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億iPhone用戶擔憂:蘋果若要漲價為哪般?
文|明美無限
相信有持續(xù)關注明美無限的果粉們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去年蘋果公司發(fā)布的三款新機銷量都很不盡如人意,想必目前蘋果公司的掌門人庫克先生頭大的很。
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2019年今年5月已經過了一半,近期的歷史表明,距離科技巨頭蘋果公司(Apple)發(fā)布最新系列iphone手機還有大約四個月的時間。在去年的設備價格實際上出現上漲后,消費者開始退讓,該公司被迫警告稱,假日期間的營收將低于此前的指引。隨著今年iPhone有望出現轉機,目前的傳言讓明美無限懷疑情況是否只會變得更糟。
眾所周知了,今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可以說競爭非常的激烈,首先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去年下跌了6.6%,而智能手機的行業(yè)老大蘋果,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中顯示,大中華區(qū)的營收下滑超過20%,當然由于iPhone的價格在中國相對還算是比較高的,因此一季度蘋果的財報依然營收超過了580億美金,然而這些其實都不算什么,真正可怕的是iPhone在美國也賣不動了。
可不近日,據市場調研機構CIRP分享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財政季度),美國市場的iPhone安裝基數幾乎沒有增長。
截至2019年3月30日,美國iPhone的使用基數為1.93億部,而截至去年12月底所在季度,該數字就已經達到了1.89億部。這意味著,2019年第一季度iPhone用戶增長率僅為2%。反觀去年同一時期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底,蘋果的iPhone用戶數量為1.73億部。也就是說,蘋果在自家的大本營美國市場,這一年的用戶數量增長只有12%。
據悉,CIRP對美國iPhone安裝基數的估算則是基于全球iPhone銷量3900萬部的估計,這是根據蘋果的iPhone收入和截至2019年3月的季度平均售價計算得出。
這種表現也反映在了蘋果財報中。蘋果發(fā)布 2019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從今年 1 月到 3 月,蘋果營收 580 億美元,同比下滑 5%。而凈利潤為 115.6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6%。
財報顯示,過去三個月來自 iPhone 的營收為 310.5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7%。這個跌幅也超過上一財季 14% 的下滑,創(chuàng)下 iPhone 營收單季度最大跌幅。
蘋果從未提供過美國活躍設備數量的具體數據,但今年早些時候,這家公司表示,全球已經有14億部活躍設備,其中9億為iPhone。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華爾街分析師近日表示,受雙向政策的影響,如果智能手機不能從特殊進口商品清單上被移除,那蘋果最終可能上調 iPhone 的售價。
不過為了避免市場占有率進一步下滑,蘋果很可能會選擇自行承擔這部分成本。分析師稱,如果蘋果自行承擔這部分成本將導致其營收降低4%。
那么,今年的iPhone會是怎樣的定價?從目前的曝光信息來看,三款新iPhone依然會使用劉海屏,外觀上最大的升級在于攝像頭。不過對于已經在安卓機上見慣了多攝的消費者,iPhone明顯得拿出點更多的賣點才行。明美無限認為,降低價格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明美無限想說的就是:盡管在今年2019年的時候,蘋果公司會過的非常的艱難,可還有像明美無限這樣廣大的果粉們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蘋果的產品。讓我們眾多的果粉們最為期待的那要屬蘋果公司即將發(fā)布的iOS 13系統(tǒng),或許iOS 13的魅力會蓋過蘋果今年發(fā)布的新iPhone呢!
對此,如果你們對于今年的蘋果公司還有什么想要說的,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給明美無限參與一起討論吧!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