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wǎng)·極客觀察(小刀)9月18日 多年來,AMD一直與英特爾爭斗不休,誰得到,另一家就要失去。對于AMD來說,最大的競爭風險就是英特爾。英特爾一直是CPU市場的主導者,占有90%以上的市場,技術有優(yōu)勢,利潤率更高,經(jīng)濟資源更豐厚。
雖然AMD慢慢從英特爾手中奪回一些市場,但英特爾的份額仍然超過80%。在SEC文件中,AMD提到幾個將會影響營收和利潤增長的風險因素,當中有一個就是“有效的產品執(zhí)行”。
有效的產品執(zhí)行
產品執(zhí)行分成幾個階段,開發(fā)、驗證產品是否合格、出貨。聽起來簡單,但挑戰(zhàn)重重。例如,在開發(fā)階段,公司必須確保產品性能出色,而且價格是消費者愿意接受的。一旦產品開發(fā)完畢,還要驗證產品是否合格,也就是說要保證產品能夠融入客戶的系統(tǒng),這個過程相當漫長。
多年來,AMD在這些方面做得不好,導致產品一再推遲,錯過需求周期?,F(xiàn)在形勢好轉。在過去3個月,AMD推出7納米CPU,得到大客戶認可。再看英特爾,它卡在14納米無法前進。在開發(fā)10納米芯片并驗證產品是否合格時,英特爾延遲了3年。
今年英特爾不會推出10納米芯片
雖然英特爾推出了10納米Ice Lake移動芯片,但2019年不會推出其它10納米芯片。換言之,在桌面及服務器市場,英特爾將會錯過2019年需求循環(huán)。通過比較芯片的性能,英特爾努力向大家證明自己仍是性能領導者。
英特爾是如何測試的?我們先要了解一下有什么因素影響CPU性能。CPU是計算機的大腦,它處理數(shù)據(jù),控制系統(tǒng)中的其它設備。評估CPU的性能高低,最好的指標是IPC(每個時鐘周期完成的指令條數(shù))、時鐘頻率(每秒循環(huán)數(shù))、能耗。還有一些因素影響CPU性能,比如內核數(shù)量、處理技術、多線程、內存帶寬,等等。
CPU性能對比
在2019年Gamescom上,英特爾發(fā)布一組幻燈片,將AMD 7納米Ryzen 9 3900X和英特爾14納米Core i7-9700K、i9-9900K對比。當時英特爾用16款視頻游戲測試,還用真實環(huán)境中的各種應用進行測試。
例如,它用SYSMark測試CPU的生產效率、創(chuàng)作能力和響應速度,測試時CPU會運行一些桌面應用,比如微軟Office。用MobileMark測試上網(wǎng)能力。用WebXPRT測試Web應用處理能力,比如增強圖片、給股票期權定價。
經(jīng)過一番測試,英特爾得出這樣的結論:在16款游戲中,運行其中14款時,英特爾CPU的性能與AMD不相上下甚至更好。運行真實世界的應用程序時,英特爾CPU比Ryzen更好。
英特爾高管Troy Severson指出:“老實說,AMD做得很不錯,縮小了差距,但在游戲領域,我們的CPU仍然擁有最強性能,我們會繼續(xù)占據(jù)優(yōu)勢?!?/p>
到底誰落后了
TechRadar、PCGamesN對英特爾的說法并不認可,它們認為幻燈片有許多“灰色地帶”,解釋不清楚。
首先,英特爾將Core i7-9700K和Ryzen 9 3700X拿來對比,做的是主流PC任務。這些CPU是給狂熱者用的,他們需要超強計算力。用Cinebench 測試才準確,它能測出系統(tǒng)的原始性能。
其次,Ryzen和Core機器的配置是怎樣的,英特爾沒有說。只要改變一下內存,也會讓系統(tǒng)的性能大不相同。
再次,英特爾說在16款游戲中,有14款自己的CPU表現(xiàn)和AMD一樣好,甚至更好,但英特爾沒有說哪些游戲成績相當。
最后,AMD Ryzen 9 3700X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支持PCIE 4.0,對于這些英特爾只字未提。
PCGamesN在文章中指出,Ryzen 9 3700X和Core i9-9900K的價格大約都是500美元,但AMD CPU有12個內核,英特爾只有8個。內核越多,整體性能越強,效率越高。
誰有增長潛力
英特爾約有75%的營收來自PC、服務器CPU,一旦CPU需求減少,英特爾的利潤就會受到?jīng)_擊。在此種環(huán)境下,英特爾可以推出新產品,抬高ASP,從而增加營收。另外,英特爾還可以奪取更多市場,增加銷量,這樣也可以提高營收。
雖然英特爾已經(jīng)推出10納米Ice Lake移動CPU,但2019年不會再推出其它10納米芯片。AMD的威脅擴大,英特爾面臨價格壓力。目前AMD芯片的性價比比英特爾CPU更高。不論是在PC還是在服務器市場,AMD都將從英特爾手中奪走份額。
AMD CEO暗示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更多新品。分析師預計AMD將會推出低端7納米Ryzen 3桌面CPU、Ryzen Mobile CPU和Ryzen Threadripper。這三款新品將會提升AMD CPU的ASP,幫AMD奪取更多市場份額。
- DeepSeek新AI模型有多震撼?外媒:相當于30美元iPhone降臨
- GSMA報告:歐洲5G普及率落后,需加速監(jiān)管政策改革
- CES2025盤點:AI“吞噬”一切,中企無處不在
- 新聞摘要頻繁“翻車”,蘋果AI遠未成熟
- 谷歌組建新AI團隊開發(fā)“世界模型”:通往AGI的關鍵路徑
- 英偉達最親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價大跌,對AI產業(yè)影響幾何?
- 請回答MBBF 2024:關于移動AI時代的一切
- 高通ARM爭的是什么?定制設計威脅到ARM生命線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爾和美國都陷入了掙扎
- 訊飛星火與華為數(shù)據(jù)存儲強強聯(lián)手,“以存強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飆升30%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