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剛需,尤其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教育,家家戶戶都秉持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原則,如今,由于互聯網的發(fā)展,教育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疫情之下,在線教育在今年風頭更盛,互聯網巨頭如阿里、騰訊、網易、百度,以及后來者字節(jié)跳動、快手,近幾年都在在線教育賽道上角逐。
目前,在線教育行業(yè)風云涌動,巨頭紛紛涌入外,新手也在加快布局,房產大鱷也不甘示弱,紛紛跨行做起了教育。站在今年這個教育行業(yè)的關鍵節(jié)點上,復盤跨界巨頭的動作,也能看到行業(yè)變化趨勢。巨頭為什么進軍在線教育?他們在此賽道上究竟是怎么做的,這背后究竟有一些怎樣的市場趨勢呢?
一、教育行業(yè)重新洗牌 巨頭新手紛紛涌入在線教育賽道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流量大增,線下機構卻遲遲無法開門,行業(yè)淘汰賽正在進行中。洗牌之時,能否獲得資本加持更加考驗公司自身實力。
據統(tǒng)計,2020年前四個月,教育領域共發(fā)生了70起融資事件。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132起,數量降愈四成;金額方面,今年前四個月,共計完成129.21億元融資,去年同期為126.45億元。
可以看出,即便融資數量腰斬,但總體融資金額仍略高于去年同期。資金向頭部玩家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同時,向教育賽道加注的玩家也越來越趨于頭部:投資方中,既有教育領域上市公司,如有道投資分貝工場;也不乏跨界巨頭的身影,如騰訊持續(xù)投資猿輔導、還參投了大米網校。
面對熱度升溫的教育,許多此前看似與教育交集不深的巨頭也開始涉足。例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就已經紛紛跨入在線教育賽道了,目前巨頭們的路徑包括投資教育項目和自己孵化教育產品。
先拿騰訊來說,2019年5月,騰訊正式發(fā)布了騰訊教育大品牌,面向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教育機構,提供連接、管理、系統(tǒng)等服務。業(yè)務版圖涉及騰訊教育、騰訊教育云、智慧校園、智慧幼兒園、騰訊微校、騰訊新工科、騰訊課堂、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九大塊。涵蓋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全流程的技術、服務和內容支持。
據IT桔子統(tǒng)計,騰訊在教育領域的投資總共40起,金額達到36.48億元,在K12、學前教育、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領域均有布局,中后期投資居多。
而百度早在2012年前后就開始做教育了,2012年百度教育上線,支持錄播與直播課程;2014年孵化了K12問答學習平臺“作業(yè)幫”,2015年底分拆出百度,同年還推出了視頻直播平臺“度學堂”。百度的投資版圖則從2013年開始,側重少兒數理邏輯訓練和題庫產品,偏中早期投資,除作業(yè)盒子、凱叔講故事外金額不高。
與百度和騰訊注重C端賽道不同,阿里巴巴在教育的布局上,更傾向于To B賽道。2014年,阿里巴巴推出家?;赢a品“阿里巴巴師生”。2015年,原“來往”團隊推出了釘釘,定位To B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
目前,阿里巴巴云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品牌效應較強。截至2017年,有一萬多家在線教育公司在阿里巴巴云上構建IT基礎設施,阿里巴巴云占據了國內教育云服務85%的份額。
在教育業(yè)務投資方面,據IT桔子統(tǒng)計,阿里巴巴以及旗下的云鋒基金已經投資了八家教育行業(yè)的公司,其中包括VIPKID、iTutorGroup、小盒科技、凱斯國際幼兒、云學堂。阿里巴巴投資集中于中后期項目,以學前教育,少兒英語為主。
對比三家巨頭的投資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騰訊投資次數和金額最多,大部分是跟投;百度起步早,也有明星項目,但投資力度小。從投資金額來看,相比金融、文化娛樂、企業(yè)服務等領域,教育投資金額在百度的投資中排第五;在騰訊則排到第七。
在具體投資策略上,BAT結合各自業(yè)務優(yōu)勢進行布局的打法明顯,例如阿里巴巴結合旗下云業(yè)務,發(fā)力教育To B細分領域。騰訊依靠背后億級流量,在教育賽道上全面開花,百度早先就擁有明星項目,目前正在斷加強護城河。
除巨頭外,新手與不斷加快布局,目前,網易有道toB和toC業(yè)務齊頭并進、字節(jié)跳動不斷擴大投資版圖并且自建教育品牌、快手與教育機構深度合作、美團、58同城進入職業(yè)教育賽道、連地產巨頭萬科,碧桂園,保利都紛紛涌入在線教育之中。
二、巨頭新手同臺競技 在線教育到底有何魅力?
其實,教育并不是一個來錢很快的行業(yè),而且在倒閉跑路、資質成謎、模式瓶頸、投資收益低等現實硬傷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為什么還有眾多玩家想要做教育?
首先,國內在線教育市場前景好,整體大環(huán)境好。德勤報告顯示,預期至2020年,民辦教育的總體規(guī)模將達到3.36萬億元,至2025年,這一數字將接近5萬億元,并實現10.8%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但目前教育市場尚且分散,新東方、好未來兩傳統(tǒng)教育巨頭一共占不到10%的行業(yè)份額,賽道存在著巨大潛力。
而且,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tǒng)計,中國居民在線校外輔導及備考開支由2013年的819億增長到2019年的3146億,CAGR為25%,預計2019-2022年仍保持23%的年復合增速。同時,隨著技術提升以及教育消費理念的日趨成熟,在線教育付費人次逐年提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2年付費學生人次有望進一步增加至2.83億人,2017-2022年CAGR為12.6%。
其中,以在線教育市場占比最高的在線職業(yè)教育培訓和在線K12為例,在線職業(yè)教育培訓2013年的滲透率為8%,2018年達到13%,2019年在15%左右。在線K12教育,2013年滲透率僅為1%,2018年達到10%,2019年在16%左右,預計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其次,教育是慢性的,本質上是公益的,這與互聯網的“快”又格格不入。在教育行業(yè)中,不論是教學教研、人才儲備還是運營管理水準,沒有一定的時間積累,無法建立優(yōu)勢。所以要想在未來的在校教育領域占據一定的市場,眼下就要搶先布局,做好前期的累積。
教育是“慢領域”,無法一蹴而就,想要立足,就必須對學生使用習慣、用戶屬性特征等都有清晰的認知,并且教育市場細分領域眾多、可復制性差、專業(yè)水平要求高,單純靠技術、燒錢、流量就想做好教育是不可能的,玩家們必須圍繞教育鉆研、打磨、長期沉淀。而且,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服務教研教學,這同時決定了在線教育對互聯網產品技術能力的要求只會更高。
也就是說,對于在線教育行業(yè)而言,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家長的認可,實現獲客與流量轉化,最終考驗的仍然是教研教學能力?;仡櫾诰€教育從資本寵兒到泡沫磨滅,再到現在重新成為大熱風口的過程,起起落落的背后本質,就是對教育本質的忽視與回歸。
最后,就是上文提到的,目前教育行業(yè)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手握資源和重金的互聯網巨頭們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塊蛋糕,巨頭們利用流量優(yōu)勢,加長護城河。新手玩家也在布局在線教育,擴展新的業(yè)務增長點,增加產品優(yōu)勢。另外,今年的暑招馬上就要開始了,各玩家們現在也是加速布局,加大籌碼,希望能在今年暑期占領高地。
三、 在線教育面臨重重矛盾 后來者或許可用技術彎道超車
教育是剛需,而只要互聯網能夠助力教育實現在線化、規(guī)?;?,行業(yè)集中度會得到極大提高,這意味著一個價值千億美金的賽道。更重要的是,在線教育的模式一旦走通,將極大改善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
也就是說,在線教育不但商業(yè)前景可觀,社會價值同樣巨大——能將商業(yè)價值和社會價值高度統(tǒng)一的行業(yè),委實不多,這也難怪巨頭們紛紛下場搶奪蛋糕。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提速起飛,但高速發(fā)展也讓一些問題被放大暴露。除了在線教育行業(yè)燒錢換流量,獲客成本高之外,如今在線教育也面臨重重矛盾。
首先拿在線教育慣用的大班模式來說,在線上場景中,大班教學可以通過提升每一堂課容納的學生數量,來優(yōu)化盈利模型,但大班教學勢必會削弱教學效果;一對一課程或小班教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又對企業(yè)造成了盈利壓力。網易有道CEO周楓將這一問題歸納為個性化學習和標準化教學的矛盾。
而且更加難以解決的是遠程教育的弱場景感與弱監(jiān)督性,教師數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強對每個學生的關注,但無法根本消除“遠程”帶來的影響,也就無法保證教學效果。
在優(yōu)化教育模式這條路上遇到瓶頸后,人力無法解決,行業(yè)玩家們將目光投向了技術側:無論是從商業(yè)角度還是教育角度出發(fā),要保證在線學習的效果,根本要義仍舊是研發(fā)、打磨出適合在線學習的課程產品,消弭線上線下的差距。率先能做到的玩家能夠翻盤占領市場。
圍繞這一核心,目前的在線教育玩家正在進行競備賽。具體來看,主要玩家們發(fā)力方向存在細微差異。
例如,有道精品課的重點放在了課堂上,從現有雙師模式上升級,增加智能化的機器輔助互動環(huán)節(jié),打造名師互動大班;好未來的發(fā)力方向是線上教育的基礎設施的升級;作業(yè)幫表示其形成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教育”的模式,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偏好和學習能力建模。
各家方向存在細微差別,但通過技術手段來提升教研教學能力,已成為在線教育行業(yè)的共識。從加碼技術的共識可以看出,在表層的品牌、獲客大戰(zhàn)背后,行業(yè)競爭實質上已經進入深水區(qū),這意味著行業(yè)需要解決的問題難度升級,將尤為考驗各家的產品技術能力。而誰能在新的競爭階段突破現有局限,誰就將定義行業(yè)下一階段的發(fā)展方向。
總之,多路玩家的進軍教育行業(yè)加速行業(yè)優(yōu)勝劣汰的同時,也將引入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發(fā)力點,這些在借助資本力量放大影響的同時,也會深度改變教育行業(yè)的面貌。在行業(yè)可觀的發(fā)展前景面前,包括巨頭在內的力量對教育賽道的加持還會繼續(xù)。
回到整個賽道來看,在線教育正當風口,行業(yè)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而要實現更大突破,行業(yè)必須在技術層面做出更大的創(chuàng)新。技術賦能在線教育是未來的一個新趨勢,將為后來者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作者:小謙,互聯網觀察員,多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版權。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