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向左,在線向右,誰能成為中國的奈飛和Disney+?

原標題:院線向左,在線向右,誰能成為中國的奈飛和Disney+?

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以大約70億美元的總票房蟬聯全球第一,而美國以37億美元位居第二。美國文娛雜志《Variety》發(fā)表的文章有點酸,大概意思是,中國票房前20只有3部美國電影。而亞洲電影咨詢公司Artisan Gateway統計,截至今年12月中旬,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為12.6%。中國國產電影崛起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同樣在2021年12月中旬,愛奇藝傳出裁員消息,比例在20%-40%之間,盡管消息被愛奇藝語焉不詳的否認,但這個結果其實并不出人意料。與此同時,愛奇藝宣布,將于12月16日起更新黃金VIP會員訂閱價格,提價幅度在8.62-20%之間,其中單月卡從25元提至30元,頗有開源節(jié)流的意味。數據表明,愛奇藝7年虧損400億,加上優(yōu)酷騰訊兩家,三大這幾年在視頻方面虧損過千億。

可以說,院線和在線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味道,讓人感覺是不是在線視頻的模式從根本就是錯的呢?但同樣是會員付費模式奈飛卻顯然證明事情并非如此,短短一年時間,奈飛的不僅盈利良好,市值也從1300億美金大漲到2500億美金,成為疫情時代內容領域的最大贏家。

內容時代到底如何和網絡結合,院線和在線之間到底有沒有別的出路,如何才能又叫好又叫座,中國影視的紅利真的沒有在線的機會么?我想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在我的華為智慧屏上,就多了一個叫歡喜首映的欄目,研究了一下,倒是一個全新的在線內容的思路和嘗試,在這個行業(yè)大變革之際,也許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方向和未來。

模式的沖擊和嘗試

內容產業(yè)發(fā)展在最近十年里可以說是如火如荼,而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也給內容產業(yè)帶來了巨大的支撐和變數。比如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版權意識的培養(yǎng)和加強,從人人下載盜版到開始付費會員,從平臺盜版盜播,到重金收購版權,中國內容產業(yè)之路還是走的迅速而又穩(wěn)健的。這里面有很多企業(yè)貢獻良多,比如光線和360的“先看”網絡院線嘗試,比如樂視的版權購買和生態(tài)化反。再比如愛奇藝引領的收費會員和自制劇大潮,還有芒果臺成功的在線化嘗試。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三大視頻網站的虧損高達千億,但芒果TV卻是唯一盈利的視頻網站,這也是行業(yè)內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

所以,內容產業(yè)到底如何做線上還是非常有探討空間的一個話題,這里海外有奈飛的萬億市值,有迪斯尼+的大IP入局,也有國內的三大平臺巨額虧損和芒果TV的一枝獨秀,再加上之前前仆后繼的“先看”網絡院線、樂視生態(tài)化反,各種玩法在不同時代形成了不同的沖擊也取得了不同的結果,而最新嶄露頭角的歡喜首映則從垂直電影角度出發(fā),用華為、小米等智慧電視的分發(fā)渠道構建出的全新玩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和收益。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為什么近十年在在線視頻內容方面一直沒有出現一個公認正確的模式呢?

其實這里面的原因還是非常復雜的,比如說,國內國外在版權和用戶付費內容方面的不同,以及內容題材的限制不同,帶來了發(fā)展的不同。國外可以抓眼球的很多題材,在國內是限制多多的,比如《魷魚游戲》這樣的類型片就很難在國內拍攝。而另一方面,中國巨大的市場帶來了燒錢砸用戶的簡單粗暴的玩法,三大視頻平臺的核心目標不是做好內容,而是圈住更多用戶,這一點初心的不同,讓這些平臺的自制內容備受詬病,尤其是過于追求流量捧紅的鮮肉劇,就完全走上了粗制濫造的路線。而在平臺之外,還有線下院線和線上的競爭問題,在院線為王的時代,電影偏向線下播映是一個鮮明的行業(yè)政策導向。而在平臺之內,因為內容過于繁雜,盡管電影版權購買和播放并不賠錢,但用戶眾口難調,買一百部劇熱門的可能只有三五部火爆,大量資源被浪費。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可以說即有文化制約,又有行業(yè)限制,即有模式導向問題,又有政策引導問題,如何從中尋到一條真正的出路,也就成了一個艱巨的挑戰(zhàn)。

內容和人都是核心

盡管大家都把內容當做內容產業(yè)的核心,但在對于內容的理解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互聯網公司就更加注重數據,鮮肉戲橫行的本質也是數據表明這些人可能更有流量。這也是著名編劇汪海林所說的,懷念煤老板投資人,因為他們不干涉創(chuàng)作。互聯網大數據對于內容創(chuàng)作的干涉,可以說是影響優(yōu)質作品誕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內容能否火爆,顯然大數據并不完全可靠,記得當年一個著名的搜索平臺曾經打出了人工智能判斷票房并推出理財產品投資的項目。第一個項目就選擇了知名導演吳宇森,知名演員章子怡、黃曉明、金城武,佟大為等主演的知名歷史事件大片《太平輪》。這部戲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幾乎都無可挑剔,絕對的大賣品相,結果最終的結果是票房慘敗,自此之后,人工智能預測票房這件事情就再沒人提起了。

徐崢曾在拍小制作《我不是藥神》的時候,找過一個明星做女主,結果被告知,10億票房以下的電影不接,但最終這部投資不大的電影獲得了超過30億的票房。比較有意思的還有一個導演寧浩,也是小制作大票房的專業(yè)戶,從《瘋狂的石頭》起步,一直到《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無人區(qū)》等,走出了一條逆襲之路。所以我們回過頭去看,內容的核心確實是內容,但真正決定內容的還是人。導演的才華在這個領域是無法掩蓋的關鍵,抓住優(yōu)質的導演,才是抓住優(yōu)質影視內容的根本。

有意思的是,現在徐崢和寧浩都是歡喜傳媒的股東導演,此前歡喜傳媒已經獨家或長期合作的著名導演還有陳可辛、王家衛(wèi)、張一白、顧長衛(wèi)、張藝謀、陳大明、賈樟柯、王小帥等,2021年黃渤也成為了“歡喜導演”新的一員,雙方將與瀚納影視在未來三年內合作投資、開發(fā)優(yōu)質影視項目,第一個合作電影是由黃渤主演的《學爸》,據悉目前已經拍攝完成,將于2022年在院線上映。

這種做法還是非常有開創(chuàng)性的,通過版權上的絕對主導權,來推動電影內容在線上的首映效率,改變電影需要下線很久才能上網的現狀。像《囧媽》這樣的作品,都直接在線上進行的發(fā)布,這都是行業(yè)內許久未見的大膽創(chuàng)新和突破,這種創(chuàng)新和突破甚至引發(fā)了行業(yè)內無數從業(yè)單位的“集體封殺”,但這也是創(chuàng)新者打破傳統、先行者突破常規(guī)的必經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歡喜傳媒也有很多互聯網新力量的加入,比如貓眼、字節(jié)跳動、B站等都是歡喜傳媒的資源型合作伙伴或戰(zhàn)略股東,是其在電影宣發(fā)和開拓年輕人市場上的重要助力引擎。

從這個角度來看,歡喜傳媒更像是海外的迪士尼+或者國內的芒果臺,首先是靠大量的優(yōu)質導演和影視作品IP做為支撐,保證了一個頭部影視公司的優(yōu)質作品出產。同時又搭建了一個流媒體平臺,通過在線的宣發(fā),進行業(yè)務的擴張和創(chuàng)收,走的都是精品路線,堅持的都是精品內容為本,比傳統的影視公司有更強的拓展性,同時又沒有大型視頻網站的長尾內容負擔,這種全新的模式創(chuàng)新,暗合了當下消費升級的精品化趨勢,讓這種趨勢不僅僅出現在消費領域,也同樣出現在文化領域。

歡喜模式的時代機遇

必須要說,沒有企業(yè)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yè)。歡喜傳媒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走出這么一條突破性的道路,還是有著深刻的時代機遇的。不是歡喜創(chuàng)造了時代,可以說是時代選擇了歡喜。比如說,疫情來襲,對整個影視行業(yè)堪稱滅頂之災,但歡喜早早的線上布局,反而變危為機,《囧媽》的快速突圍,和頭條、抖音這樣的流量新貴最早實現的深度流量合作,都成為了其重要的發(fā)展契機。

根據已經對外公布的新片計劃,2022年歡喜傳媒將推出超過10部新片,其中包括陳可辛導演,胡歌、張欣兒、文森特·卡索主演的《獨自·上場》;寧浩導演,劉德華主演的《全民明星》;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蘇亮導演,黃渤、閆妮、萬茜主演的《學爸》;顧長衛(wèi)導演,葛優(yōu)、王俊凱主演的《刺猬》;陳大明導演,張涵予主演的《無所畏懼》;陳佩斯導演,陳佩斯、陳大愚主演的《戲臺》;李陽導演,張若昀、鐘楚曦主演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張律導演,倪妮、張魯一主演的《漫長的告白》等。2022年,將是一個影視大年,可以說這也將是歡喜傳媒的騰飛之年。

而智能大屏的普及則是另一個時代機遇,包括華為智慧屏、小米電視等在內的大屏內容平臺,繞開了三大視頻網站的壟斷,為歡喜傳媒能夠獲得巨大的線上流量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機會。在堅定不移走“內容+渠道”雙布局的策略之上,2021年歡喜傳媒繼續(xù)擴寬線上發(fā)行渠道,與中國移動咪咕文化合作,在中國移動5G FUN映廳共建“歡喜首映廳”專區(qū),提供線上獨家、線上線下互補、多平臺聯合等多種發(fā)行模式。此前由高群書監(jiān)制的電影《龍門相》已經率先在該渠道完成全網首發(fā),后續(xù)更多的海內外佳片也都將在5G FUN映廳和歡喜首映同步上線,這一合作不僅開辟“大小屏同屏、與院線同屏”開辟全新的觀影模式,而且在中國移動魔百的1.6億用戶規(guī)模的基礎上,歡喜傳媒將會進一步完成用戶觸達和流量收割,實現影視內容的覆蓋人群和價值更大化。

而這些平臺在付費方面的友好和用戶的認可度上也相當之高,為快速實現正向收益,奠定了基礎。當然,反壟斷的如火如荼也為歡喜傳媒帶來了一波新機會,三大視頻網站的封殺開始變得師出無名,而一但這三大平臺被打通,那么歡喜首映的發(fā)展前景可以說是一望無垠,會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營收模式。為此,歡喜傳媒的高管表示,傳統的影視版權費模式其實是對影視版權價值的一種低估,優(yōu)秀的影片完全值得更多。只有繞開壟斷平臺的制約,才有可能實現影視版權內容價值的真正體現,而歡喜首映的成功,讓這一切開始變得可能。歡喜首映為院線下線和互聯網上線幾乎同步進行提供了可能,可以有效利用宣發(fā)的長尾時間,為影視內容帶來一波更大的收益。而這套模式跑通后,更多的優(yōu)質海內外影視內容都可能在歡喜首映上線,這又有一種奈飛的感覺了。

目前用戶付費的意識和渠道都已經非常成熟,精品影片付費的量其實并不需要很大,就可以實現可觀的收入。比如愛奇藝有五億用戶依舊巨虧,而歡喜只要有三千萬付費用戶,就能產生不錯的收益,最新數據顯示,歡喜首映的平臺累積付費用戶超過1100萬,總下載次數已突破3800萬,相較年初實現了大幅增長。歡喜傳媒希望通過三五年的努力能夠把歡喜首映平臺的收入做到15-20億,回報可以說是相當可觀,對電影作品的票房支持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寫到最后,我想大家可能不明白的就是為什么這些導演愿意綁定歡喜傳媒一起合作呢?究其根本,依舊是吸取了過去的很多經驗,在合作方式上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歡喜傳媒給予導演們的不是限制,而是支持,不僅給導演們提供了高自由度的創(chuàng)作空間,充分尊重其本身的創(chuàng)作意愿,而且給導演們提供了交流共創(chuàng)的平臺,有利于實現強強聯合和“強帶新”式的合作,最終實現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這種溫和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開放性的合作方式,或許也是歡喜傳媒能夠獲得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2-01-06
院線向左,在線向右,誰能成為中國的奈飛和Disney+?
所以,內容產業(yè)到底如何做線上還是非常有探討空間的一個話題,這里海外有奈飛的萬億市值,有迪斯尼+的大IP入局,也有國內的三大平臺巨額虧損和芒果TV的一枝獨秀,再加上之前前仆后繼的“先看”網絡院線、樂視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