而,銷售費用增長的比例遠高于銷售收入的增長,在新能源車激烈競爭的背景下,為了促進銷售,比亞迪不得不加大營銷投入來維持銷售規(guī)模的穩(wěn)步增長。
比亞迪2017年年報分析對比。
2018年的比亞迪能否維持老大地位?
比亞迪的風險:過于依賴政府補貼
比亞迪的風險系數(shù)并不小。
根據(jù)其公開的財報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比亞迪應收賬款為523.78億元,占凈資產比例為95.23%,這一比例遠高于其他乘用車廠商和手機零部件公司,這令GPLP君很疑惑,于是翻看了比亞迪近五年的財務數(shù)據(jù),驚奇地發(fā)現(xiàn)比亞迪的應收賬款自2013年以來一直都是在快速飛漲。
比亞迪第三季度末的應收賬款,從2013年的50.5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23.78億元,增長了9.36倍,同期營業(yè)收入從528.63億元增長到1059.15億元,只增長了1倍。過去5年中,比亞迪應收賬款的增速,遠超營收增速。從圖中可以看出應收賬款在2015年開始加速膨脹。
應收賬款的劇增在GPLP君看來有兩種解讀:
第一種就是比亞迪陷入了競爭的泥沼中,其實很容易理解,自從政府進行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大量的乘用車公司擠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其中包括上汽、廣汽、奇瑞以及吉利等知名汽車制造公司,這也使得原本獨領風騷的比亞迪被迫通過應收賬款賬期等方式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二種則是公司進入飛速發(fā)展的擴張期,通過賒銷的形式快速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下取得優(yōu)勢,但是這樣的策略在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的情況下就很容出現(xiàn)非系統(tǒng)性風險。比如資金流轉速度降低、人員成本的提升以及利潤虛高等風險。
顯然,對于比亞迪而言,兩者兼而有之。
對此,顯然,比亞迪自身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在 其2017年財報當中,關于1年以內和一到兩年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相應做了計提,分別為0.04%和0.3%。
而對比相同業(yè)務的宇通客車,宇通客車財報當中,對一年內和一到兩年的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為5%和10%。
如果營收賬款算是小兒科的話,大不了損失一點凈利潤,然而,謎一樣的補貼款則有可能對比亞迪的未來產生嚴重影響。
財報顯示,比亞迪2017年計入營業(yè)外收入的政府補助大概只有2.7億。注意,這只是政府補助,它跟大家常說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由于比亞迪財報中并沒有提供汽車補貼的相關數(shù)據(jù),我們只能對比同樣做新能源汽車的宇通客車的數(shù)據(jù),在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補貼占其銷售收入的比例大概在三分之一,那么同樣的用此比例去估算一下比亞迪的補貼額。GPLP君從公開資料發(fā)現(xiàn)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yè)務占比超三成,大概估算了一下補貼額大概有56億之多甚至超過了凈利潤。
如果一旦政府補貼減少了,比亞迪將何去何從?
這是一個問題。
當然,也有人會說,新能源汽車整個行業(yè)都是在吃國家補貼,沒有國家補貼,行業(yè)怎么能夠發(fā)展起來?
然而,沒有人否認,未來新能源汽車是拼產品的時代。
在國家同樣補貼的大環(huán)境下,依舊需要新能源企業(yè)產品過硬,管理高效,這樣才能夠在取消補貼之后能夠真正站下來。
但比亞迪能夠做到如此拼搏進取嗎?
目前GPLP君看到的是比亞迪一直在努力爭取擴大政府補貼。
舉例來說。
2016年10月13日,深圳,比亞迪旗下1000多人耗時5年耗資50億研發(fā)的“云軌”在深圳舉行全球首發(fā)儀式,正式宣告進軍萬億級軌道交通領域。
由此可見,未來三年,比亞迪的一個重要布局是軌道交通業(yè)務。
那么,其目的何在?
關于云軌,公開資料顯示,其實早前汕頭市的政務公開文件中表明,云軌就是跨坐式單軌。
然而,比亞迪卻將其宣傳成為“云軌”,難道只是作為拉高市值的噱頭嗎?
當然,這是目的之一。截至2018年5月18日,比亞迪的收盤價為54元,總市值1473.2億元人民幣,市盈率為41.35倍。
更重要的目的比亞迪沒有提,那就是比亞迪試圖將業(yè)務從民用轉往地方政府方向——這并不難理解,對比亞迪而言,搭上地方政府的這趟順風車相當于免費幫比亞迪做了宣傳。
對地方政府來說,其實就是看合作能夠帶來多少就業(yè)率和稅收等。很明顯這么大的軌道交通項目的合作對比亞迪和地方政府都是雙贏,當然一拍即合。
另一方面,云軌可以作為比亞迪動力電池的一條銷路。目前比亞迪動力電池的生產能力逐年提升,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明顯跟不上。
雖然公司戰(zhàn)略上提到未來會放開對動力電池的對外供應,但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下降以及老對手寧德時代在外部供應上的施壓,未來能否滿足動力電池供需的缺口還很難說。所以公司將目光集中到電池總量需求更大且對價格不太敏感的公共交通是非常聰明的一個選擇。
但是,這也埋下了比亞迪的經營風險的種子,如果有一天,政府取消了補貼這個拐杖,比亞迪能夠走多遠?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