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艾斯)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寬帶接入和家庭網絡副總裁Jeff Heynen在一篇最新博客文章中指出,行業(yè)對25GS-PON日益增長的興趣,推動這家研究公司提高了市場預測。他表示,XGS-PON將成為住宅FTTH網絡的主導技術,而25G-PON將被運營商戰(zhàn)略性地用于高端住宅服務、企業(yè)、園區(qū)環(huán)境、接入網聚合和批發(fā)網絡連接服務。
以下為這篇博客的主要內容:
運營商對使用PON技術為企業(yè)客戶提供傳統以太網服務的替代方案越來越感興趣,因此越來越多支持25GS-PON的OLT端口被部署到服務提供商的網絡當中。由于25GS-PON端口總數的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端口將用于提供企業(yè)和租用線路服務的共識,我們提高了對25GS-PON設備收入的預測(同時包括OLT端口和ONT)。
在我們7月份發(fā)布的最新預測中,我們將2022-2025年全球25GS-PON設備的累計收入從3.15億美元提高到5.88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北美和西歐市場。雖然這一增長本身就很顯著,但重要的是,同一時期XGS-PON設備的累計支出將輕松達到77億美元。但XGS-PON將成為住宅FTTH網絡的主導技術,而25G-PON將被運營商戰(zhàn)略性地用于高端住宅服務、企業(yè)、園區(qū)環(huán)境、接入網聚合和批發(fā)連接。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共有55萬個支持25Gbps的OLT端口已交付市場,主要通過組合卡和光器件實現,這些組合卡和光器件可通過相同硬件并使用相同的ODN支持2.5Gbps GPON、XGS-PON和25GS-PON。如果我們假設運營商平均每個季度購買10萬-20萬個支持25Gbps的OLT端口,那么到2023年底,支持25Gbps的OLT端口出貨量將超過100萬。如果這種增長量保持下去,到2025年,服務提供商將購買超過200萬個支持25Gbps的OLT端口。此外,我們假設這些端口總數中只有較低的個位數百分比用于提供企業(yè)服務。潛在的最終結果是大約有50萬-70萬個OLT端口用于企業(yè)、批發(fā)服務和移動傳輸服務當中。
這是25GS-PON背后相對溫和的策略:最終將PON技術的適用性擴展到住宅網絡之外。盡管供應商和運營商對此進行了多年的討論,但我們終于看到許多運營商已將PON作為一種網絡扁平化技術,將其應用于住宅、企業(yè)、移動傳輸和批發(fā)網絡。雖然確實有運營商使用GPON進行移動回傳和企業(yè)級互聯網接入的實例,但這些用例相對有限。XGS-PON和25GS-PON的結合首次為運營商提供了所需的靈活性,使其能夠在共享基礎設施中應對許多客戶和應用的需求。雖然一些運營商設想在這些用例之間共享ODN,但也有其他一些運營商出于對安全性和明顯不同的SLA的考慮,更傾向于分離其ODN。盡管如此,超越XGS-PON的PON技術已經成為圍繞簡化接入網和邊緣網絡連接的更廣泛討論的核心組成部分。
盡管ITU已經確定G.hsp.50pmd規(guī)范中定義的單通道50G PON是其將繼續(xù)推進的下一代技術,但PON用例的增加,以及對超出XGS-PON能力的額外速度的用例需求,為25GS PON作為運營商工具箱中潛在的重要工具打開了大門。目前光纖建設的強度和解決新用例的需求導致許多運營商迫不及待地等待50G PON完全標準化、測試和產品化。因此,包括寬帶論壇(Broadband Forum)在內的其他行業(yè)標準組織正在研究25GS-PON,并考慮為該技術開發(fā)測試和互操作性標準。
雖然標準組織傳統上定義了采用哪些技術,以及在某些情況下運營商會傾向于選擇首選技術。這些選擇通常不會違背標準組織的建議或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相反,它們滿足了更直接的內部需求,而這些需求與標準組織和參與的設備供應商定義的擬議標準化、認證和產品可用性時間表不一致。
包括AT&T、BT Openreach、康卡斯特(Comcast)和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在內的大型運營商,在過去幾年里也變得更加習慣于定義標準,并通過其他行業(yè)組織(如ONF和寬帶論壇)推動這些標準。這些運營商清楚他們具備規(guī)模、市場潛力,最重要的是,他們擁有內部技術和產品開發(fā)工程團隊來推動標準,從而影響現有設備供應商的產品路線圖。
這似乎就是25GS-PON正在發(fā)生的情況。越來越多的服務提供商參與了25GS-PON MSA,他們對PON技術的選擇達成了普遍共識:眼下在大部分住宅FTTH部署中使用GPON和XGS-PON,然后在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地方使用相同的設備和ODN添加25GS-PON。
這一策略與過去看到的其他接入技術策略和部署模型沒有什么不同。從ADSL到ADSL2+,從VDSL到G.fast,從GPON到XGS-PON,寬帶接入網處于不斷升級的狀態(tài)。碰巧的是,它們現在正在被擴展以支持其他用例和其他終端客戶。PON市場也一直提供不同的技術選擇,以滿足每個運營商獨特的用例需求和競爭動態(tài)。事實證明,這種靈活性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寬帶環(huán)境中是特別有益的,在這種環(huán)境中,每個運營商在光纖部署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起點,但在獲取用戶和創(chuàng)收方面可能有相似的目標。在這種環(huán)境下,許多運營商明確表示,當他們需要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時,根本無法等待一項待有前途的技術。因此,供應商生態(tài)系統再次做出了回應,提供了可以引導他們走上成功之路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