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u回升,但流量經營已死

在不久前發(fā)布的中國移動2017年中期報告中似乎釋放出很多積極的信號,如,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實現(xiàn)營運收入人民幣38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上半年凈利潤6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這好像在顯示中國移動處于穩(wěn)步增長狀態(tài)。

其中有一個數據很值得關注,arpu,中國移動2017上半年整體arpu為62.2元,較2016年同期61.5元,上升了0.7元。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中國移動第一次實現(xiàn)arpu同期的正向增長,要知道,從2004年開始,中國移動arpu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十幾年連續(xù)下跌,要知道,2004年中國移動簽約用戶的arpu值高達167元,預付費用戶則為56元。

arpu增長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arpu指的是平均每個電信用戶每月創(chuàng)造的業(yè)務收入和經濟效益,它是衡量運營商營運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幾年運營商一直高喊的流量經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拯救每況日下的arpu。

那現(xiàn)在arpu實現(xiàn)增長了,是不是就說明運營商的流量經營取得如期的成效了?

不是,情況可能更加的糟糕。

過去十幾年間,以語音為收入主體的時代里,客戶arpu持續(xù)下滑,這說明語音業(yè)務價值一直在下跌,為什么呢?是不是因為運營商經營不善導致的呢?不是,這跟經營策略無關,這可以用新技術價值曲線來理解,當一項新技術投入市場應用,最開始時的溢價空間是最大的,然后逐步下跌,這是很正常的,舉個例子說,一臺手機永遠是剛上市的時候售價最貴,現(xiàn)在iphone5花500塊錢就能買到了,而其剛上市時則高達5、6000元。

語音,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新技術,在固定電話的時代里,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移動通話對客戶來說是一種吸引力極大的新技術手段,客戶愿意為之付出更多,arpu處于較高的水平。而當移動通話不再新鮮,逐漸成為主流,同質競爭加劇,價格下跌是很正常的事情,arpu開始下滑。那為什么中國移動能在語音時代實現(xiàn)十年輝煌呢?答案是中國的人口紅利,用戶的規(guī)模增長讓單個客戶價值的下滑顯得沒那么重要。事實上,中國大部分大企業(yè)的發(fā)展都不是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的,而是通過用戶增長來驅動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高速發(fā)展能掩蓋一切問題,一旦用戶規(guī)模陷入滯漲狀態(tài),用戶價值的問題就馬上凸顯出來了。

進入流量時代,流量相比語音而言是一種新技術,運營商非常重視流量經營,其目的不是簡單地用流量取代語音成為收入的主體,而是想讓流量發(fā)揮更大的價值。流量相比語音成為運營商新發(fā)展階段的一種新技術,它能獲得最大的價值就是在其投入市場應用的最開始階段。從國外的情況看,美國、韓國運營商通過流量經營,扭轉了客戶arpu下滑趨勢,尤其是韓國運營商,借助4G商用,升級流量業(yè)務和服務,流量收入的增長不但彌補了語音收入的下降,還實現(xiàn)了arpu止跌回升。

中國移動的情況似乎也類似,我們看到2014年中國移動4G用戶arpu值是普通用戶的3倍,超過100元,中國移動當前也實現(xiàn)了arpu的止跌回升。但中國的整體市場環(huán)境和美國、韓國市場不完全一樣,我們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GDP增速、通貨膨脹率明顯高于發(fā)達國家,而且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所以,“止跌回升”對歐美日韓運營商來說是挑戰(zhàn)目標,對中國移動來說則只是基本目標,4G流量應該要實現(xiàn)更大的拉動作用,在這一點上,中國移動做得遠遠不夠。

當前對流量經營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移動的4G流量價值下跌得太快了,2014年4G用戶arpu為 91.5,到了2015年則降為84.55元,到了2016年則降為74.4元,而到了2017年中,4G用戶arpu已跌至71.2元,持續(xù)保持兩位數的下跌趨勢,與全網用戶的平均arpu已經相差不幾。中國移動解釋說“隨著規(guī)模增加,平均費用下降是必然趨勢”,好像言之成理,但這樣的解釋基本忽略了4G流量作為新進市場的技術所帶來的技術紅利,也側面證實過去幾年的流量經營策略破產,這種解釋的邏輯是這樣的——

為什么14、15年4G用戶的arpu高于普通用戶?這只能說明原來高arpu用戶更早一步升級到4G而已,他原本arpu就是100元,現(xiàn)在仍然是100元。而過去arpu為40元的用戶逐漸加入4G后arpu依然為40元,所以4G用戶arpu逐漸下降。中國移動的解釋邏輯就是這樣,很合理,是吧?

但是,這也證明了我們耗費大量精力的流量經營沒有在客戶價值提升上起到任何作用!

4G用戶價值下跌得過快,這樣會有什么惡果呢?當前中國移動的增長基本上都是靠4G流量來拉動的,一旦這種拉動力消失了,中國移動的發(fā)展將停滯。而這種拉動力正在消失:一方面是4G的發(fā)展窗口期消失了,電信、聯(lián)通已經憑借鐵塔共享的方式快步追趕上來,三方進入到同質競爭,只能血拼價格。另一方面,隨著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和逐步普及,中國移動的流量彈性逐漸消失,后面只能一路向下,因為不限流量套餐當前定價一般仍高于平均arpu,所以中國移動有可能還有迎來一波arpu的增長期,但不限流量套餐對中國移動乃至三家運營商而言都可謂是殺雞取卵之舉,急功近利的運營商正在快速地透支著自己的未來。我相信,隨著競爭的加劇,不限流量套餐定價將很快低于當前arpu,然后arpu將反轉向下,一路走低。

中國移動也許會說,我們的未來不是全在流量上,我們還有數字化服務。但是,年中報是這樣寫的——“2017年上半年,公司保持穩(wěn)定增長,實現(xiàn)營運收入人民幣3,8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通信服務收入3479.5億元,增幅達到6.9%,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庇袥]有發(fā)現(xiàn)?沒有提數字化服務收入的情況,我把公布的業(yè)績報告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真的沒有提到數字化服務收入增長情況,為什么呢?注意看前面兩個數字的增長率,總的營收增長了5%,其中占比90%的通信服務收入增長了6.9%,可想而知,剩下的“數字化服務收入”拖了多大的后腿啊。

接下來,我們可能仍能看見一波arpu的增長,但是流量經營已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9-25
arpu回升,但流量經營已死
在不久前發(fā)布的中國移動2017年中期報告中似乎釋放出很多積極的信號,如,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實現(xiàn)營運收入人民幣38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 0%,上半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