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稱,全球首款十核處理器聯(lián)發(fā)科X20目前的處境頗為不妙。作為聯(lián)發(fā)科旗下被寄希望與高通驍龍8XX系列對飚的X20處理器,卻有著數(shù)百萬顆尚未出貨,這讓聯(lián)發(fā)科受到較大的清倉壓力。雖然聯(lián)發(fā)科對此一再否認,但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之所以旗艦處理器大量積壓,與國產手機廠商在高端手機這一細分市場的不給力有著直接關系。
雖然高通驍龍8XX系列很好很強大,但卻是搶手貨。為此,國產手機廠商在高端手機市場或者是采用聯(lián)發(fā)科的旗艦處理器——性能還是有些孱弱,或者是自家研發(fā)高端處理器——卻難以滿足需求。從華為到金立,國產高端手機一再遇到銷量較低的尷尬。
“涉足不是立足”國產高端機的尷尬
國產手機廠商此前慣用的低價血拼戰(zhàn)術,在千元機市場獲得空前成功,占據(jù)了國內手機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因為國產手機廠商在供應鏈上的弱勢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它們以沖量賺取利潤的方式愈發(fā)走到最逼仄的角落。利潤貼地飛行的現(xiàn)實,逼迫其向利潤更高的高端市場不斷發(fā)起沖擊。
尤其是從去年至今,國產手機廠商明顯放緩了千元機的更新頻率,將研發(fā)、生產、營銷的目標對準高端機型。華為、OPPO、vivo、小米、魅族、金立等,依據(jù)自身品牌溢價能力、硬件配置、系統(tǒng)等不同,推出覆蓋2500元—4500元之間的國產高端機。也就是說,涉足高端手機市場,是幾乎所有國產手機廠商卯足了勁兒在做的事。
但可惜的是,涉足≠立足。雖然國產高端機機型眾多,但市場占有率始終難以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季增速僅為4%,而驅動增長的主要是售價為100-199美元(約合690-1372元)和300-399美元(約合2069-2751元)價位的智能機。而蘋果在高端市場依舊保有近80%的恐怖份額,銷量前十名的機型中iPhone占據(jù)了五個名額。華為三款Mate9機型占據(jù)12.2%的市場份額,Vivo的Xplay6占據(jù)4.2%的市場份額,除了它們,國產高端手機再無一進榜。
第一季高端機銷量TOP 10
國產高端機材質、體驗都不錯 為何銷量始終上不去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的國產高端機與蘋果iPhone、三星Galaxy系列的差距,已經不再是有著天壤之別。在材質上,國產高端機基本上也是用了當下頂級的材質,配合人體工程學等,有著一流的外形和手感;在配置上,雖然不乏用聯(lián)發(fā)科旗艦處理器的機型,但很多也是采用高通驍龍8XX系列,而且在RAM上也有著著極大進步,很多國產高端機都是6GB RAM起步;在體驗上,國產手機廠商自己優(yōu)化的系統(tǒng)、更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功能等,都帶來不錯的體驗……
但就算是國產高端機有了如此大的進步,但銷量卻始終上不去。拋開所謂的品牌來看,國產高端機難以提升銷量關鍵在于沒有解決“高配”真正用途這一痛點。一直以來,國產高端機還是在扮演追隨者的腳步,更像是高配的結合體,并沒有為了創(chuàng)新而去將“高配”的用途真正清晰地延展開去。
蘋果iPhone推出指紋識別,是為了布局支付領域,3D Touch則是強化應用與硬件之間的聯(lián)系;三星Galaxy擴大存儲空間,是為了配合高清攝像頭拍攝的照片、視頻占據(jù)越來越多的空間……但在這些應用級拓展上,國產高端機只是懵懵懂懂地追隨,并未帶來真正的創(chuàng)新,也就不能真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畢竟,消費者愈發(fā)理智,他們花高價買來的,并不僅僅是想要“高配”的噱頭。
高端機需從本質拉開與低端機差距在“應用領域”更為激進地拓展
國產千元機的全面爆發(fā),在于能夠讓消費者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流暢的智能手機體驗,滿足基本的移動通信、社交、娛樂、工作等需求。換句話說,其實千元機已經具備了智能手機幾乎所有的主流素質。而之所以高端機依然有市場,就在于消費者渴望從高端機身上品嘗到不一樣的體驗。
除了品牌帶來的屬性外,消費者對高端機的要求從高配已經向多元應用等方向轉移。為此,高端機要從本質上拉開與低端機的差距。不僅要在硬件、材質、外形等層面實現(xiàn)碾壓,更要在“應用領域”更為激進的拓展。如果能讓消費者感到花4000元去買部國產高端機也物超所值,那國產手機廠商離全面制霸也就不遠了。(科技新發(fā)現(xiàn) 康斯坦丁/文)微信:khxx-wk
科技新發(fā)現(xiàn)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