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名押注海外短視頻 歡聚集團前有狼后有虎變現(xiàn)仍難
作者:李珠江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因為營收過于單一且依賴頭部產品,直播起家的歡聚集團(YY.NASDAQ),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
2019年3月歡聚集團全資收購BIGO,將精力瞄準了海外視頻賽道,歡聚集團全球視頻社交矩陣“直播+短視頻+即時通訊”的雛形初現(xiàn)。
歡聚集團旗下有YY和虎牙直播,海外直播平臺為BIGO LIVE,2019年12月24日,歡聚完集團完成了更名,“歡聚時代”成為過去式。
國內短視頻競爭已經白熱化,海外短視頻又遇見了Tik Tok等強勁對手。更名后的歡聚集團前有狼后有虎,變現(xiàn)之路依然艱難。
營收過于依賴直播業(yè)務
盡管在收購BIGO之后,歡聚集團有了全球視頻社交矩陣的計劃,借此實現(xiàn)更多的變現(xiàn)可能,但是長期依賴直播業(yè)務的問題并不是一時能夠解決的。
歡聚集團2019年發(fā)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68.82億元,同比增長67.8%。三季度直播收入為64.74億元,占總營收比例超九成,其中將近80%的營收由YY直播和虎牙直播這兩個國內產品貢獻,而BIGO的收入為14.19億元。
但是,從三季度月活躍數量來看,全球平均移動月活達到4.701億,其中約77.9%來自海外市場,這和BIGO帶來的14.19億元的收入相比,就有些不對稱。
歡聚集團廣告游戲等其他業(yè)務,營收仍然微薄,在營收方面,對頭部產品依賴度過高的問題依然沒有改變。
與此同時,三季度歡聚集團凈利潤為1.10億元,同比降83.11%。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歡聚集團曾表示,除了2019年第三季度有效稅率較高之外,也未能從BIGO的虧損中獲得盡可能多的利益。
但是,歡聚集團對于海外市場的投資卻不斷加重。
歡聚集團第三季度運營支出為21.615億元,同比增長149.97%,銷售與營銷費用的增加達到10.80億元。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歡聚集團對海外市場的銷售和營銷活動持續(xù)投資,以及收購BIGO帶來的相關折舊和攤銷的影響。
可以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海外賽道將是歡聚集團主要布局領域,目前正處于海外擴展的初期階段,主要還是以獲取用戶和搶奪市場為主。
海外市場對手多
國內短視頻賽道已然接觸天花板,絕大部分短視頻轉而進行品牌出海,因此,國外短視頻賽道因為國內公司的強勢入局而愈發(fā)激烈。據Sensor Tower發(fā)布的2018年APP Store和Google Play新上線APP全球下載量前20榜單中,15款APP均來自中國公司。
雖然歡聚集團對于視頻出海的布局早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但是在短視頻領域,歡聚集團還是遇到了最大的對手抖音海外版 Tik Tok。
2017年上線的Tik Tok,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其中,印度為其目前最大的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印度市場貢獻近43.9%的安裝量。
不得不說,Tik Tok給歡聚集團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據SensorTower公布的數據發(fā)現(xiàn),在2019年二季度中國短視頻/直播APP下載量TOP20海外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盡管歡聚時代旗下應用占據5個,但是位居第一的Tik Tok在二季度的下載量為1.43億次,而Likee的海外下載量位居第二,下載量8200萬,其中,印尼,巴西,墨西哥市場是增長的主要動力。
來源:SensorTower
由此可見,東南亞是海外短視頻布局的主要市場。
只是,前有Tik Tok,后有快手、UC、Helo,火山小視頻等國內短視頻平臺虎視眈眈,還有Facebook對于市場的搶奪,海外視頻社交的競爭只會愈發(fā)激烈。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