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是免職還是退休?
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后,董明珠在一個活動現(xiàn)場致辭
封面新聞記者 王國平
董明珠已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僅在格力電器任職。
此前網上曾流傳《關于董明珠同志免職的通知》,珠海市國資委下午證實《通知》屬實。
根據(jù)該《通知》,珠海市國資委在10月18日對格力集團董事會發(fā)出了通知:“免去董明珠同志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
目前,董明珠僅為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兼總裁和法定代表人。
在擔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期間,董明珠曾掐架雷軍,發(fā)出“10億賭約”;還推出“格力手機”,并將自己的頭像作為開機畫面,宣稱格力手機“供不應求”。
在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后,62歲的董明珠再次跨界準備進軍汽車行業(yè),并在股東大會上因為議案沒有通過而炮轟股東。這些行事作風,都深深打上“董氏風格”的烙印。
格力官網已改變稱呼
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在格力官網上發(fā)現(xiàn),在10月25日,一篇題為《道同為謀 英雄惜英雄 董明珠、魏銀倉責任言論博喝彩》新聞稿中,董明珠的身份已是“女企業(yè)家、格力電器董事長”,報道中還配發(fā)了董明珠現(xiàn)場致辭的照片。
11月8日,在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邁向中高端”的一個論壇上,董明珠出席的身份也是“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資料顯示,董明珠1990年進入格力做業(yè)務經理,1994年開始相繼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部部長、副總經理、副董事長,2007年,她出任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2012年5月,格力電器創(chuàng)始人朱江洪徹底退休,由董明珠接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
免職還是退休?
記者注意到,董明珠出生于1954年8月,今年已經62歲。
此前,中組部和國資委曾對央企做出過規(guī)定,一般來說,央企領導退休年齡是60周歲,視情況可以放寬至63周歲。
在具體操作層面來說,地方國企也會參照這一規(guī)定。按照這一標準,董明珠已屬放寬任職年限。
另外,廣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監(jiān)察廳、省國資委去年曾聯(lián)合下發(fā)《廉潔自律準則》,其中規(guī)定,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離退休時(包括免職后暫不辦理離退休手續(xù)的人員),其在職時所任職務與兼任職務應一并免除。
而董明珠此前在格力也有多個兼職,既是格力集團董事長,又是下屬企業(yè)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傮w來看,董明珠此次職務調整和中央以及廣東地方有關國企領導任職的相關規(guī)定吻合。
前不久剛剛向股東發(fā)飆
在免職通知下發(fā)10天后,在10月28日的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向股東“發(fā)飆”?!?/p>
有媒體報道,董明珠發(fā)飆的表面原因是,進門沒得到掌聲,這還是她“唯一一次”遇到。于是,當著一百多號人,在回答股東提問環(huán)節(jié),董明珠怒斥中小股東:格力沒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能把我怎么樣?
現(xiàn)場有投資人形容董明珠是已經“出離憤怒”了。有參加股東大會的網友在股吧留言:董總剛進來大家并沒掌聲,后又進出幾次才坐下來,也沒有掌聲。
不過媒體也報道稱,董明珠發(fā)飆的原因并非是進門沒有掌聲,臨時股東大會上,幾個董明珠非??粗氐淖h案沒有通過。
- 《GTA 6》或許已經可以試玩,但需等待完善,揭示游戲品質究竟如何
- ChatGPT新功能: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復雜信息查詢與分析成AI新挑戰(zhàn)
- 三星財報不及預期,2024年Q4營收3774億,前景堪憂
- 華為AR構圖引擎引爆駕駛新體驗:駕駛不再單調,科技讓駕駛更有趣!
- 2025年春節(jié)檔戰(zhàn)火紛飛,哪吒歸來破70億,新星崛起成最大贏家
- AI犯罪抬頭,韓國投資巨額研發(fā)新系統(tǒng)應對深度偽造威脅
- 微信員工揭秘:微信視頻通話并非人人效果不同,卻有輕度美顏,真實不虛
- DeepSeek沖擊波:英偉達市值一周縮水5520億美元,科技巨頭面臨市場變革?
- 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撞機事故調查揭新篇章:數(shù)據(jù)揭示真相
- 騰訊云NodeJS SDK打包體積過大引發(fā)熱議,官方致歉并承諾后續(xù)優(yōu)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