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能耳機上演“神仙打架”:語音交互新寵誕生記
交互習慣的變革,意味著巨大的產業(yè)機會。而無論智能音箱還是智能耳機,其熱潮都說明了一點:語音交互,就是巨頭們篤定的未來交互方式。
因此,在5G、AIOT正式到來之前快速搶占語音這塊市場的領地和話語權,也就顯得愈發(fā)重要。
但是,經過一系列發(fā)布會、補貼、降價、促銷等騷操作之后,智能音箱的“千箱大戰(zhàn)”已經基本塵埃落定。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一場關于智能耳機的用戶爭奪戰(zhàn)又吸引來了眾多巨頭玩家的窺探。
微軟正式宣布推出無線智能耳機對標蘋果的AirPods,亞馬遜與高通共同開發(fā)Alexa助手的TWS藍牙耳機,谷歌官方也表示會推出新一代的智能耳機,華為的智能耳機去年推出之后不斷進行功能迭代,就連電商平臺蘇寧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耳機小Biu……
那么,這一輪躥升的智能耳機熱潮,究竟是另一場曇花一現(xiàn)的虛火,還是真能照亮語音交互的未來?
日漸激烈:智能耳機的蠻荒戰(zhàn)場
2016年,蘋果推出AirPods,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超過Beats和Bose兩個老牌廠商,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無線耳機;亞馬遜“Alexa + Echo”的成功,也讓“AI+語音”的技術爆款組合開始顯露鋒芒。二者共同為如同野獸一樣敏銳找尋新獵物的智能硬件廠商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盡管當時無線耳機還是一個很小眾的市場,也吸引來了無數(shù)躍躍欲試的窺伺者。
不過,一年之后,巨頭云集的智能耳機產業(yè)依然如同一塊蠻荒的處女地,既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絕對的領頭羊,也沒有人建構出標準化的行業(yè)范式。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關于這場智能耳機的蠻荒戰(zhàn)爭,我們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核心陣營:
1. 科技公司。其實比蘋果更早推出智能耳機的是是igyige美國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2016年,Doppler Lab推出了一款智能降噪耳機Here one,不僅有降噪功能,還能識別環(huán)境、進行聲音增強。而在蘋果大獲成功的AirPods之后,谷歌也很快推出了無線耳機Pixel Buds,主打語音實時翻譯;三星推出了自家的Gear IconX,智能語音創(chuàng)業(yè)公司出門問問也跟風推出了耳機產品TicPods Free,BAT、華為、微軟、亞馬遜當然也沒閑著,相繼安排上了語音藍牙套件。
2. 傳統(tǒng)耳機品牌。在科技巨頭們的攻勢下,傳統(tǒng)耳機廠商最先感受到了危機,他們紛紛為產品加上了語音交互功能,試圖避免用戶被分流。2018年,捷波朗率先發(fā)布Elite 65t無線耳機,支持微軟、谷歌等的語音助手;索尼索尼呃也在2018年MWC上推出了Xperia Ear Duo無線耳機。其他諸如Bose、漫步者等耳機廠商也都緊跟著風口。
3. 服務廠商。這類玩家往往有著清晰而明確的場景訴求和消費群體。比如運動產品,用戶運動時手機和有線耳機都略顯累贅,無線耳機與語音助手也有了獨立存在的必要性。咕咚和1more合作同樣推出智能耳機,搭載騰訊叮當語音助手。甚至還出現(xiàn)了美團外賣專為外賣騎手設計的智能耳機。內容產品自然也不愿意放過這個重要的信息入口,咪咕音樂就聯(lián)合科大訊飛推出了莫斯比無線耳機。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智能耳機已經不再僅僅作為作為手機配件而存在,而是以單獨的創(chuàng)新型語音交互硬件的身份進入了產業(yè)視野。但這一切終歸要由消費市場買單。那么,這場大戰(zhàn)中,到底有多少產品能夠被消費者所記住和銘記呢?贏家目前看來還是蘋果。
不難發(fā)現(xiàn),在智能耳機這一領域,科技公司并沒有比傳統(tǒng)廠商領先多少,傳統(tǒng)廠商的既有優(yōu)勢也沒能成為殺手锏。既然市場還如此原始,那智能耳機究竟是憑什么引人入勝的呢?
智能耳機這塊蛋糕,究竟甜在何處?
智能耳機的價值,與智能音箱在某些地方是高度相似的,比如搶占語音交互入口、布局AI生態(tài)之類的。這對企業(yè)來說或許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但消費者想要感知到具體價值卻需要漫長的“養(yǎng)成”。
幸好,除了戰(zhàn)略意義,智能耳機在現(xiàn)實場景中也自有其特殊之處。
其中一個就是智能耳機+AI功能,不需要對硬件進行非常大的更新,成本也更容易控制,用戶不需要付出太高溢價就可以享受到更便捷易用的智能功能,比如語音輸入、語音控制等等,這種市場端的利好是智能音箱所不具備的。
同時,相比音箱、手機這類語音終端,智能耳機更加隨身、私密,對于環(huán)境噪音的處理也更容易,用戶在交互時也更加自然。顯然,對于一些不那么中二的用戶來說,對著耳機說話比對著音箱大喊“AABB”的羞恥度要小多了。
目前來看,智能耳機依然無法脫離手機、音箱等硬件而單獨存在,這成為其被產業(yè)端詬病的核心要素。因為只要它還必須是其他產品的附庸,那么它始終只是改良而非創(chuàng)新,這是其發(fā)展前景大受限制。
而更令人悲傷的是,智能耳機產業(yè)至今還沒有“基本法”。也就是說,無論是加上wifi硬件就管自己叫“智能耳機”,還是擁有高性能的獨家語言算法,都可以打上“智能”的招牌。反正都是改良,體驗帶來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各家只能自說自話了。
撬動耳朵,智能耳機還差哪些“殺手锏”?
因此,如果想要弄清楚智能耳機的是是非非,有必要對我們認為的智能耳機進行一個基本的定義或者共識(僅供參考):
首先,能夠與智能硬件協(xié)同操作,實現(xiàn)體驗升級。
由于連接的設備還不夠多,智能耳機目前能實現(xiàn)的功能還并不夠驚艷,或者說,都能被智能手機所替代,比如查天氣、記錄運動健康數(shù)據(jù)等等,這樣的語音交互就很難實現(xiàn)用戶的黏性和留存。
但目前來看,作為新興交互方式的智能交互到底如何與各類硬件進行交互,并沒有太多知識儲備可以參考,智能耳機的設計上依然沿用著智能手機、手表的體驗邏輯。盡管Google曾經發(fā)布過一份可參考的交互規(guī)范文檔,但主流的選擇還是通過“第三次對話還沒弄清用戶需求就算徹底失敗”之類的“原始”方式來規(guī)避用戶的不良體驗。
另外,有交互能力,實現(xiàn)流暢的自然語言理解功能。
對于發(fā)燒友或者時尚用戶而言,語音交互作為一個很好的噱頭存在,將智能耳機當作另一種逼格單品也未嘗不可,但這樣用戶的新鮮感很難持續(xù)太久,久而久之不過又變成了一個在“吃灰”的盲目剁手產品而已,智能耳機作為交互硬件的作用也就無法體現(xiàn)。
幾乎所有廠商都試圖將Siri、Google Assistant、叮咚、小度等智能語音助手的接入,讓多輪對話、語義理解等AI能力真實地通過耳蝸傳達給用戶,才是智能耳機從概念走向真實的重點。
而智能耳機目前亟待解決的,還有信息的遠場傳遞與接收問題。一旦離開了智能手機的一定范圍,用戶就會面臨“失聯(lián)”的煩惱,并且需要重復連接。
新款的AirPods就試圖解決這一問題,比如配備了蘋果最新的H1耳機芯片,讓連接動作更加穩(wěn)定和快速。切換設備的速度是之前的 2 倍,打電話時候的連接速度是之前的 1.5 倍。當然,真正“無縫”的連接體驗恐怕還需要5G+AIoT的全面覆蓋,才有可能實現(xiàn)。
缺乏獨立的感知、存儲以及計算能力,又依靠高密度的網絡覆蓋實現(xiàn)云平臺附載,短時期內都是智能耳機的短板所在,也是各家努力突破的方向。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智能耳機才不會總是作為“配角”出現(xiàn)在發(fā)布會可有可無的產品介紹PPT上。而消費者的購買理由也才能從“剛好想換耳機,而它剛好帶了智能”,變成“只要用過就再也不愿意回到過去”的真需求。
語音交互的新未來應該向何處去?
從幾家的最新動作來看,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有趣的產業(yè)趨勢:
趨勢一:在硬件創(chuàng)新上,更新幅度很小。
在最新款的AirPods,幾乎看不到什么外形上非常大的變化。其他幾家在設計上也都保持著近乎于保守的冷靜。反倒是都在續(xù)航、元器件上不斷地下功夫,比如配備了無線充電等等,試圖讓使用更友好。這側面說明了,廠商們都把智能耳機的“致用”排在了第一順位,而非“竭澤而漁”的營銷噱頭,發(fā)展態(tài)勢更加健康。
趨勢二:在語音交互上,技術開始生態(tài)化。
智能耳機涉及了非常復雜的技術鏈條,包括了聲學處理、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等NLP核心技術。而這個技術體系的進展本身就很緩慢,AirPods也只是在最新款的產品上,也只是更新了語音直接喚醒Siri的功能。
與智能音箱相比,廠家們對待智能耳機的態(tài)度顯然要謹慎和耐心許多,英特爾、ARM、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都紛紛牽頭成立了自己的產業(yè)聯(lián)盟,試圖在產業(yè)爆發(fā)之前,以生態(tài)資源將產業(yè)上下游先收攏進自家的魚塘。
未來,當語音交互真正成為主流方式并進入精細化競爭的時候,很可能就不是一家算法公司與幾個硬件企業(yè)之間的PK,而是技術平臺+硬件聯(lián)盟之間的對決。
智能耳機作為一個消費級產品,其軟硬件一體化結合的緊密程度,對AI算法、AI交互、外觀設計等等的依賴,都將起到絕佳的孵化作用。以目前入局者的體量和野心來看,關于智能耳機的爭奪只是剛剛拉開序幕。
當他們看到產業(yè)全景之后,會發(fā)現(xiàn)所處的產業(yè)地位是一片縱橫捭闔的交通要地,這里圍繞著老中青小各種代際人群的竊竊私語,隨手一抓都是無盡的寶藏。這時候,他們會無比感謝曾經的自己,在經歷了智能音箱的混戰(zhàn)之后,依然篤信著語音的價值。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