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華為榮耀副總裁吳德周在接受采訪時暗示,日后的千元機全網(wǎng)通和指紋識別將成為標配;另外臨近Google I/O大會,又有消息稱下一代安卓操作系統(tǒng)Android M或?qū)⒃С种讣y識別。
這些都讓我們對手機指紋識別這一話題浮想聯(lián)翩:倘若未來全球數(shù)十億的安卓機都能用上指紋識別,這也真的可以算是手機發(fā)展史的另外一個里程碑了。但是話是這么說,指紋識別的實現(xiàn)乃至普及,實際上還是要靠技術的發(fā)展進步;而且技術要想從實驗室到達普通消費者的手中,還是有更多的路要走。
然而,正如李寧的廣告詞所說:一切皆有可能。指紋識別雖早已有之,但真正與智能手機完美結合,還是要從iPhone的touch ID算起,至今不到兩年;而兩年之內(nèi),已有不少安卓手機用上了指紋識別的功能;至于它往后的發(fā)展,更加值得期待。
Home鍵與安卓手機的糾葛
蘋果總是善于引領智能手機的風潮,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審美上;雖然早在2011年摩托羅拉就推出了指紋識別智能手機ATRIX,但是唯有iPhone的Touch ID出世才讓指紋識別這個概念盡人皆知,并且各大安卓廠商紛紛跟進,也開始在自家的手機上采用指紋識別技術。
然而如果我們暫且拋開指紋識別背后的技術原理、專利和市場的因素,從消費者可以直觀感知的立場去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指紋識別上,iPhone所采用的Home鍵按壓式方案本身就與安卓手機產(chǎn)生了根本的分歧。
從指紋識別在操作上的易用性和便捷性來說,iPhone所采用的Touch ID正面按鍵按壓方案,可謂是最佳選擇。但是iPhone所用方案的提供者是蘋果公司已經(jīng)收購的AuthenTec公司;AuthenTec 是世界領先的PC、無線設備以及訪問控制市場指紋認證傳感器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被蘋果收購后只能為蘋果服務。
當然除了AuthenTec外還有別家的提供商——如國內(nèi)的匯頂——也可以提供類似的解決方案,但是相對而言起步較晚,也相對不太成熟,而且對于安卓手機而言,在本就屈指可數(shù)的指紋識別方案提供商里又少了一個選擇。
另外,這種解決方案對于手機外觀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正面具備一個可以按壓的Home按鍵;這個Home按鍵的存在一方面有技術上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通過此按鍵精確聚焦手指,改善信噪比;另一方面就是通過按壓動作觸發(fā)傳感器以點亮屏幕,從而在用戶那里形成一個合適的操作機制。
而iPhone天生就在正面擁有了一個正圓形的Home按鍵,雖然初期為凹陷狀態(tài)且功能簡單,但是仿佛是蘋果早就預料到有一天會用上Touch ID,一旦技術成熟,就立刻將這個Home按鍵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從而在加入全新技術的同時,又充分保留了iPhone外觀設計上的一致性。
相比之下,急于加入指紋識別的安卓手機就沒有這么有幸運了;由于谷歌在Android 4.0以后的版本上采用了虛擬按鍵,許多安卓手機都沒有在正面設計Home實體按鍵,因而也就無法跟隨iPhone直接采用正面按鍵按壓的指紋識別方案。所以,在指紋識別這一功能的實現(xiàn)上,安卓手機注定要走一條與iPhone殊途同歸的道路。
安卓陣營的妥協(xié)與進擊
iPhone的Touch ID在兩個層面上有示范意義:一個是WHAT,即在智能手機上使用指紋識別這件事情本身;一個是HOW,即如何在智能手機上實現(xiàn)指紋識別的功能。前者已經(jīng)被安卓手機廠商普遍接受,大家都想在自家的手機上使用指紋識別。但是對于如何實現(xiàn),有的選擇了克服種種困難向IPhone前行的道路上不斷靠近,比如三星和魅族;有的則決定另辟蹊徑,采用不同的指紋識別解決方案,比如華為、中興等。我們以下面幾部安卓廠商的手機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三星:三星的Galaxy 系列手機的一個共有的基本特征就是正面下方的扁長的Home鍵;但是這枚按鍵由于形狀和大小的原因,并不足以覆蓋指紋傳感器。于是在2014年推出的兩款機型S5 和note 4上,三星并沒能采用iPhone式的Home按壓式,而是采用了Synaptics& Validity的滑動式方案。但是滑動式指紋識別必須從上向下滑動,當手指劃過傳感器的時候,會對手指進行逐行掃描,這樣就要求你必須固定姿勢,固定方向并且手指覆蓋整個Sensor才可被識別。這些都大大降低了用戶體驗,使得這兩款手機上的指紋識別功能成為雞肋。
不過到了2015年,三星在S6和S6 edge上放棄了上述的滑動式指紋識別方案,采用了與iPhone相類似的Home鍵按壓式指紋識別方案。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三星將原先扁長的Home鍵縮短,同時增加它的上下寬度以容納指紋傳感器。在新的指紋識別方案下,S6的指紋識別效率大大提升,大大增強了用戶體驗;從而助力今年的S6成為大受歡迎的安卓旗艦機。
魅族:魅族的MX系列手機并沒有配置Home按鍵;但是為了使用正面按壓式的指紋識別功能,魅族竟然生生地在MX 4 Pro的正面加入了一個圓角矩形的Home鍵;這種做法雖然飽受爭議,但是所幸這款手機的指紋識別還算靈敏;魅族也算是正式加入指紋識別的陣營。
以上兩家是想方設法地采用Home鍵按壓識別方案,一個選擇了改造Home鍵,一個選擇了無中生有地增加了一個Home鍵。但是還有更多使用虛擬按鍵的安卓手機,采用了其他類型的指紋識別方案。
華為:華為于2014年9月發(fā)布的Mate 7采用了瑞典FPC公司的FPC1020背部觸摸式指紋識別方案。這種方案的最大特征是,將傳感器置于手機后蓋的特定區(qū)域,用戶只需要用手指觸摸解鎖區(qū)域,就能夠進行指紋識別,不需要再正面開口配置Home按鍵。這種方案的好處在于,廠商可以在實現(xiàn)指紋識別的同時保證手機正面屏幕的尺寸大小和正面一體化機身的美觀。目前OPPO N3也采用了這種指紋識別方案。
中興:中興于5月6日發(fā)布的Nubia Z9尊享版也同樣采用了指紋識別;不同的是,Z9 尊享版將指紋識別模塊放在了右側邊框的按鍵上,從而實現(xiàn)了指紋、音量、電源三鍵合一;Z9尊享版之所以如此設計,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增強無邊框帶來的視覺效果和手機整體的一體化效果;這比華為的背面觸摸指紋識別更進了一步。但是由于側邊按鍵的面積大小不一定能夠覆蓋指紋識別感應器的大小,而Z9尊享版的真機還沒有上市,因此這種指紋識別的實際效果有待檢驗。
指紋識別走向何處?
就目前市場上已經(jīng)配備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而言,已經(jīng)在符合人們操作習慣的基礎上涵蓋了手機所有的合適的位置。無論是正面的Home鍵按壓,還是背面的識別區(qū)域觸摸,甚至是側邊的電源按鍵集成,安卓廠商都在努力尋求各種合適的方式來完成指紋識別這個功能的實現(xiàn);慶幸的是,它們通過各種努力做到了。
然而人們對于指紋識別這項技術的探索還遠遠沒有結束;早在去年的9月12日,匯頂科技就發(fā)布了所謂的IFS(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隱藏式指紋識別技術;這項技術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它并不要求手機廠商在手機上配置一個按鍵或者專門的觸控區(qū)域,而是將指紋傳感器隱藏在觸控面板之下;而且這種技術既可以支持玻璃面板,也可以支持藍寶石面板。
如果這種技術足夠成熟,那就很好地保證安卓手機在ID設計上的繼承性,也能夠更好地保證廠商對于一體化機身美感的追求。簡單地說,不用正面Home按鍵,也不需要觸摸后背,用戶以后只需要將手放在屏幕的某個區(qū)域就可以實現(xiàn)指紋識別了。而這項技術對于廠商來說,更是一種提升設計檔次的有效手段。
當然,每一個功能的加入,都要對手機整體的設計或多或少地產(chǎn)生影響;就像魅族為了實現(xiàn)指紋識別而違背了自己一貫堅持的設計原則,在機身正面生生地加入了一個Home鍵;這多少有點不倫不類,但在功能和美感之間,魅族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可以想象的是,即使上述的IFS足夠成熟并且得到了應用,也必然會給廠商帶來一些設計方面的其他問題;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易用性和美觀才是最重要的。
從人們追求美的本性上來看, IFS在未來的手機市場上大有可為;因為目前手機越來越向著窄邊框,甚至無邊框的方向發(fā)展;可以想見的是,在未來的安卓手機上,屏占比會越來越高,不僅左右無邊框已經(jīng)實現(xiàn),就連機身的下巴消失,也不是沒有可能。 若人們真的能夠在享受觸屏手機的那一體化的美感的同時,也能體會充分地感受到指紋識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許人們會對“科技改變生活”這句話有更深的體會吧。
還是那句話:一切皆有可能。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zhuǎn)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