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從來都不缺少耳機制造商,如Beats、森海塞爾、AKG、鐵三角、拜亞動力等國外品牌,新入局者也比比皆是,如前段時間音樂人汪峰創(chuàng)立了耳機品牌FIIL。但真正缺少的是,能為用戶帶來全新體驗的牛掰產品。
各位讀者親們,身處大都市,你肯定曾有過類似困惑:每次去影院或者演唱會上欣賞到的音樂在自己的私下場所就是找不到那種震撼的效果。
我想,如果有一款新型的耳機,讓你體驗到影院中那種音效,你一定不會拒絕。近期,東方酷音研制的CoolhearV1耳機閃亮登場,就是針對此而來。
1、比技術:全球首款全息聲降噪,打破傳統(tǒng)耳機邊界
一款耳機最終是靠音效說話,而要實現(xiàn)音效,最終的決定性因素是技術。
CoolhearV1耳機是南京大學與東方酷音聯(lián)合研制,承載了南大聲學30年的研究成果,是全球首款全息聲降噪耳機。在過去的一年,東方酷音取得了3D聲場還原、空間降噪等兩項技術的國家級發(fā)明專利,而從中國聲學泰斗、南京大學聲學研究所邱小軍教授出任東方酷音CTO就能看出其在技術上的實力。
拋開晦澀的牛掰技術不說,能讓用戶直觀感受到的就是,其以360°全息音頻和ANC有源降噪為主要賣點,能為用戶帶來沉浸其中的3D音效體驗。尤其使用和一些特殊場景,如玩游戲、練習英語聽力、練習瑜伽等。
當然,只有單單一款全息聲降噪的耳機還遠遠不夠,CoolhearV1耳機還適配Coolhear3D播放器,并存有上千首高質量3D歌曲,這樣用戶可以聽到高質量的3D歌曲,還可進行交互,實時體驗聲音的方位變化,對于普通的2D歌曲也可以通過“3D環(huán)繞”功能進行一鍵實時轉換。
當然,有了功能上的亮點之后,還得看顏值和舒適度。畢竟這兩方面也關乎產品的逼格。
親自體驗后,發(fā)現(xiàn)這款耳機有香檳金、皓月銀以及暗夜黑三種配色,比較適合我們這類商務人士,其耳套則比普通耳機耳套大,除了聲學特性更好外,更確保了佩戴的舒適性。用Coolhear首席3D編曲師、知名唱作歌手金志文的話來說,“就是長時間佩戴也可以做到不熱、不暈、不夾頭?!边@對一些發(fā)燒友用戶自然是極好的。
或許我上面說的CoolhearV1耳機的各種體驗都是錯的,至少是不完全對的。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Coolhear已經不單純是一款耳機。
實際上,它已經悄然打破了傳統(tǒng)音樂耳機、游戲耳機的邊界,將觸角伸向VR領域??梢哉f,把它歸結到VR領域更加貼切。
比如,時下眾多頭盔產品中,用戶只需搭配CoolhearV1,就可以隨時隨地觀看360°影視大片,享受真正的視聽盛宴,并且不受外界噪音的干擾。
2、為什么殺入耳機紅海,能否殺出血路?
目前,東方酷音CoolhearV1耳機已經在京東眾籌成功,用戶將很快能夠通過京東商城購買,也可以在JD+智能奶茶館及一些線下門店體驗。
不過,目前耳機領域競爭十分激烈,各大手機配置的耳機會蠶食掉一部分市場,專業(yè)高端的市場又主要被Beats、森海塞爾、AKG、鐵三角、拜亞動力等國外品牌所占據(jù)。與此同時,新入局者也比比皆是。
憑借技術的競爭力,估計東方酷音CoolhearV1耳機能收獲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畢竟,好產品會說話,雖然強敵環(huán)伺,但機會依然存在,就和蘋果一樣,只要產品好,其手機一出,立馬橫掃市場。
核心的問題是,作為后入局者(2014年成立),東方酷音為什么盯上了耳機這一領域。答案就是,市場是如此的誘人,用戶之剛需讓他們不可抗拒。
京東去年“雙十一”的數(shù)據(jù)無疑是最好的作證:當天,京東平臺上耳機銷量為40707條,遠高于平板銷量20388臺,相機銷量為5184臺。如此巨大的銷量背后,是用戶對耳機的真正剛需。
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高品質音樂,特別是對于3D音效的享受將,大大刺激東方酷音這種耳機的銷量。對于國內來說,中國中產階級在崛起,加上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下,隨時隨地對音質的追求,都對東方酷音耳機的市場形成利好。
據(jù)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4-2019年中國耳機市場深度調查與市場競爭態(tài)勢報告》顯示,中國耳機市場發(fā)展較快,年需求量已超過15億副。
整體看來,判斷一個產品有無前途,一般可立足三點:其一,方向,這就和必須知道金山在哪里,才能淘到金;其二,用戶有需求,給用戶使用你的產品一個理由。否則就是閉門造車,自high型,終將掛掉;其三,就是潛在的商業(yè)模式。
在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用耳機來慰藉自己的心靈,給自己一份凈土。東方酷音選擇3D是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用戶也有著剛需。只要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而且還需要具體的市場和運營,這一切難以一蹴而就。目前,其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等到東方酷音CoolhearV1耳機產品正式到達用戶手中,再看其能否最終被用戶所認知、接受,認可吧。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自媒體(自媒體公眾號:laohushuokeji或老胡說科技)你的關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