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使用手機拍照的場景要比相機多得多,用手機拍照已經成為用戶的一種習慣,隨著日常拍攝攝影需求的增多,喜愛自拍、美食、美景拍攝的人越來越多,相對于還要照片導出的相機來說,即拍即傳即分享的手機顯得更加方便,不過,往往有很多普通用戶覺得拍照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調整拍照參數,普通用戶經常覺得只有攝影大師才能夠自如的調整各種拍照參數,其實筆者告訴你,你與攝影大師只有一部華為Mate 10 Pro的距離。
麒麟970創(chuàng)造性地集成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AI運算能力相比四個Cortex-A73核心有大約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2的優(yōu)勢,可以大幅提升手機在圖像識別、語音交互、智能拍照等方面的能力,為AI技術在應用領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而在拍照方面,更是成為業(yè)界首款具備AI拍照實力的手機。
得益于搭載的麒麟970處理器,華為Mate 10 系列率先提出了AI拍照的概念,比如通過識別出圖片中人物的頭發(fā)、衣服、植物邊角,在邊緣虛化上也好于上代產品,相對更加精準、自然。其加入了AI慧眼識物功能,能夠自動識別拍攝的主體和環(huán)境,目前華為Mate 10 Pro可以識別出13種主體和環(huán)境,包括了藍天、花朵、綠植、海灘、日出/日落、舞臺、食物、文字、夜景、雪景、貓、狗、人像這些場景。而在拍照參數上,華為Mate 10 Pro采用了全新一代萊卡雙攝,2000萬黑白+1200萬彩色雙鏡頭均擁有f/1.6的大光圈,可以說在參數上又有了一次大升級。
華為Mate 10 Pro引入的人工智能拍照技術,讓手機通過1億張的圖像識別已經可以判斷相應的照片主題,攝像頭可以理解照片主題是什么,自動進行相應的調整,幫助用戶輕松拍攝最佳照片。通過這項技術,手機從以往單調執(zhí)行操作命令的硬件,變得更為“聰明”,提前對用戶拍照的場景進行預判,從而調節(jié)攝像頭參數,以得到更好的照片。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你打開相機對準想要拍攝的物體(或場景)在按下快門之前的時間里。
之所以說用華為Mate 10 Pro能夠拍出大師級水準的照片,這其中還有華為對各種模式參數調教的功勞,其實說到底還是AI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體驗上的根本性改變,比如華為Mate 10 Pro在解析力、動態(tài)范圍、色彩還原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關村進行的測試中,華為Mate 10 Pro在白平衡方面達到了史無前例的0誤差,這其實也正如此前DXO對于華為Mate 10 Pro的評語一樣:Mate 10 Pro拍照的曝光性能非常出色,即便是復雜的高對比場景,陰影和高光位置的細節(jié)都能完整保留;在室內柔和光下,也能拍出溫和舒適的背景虛化效果;同時,白平衡、自動對焦和、噪點控制等方面也非常優(yōu)秀。那么,外媒給出華為Mate 10 Pro的100分評分也就不奇怪了。
有這么強大的拍照手機,拿起Mate 10 Pro調整到自動模式,在拍攝時,AI相機可以實時對拍攝的場景或者物體進行識別,并進行智能相機參數設置和畫面優(yōu)化。用戶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秒變專業(yè)的攝影大師。
如上這張樣張,近處的綠樹,中景的湖泊,還有皚皚白雪的雪山,以及更遠處的藍天白云,讓整幅照片層次分明,色彩豐富,拍出來的效果可以說絲毫不遜色于單反。
即便是在面對復雜色彩的場景,華為Mate 10 Pro的AI智慧識物,依然能夠對焦準確,畫面不僅清晰干凈,而且對比度、曝光度等參數都恰到好處,使照片呈現出專業(yè)大片感。
總體來說,華為Mate 10 Pro是一款擁有高顏值外觀、諸多方便實用的商務功能、擁有旗艦級手機的硬件配置,特別是擁有AI徠卡雙攝帶來的拍照體驗的直線上升,這樣一款讓你瞬間成為攝影大師的手機,你會喜歡嗎?
- 《GTA 6》或許已經可以試玩,但需等待完善,揭示游戲品質究竟如何
- ChatGPT新功能: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復雜信息查詢與分析成AI新挑戰(zhàn)
- 三星財報不及預期,2024年Q4營收3774億,前景堪憂
- 華為AR構圖引擎引爆駕駛新體驗:駕駛不再單調,科技讓駕駛更有趣!
- 2025年春節(jié)檔戰(zhàn)火紛飛,哪吒歸來破70億,新星崛起成最大贏家
- AI犯罪抬頭,韓國投資巨額研發(fā)新系統(tǒng)應對深度偽造威脅
- 微信員工揭秘:微信視頻通話并非人人效果不同,卻有輕度美顏,真實不虛
- DeepSeek沖擊波:英偉達市值一周縮水5520億美元,科技巨頭面臨市場變革?
- 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撞機事故調查揭新篇章:數據揭示真相
- 騰訊云NodeJS SDK打包體積過大引發(fā)熱議,官方致歉并承諾后續(xù)優(yōu)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