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度為什么不會收購?
近期,隨著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靖(李叫獸)和渡鴉創(chuàng)始人呂騁的先后離職,他們原來的團隊人員也大量分流,似乎宣告百度的這兩次收購的結局并不太完美。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一下百度最近幾年的收購,就會發(fā)現除了百度不怎么管的愛奇藝發(fā)展得還不錯之外,其他被收購公司似乎都不盡如人意:糯米一直不溫不火,百伯網已經銷聲匿跡,19億美元巨資收購的91助手更是在去年關停并轉。
由此看起來,百度的歷次收購,除了給被收購公司創(chuàng)始人帶來了一些經濟上的收益之外,對于百度的業(yè)務發(fā)展似乎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這又是為什么?
老冀琢磨了一下,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很簡單,就是對于并購不熟。
大家也注意到,其實老冀前面也沒舉多少個百度并購的例子。這些年,與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收購上的大膽和激進相比,百度在收購上其實非常保守。前些年何海文負責并購業(yè)務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做過大的收購,以至于當百度完成對91助手的并購之后,百度并購部門負責人狠命PR了一下就離職了。畢竟對于一位搞并購的職業(yè)經理人,好幾年才做一個大案子的滋味確實難受。
何海文離開之后,百度倒是加強了戰(zhàn)略投資部門,還專門發(fā)起成立了百度資本,不過保守的性格似乎仍然沒有變化。
要知道,企業(yè)跟人一樣,很多技能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練習,光靠啃書本是學不會的。百度老是不做收購,對于收購完成之后的Know How特別是要做哪些整合也就不會那么清楚,當然也就無法與被收購公司實現良好的對接。
第二個原因,百度內部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協作文化。
大家都知道,百度過去的企業(yè)文化叫做“簡單可依賴”,可是公司跑著跑著卻有些跑偏了,最后變成了“簡單”,變成了大家“各掃門前雪”,“可依賴”的是自己的下屬,而對于其他部門的任何協作要求都變成了“簡單的拒絕”——能不協作就不協作,能協作沒好處也不協作。長此以往,最后公司內部形成了較厚的部門墻,資源無法協調,人員無法流動。
對于那些被收購的團隊來說,本來滿心歡喜,以為進入了百度大家庭,必然能夠得到內部很多資源支持,最后卻發(fā)現根本就是做夢。結果是進了大公司,卻并沒有拿到大公司的資源,反而沾染了大公司的一些惰性,當然也就發(fā)展得不好了。
第三個原因是缺乏耐心。
自從BAT崛起這么多年了,如今我們說到騰訊除了游戲還有微信、視頻,阿里除了電商還有金服、物流等其他業(yè)務,而百度除了搜索之外還做成了什么?恐怕還是只有搜索。
無論是對待收購的團隊,還是對于自己開展的新業(yè)務,百度都缺乏耐心,很多時候都是要求一年就要“出活”,就要達到多大的用戶量級,卻不愿意投入多少資源。當然,有的時候資源投入不足,其實也跟“大搜”的強勢有關——有些新業(yè)務雖然長期來看對于百度拓展自身邊界有利,但是短期內卻會影響到“大搜”業(yè)務,結果你就發(fā)現越做越費力,年底一算KPI沒完成,也就Over了。
說到最后,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都與創(chuàng)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
很不幸的是,百度創(chuàng)始人的性格相對較為保守。舉些例子:
2010年誰都能夠看到移動互聯網大勢將成的時候,創(chuàng)始人卻提出了“移動互聯網酒駕論”。
還是同一年,百度內部已經發(fā)起了“個性化首頁”項目,結果由于創(chuàng)始人不夠熱心,直到三年后才真正付諸實施。
去年陸奇加入之后,百度說要“All in AI”;今年年初陸奇還沒走,創(chuàng)始人又改口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All in AI”,百度大多數的資源還是在搜索和信息流等相對比較核心的業(yè)務上。
順便說兩句前不久百度AI開發(fā)者大會上推出的首款量產L4無人車“阿波龍”,看似激進(發(fā)布了全球首家L4無人車),實際上卻可能是保守——既然L4無人車都已經做出來了,在無人駕駛汽車上的大規(guī)模嘗試也就算“大功告成”了。當然,如果這種有限場景的無人駕駛也能夠被定義為“L4”的話。
因此,在老冀看來,百度最大的問題還是保守。問題是,如果老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老是盯著眼前賺錢的業(yè)務,而不是大力投入新業(yè)務,或者收購新業(yè)務,也就始終無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也就很難成長為更偉大的公司。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