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達豐等多家領先運營商搶占5G-A風口,新一輪競賽一觸即發(fā)

1月16日專稿(蔣均牧)如果要評選2023年的行業(yè)熱詞,5G-Advanced(5G-A)必然榜上有名——即將凍結的3GPP標準、通往6G路上的技術升級需求,加上全產業(yè)鏈所期望的業(yè)務創(chuàng)新與拓展,使之成為了一個確定性的未來。

“無線發(fā)展,頻譜為基”,在前不久圓滿閉幕的2023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23)上,6GHz頻段成功通過IMT標識,為5G進一步繁榮和5G-A時代的到來提供更多頻譜、積蓄更多動能。而在此之前,以沃達豐為代表的一些領先運營商就已圍繞6GHz頻譜展開測試,以在加速邁向5G-A的新競賽中取得先發(fā)優(yōu)勢。

從標準到頻譜、從技術到產業(yè)生態(tài)……隨著方方面面準備就緒,5G-A萬事具備,只待商用發(fā)令槍響。

沃達豐成功測試6Hz,支持向5G-A演進

2023年10月,沃達豐宣布它已成功測試了6GHz頻譜,沃達豐西班牙公司的工程師們利用調諧到歐洲國家預期6Hz頻段的智能手機,實現了最高達5Gbps的下行速率,約為現有網絡能力的兩倍,同時在不同的室內位置平均達到2Gbps的下行速率,從事實上開啟了5G-A進程。

測試中,6GHz設備被安裝在馬德里的一個現有5G站點上,覆蓋沃達豐的園區(qū)和周邊地區(qū),所使用的帶寬達到200MHz,大約是目前5G服務的兩倍。測試證明,6GHz作為IMT頻段使用,可改善室內和室外區(qū)域的移動服務質量、避免帶寬需求飆升導致的移動容量緊張,并為向5G-A演進提供支持,確保消費者和企業(yè)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獲得更快、更可靠的服務。

沃達豐首席網絡官阿爾貝托·里佩皮(Alberto Rippi)表示:“如果沒有公平和均衡的6GHz頻譜分配,全球移動用戶可能在短短五年內面臨重大的容量短缺。更多的5G頻譜將推動企業(yè)和公共部門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并支持歐盟委員會的雄心,即在2030年之前,所有人口密集地區(qū)都能實現快速連接。”

GSMA曾多次發(fā)出呼吁,指出要充分釋放5G的潛力,移動行業(yè)需要擁有2GHz的可用中頻頻譜。6GHz是繼C-band之后又一個連續(xù)大帶寬的“黃金頻譜”(1.2GHz),可兼顧帶寬、時延、移動性等需求,且具有實現與當下5G網絡相當的覆蓋水平的潛力,這意味著可以在現有的移動站點上低成本、高效地實施部署。

各方面準備就緒,5G-A蓄勢待發(fā)

移動通信技術進步往往以十年為一個代際周期,且都在第五年左右出現技術分水嶺。如今5G賽程即將過半,而6G又距離我們尚遠,亟需上馬5G-A以增強能力、彌補不足,并為下一代技術探路并提前培育相關產業(yè)要素。以6GHz頻段成功通過IMT標識為標志,不難發(fā)現業(yè)界已在各個方面為5G-A的到來做好了準備,規(guī)模商用蓄勢待發(fā)。

標準上,2024年年中,5G-A首個協(xié)議標準Rel-18就將凍結,具備正式商用的條件。頻譜上,各國政府和監(jiān)管機構正在積極制定5G-A相關頻譜政策,例如毫米波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近百個運營商得到分配,且在意大利、香港等市場啟動商用;6GHz驗證已在多地展開,我國更是于2023年6月率先將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頻段頻段劃分用于IMT(含5G/6G)系統(tǒng);一系列Sub-6GHz頻譜重耕亦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技術上,5G-A各項關鍵技術已在全球多家運營商的網絡中得到了驗證,驗證結果符合預期。例如在中國,IMT-2020牽頭華為、中興、愛立信等多家廠商完成了系列化5G-A技術測試,包括高低頻載波聚合、多頻段服務小區(qū)(MBSC)、靈活頻譜接入(FSA)、分層QoS等多項關鍵技術。生態(tài)上,業(yè)內有多家主流芯片廠商推出了5G-A硬件就緒的芯片,CPE等形態(tài)的5G-A終端也已成熟,且跨越體驗和生態(tài)拐點的裸眼3D和XR高中低終端齊備。

業(yè)務上,在聯(lián)接“人、家、物、車、行業(yè)”等方面,業(yè)務場景和商業(yè)價值已逐步清晰,預計將在2024年進一步成熟。例如5G-A能夠更好地支持體驗計費套餐以及裸眼3D/XR等沉浸式業(yè)務,為運營商帶來新的收入;能夠帶來更好的家寬體驗,支持運營商發(fā)放更高速率的套餐;可支持全場景的物聯(lián)技術,從“物超人”邁向應聯(lián)盡聯(lián);可支持更多車聯(lián)場景,使能高可靠智慧交通;可實現PLC級別的工業(yè)控制,低時延、高可靠等能力已在產線得到驗證。產品上,華為也已發(fā)布了業(yè)界首個5G-A全場景、全系列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向5G-A高效平滑演進。

運營商紛紛投身,搶占5G-A風口

沃達豐的行動并非個案,從2023年初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MWC 2023)期間19家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加入GSMA牽頭成立的“5G未來社區(qū)”,到6月底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S 2023)期間9家運營商宣布加入“5G-A先鋒運營商計劃”,再到10月份第十四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 2023)期間13家運營商聯(lián)合發(fā)布首波5G-A網絡,可以看到部署5G-A的熱情日益高漲,并迅速由產業(yè)共識進入落地階段。

在中東地區(qū),多家運營商與領先廠商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已展開一系列布局和測試來推進5G-A商業(yè)化進程。2023年12月的第17屆《電信評論(Telecom Review)》領袖峰會期間,來自國際電聯(lián)、du、etisalat by e&、卡塔爾Ooredoo、阿曼沃達豐、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權威組織和領先企業(yè)的專家代表們分享了各自的5G-A項目、規(guī)劃和藍圖,并共同宣告中東5G-A元年的開啟。

在歐洲,德國電信于2023年9月宣布,通過在已商用的3.6GHz頻段頻譜基礎上疊加400MHz 6GHz頻譜,實現了超過12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12月份,芬蘭運營商DNA在赫爾辛基總部召開發(fā)布會,展示了歐洲首個基于現網的5G-A技術應用,經測試下行速率突破10Gbps大關,并演示了無源物聯(lián)(Passive IoT)功能,吹響歐洲5G-A沖鋒號。

在我國,三大運營商已在北京、浙江、上海、廣東等多地,啟動了裸眼3D、物聯(lián)、車聯(lián)、低空等多樣化的5G-A試點項目。例如在杭州亞運會期間,浙江移動聯(lián)合華為等產業(yè)伙伴打造了全球首條5G-A萬兆網絡示范路線,孵化驗證了大量智慧應用;貴州移動聯(lián)合華為在火遍全網的“村BA”區(qū)域完成2.6G 160M和4.9G 100M三載波聚合5G-A網絡部署,可實現5Gbps的峰值體驗。此外,香港電訊(HKT)也于2023年12月宣布,2024年將正式商用5G-A網絡。

寫在最后:

在過去,無線世界從2G到3G、再到4G,基本上只是一個行業(yè)性的敘事。5G時代到來后,不止無線領域,其他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也將從中獲得巨大好處。5G-A將繼續(xù)放大這一點——憑借網絡能力的十倍提升,以及通感一體、無源物聯(lián),內生智能等革命性新功能,5G-A有望通過支持跨行業(yè)創(chuàng)新、全新的用例來創(chuàng)造前所未有的社會及商業(yè)價值,幫助運營商增加收入和鞏固產業(yè)鏈核心位置,促進社會進一步深化數智化轉型。

放眼2024年,在諸要素就緒和強烈部署意愿下,5G-A商用部署呼之欲出。可以說誰抓住了這個時間窗口,誰就將奠定市場優(yōu)勢地位,新一輪競賽一觸即發(fā)。預計在下月召開的新一屆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MWC 2024)上,宣布商用計劃的運營商或許就將達到數十家之多;ABI Research預測,2024~2030年全球將有75%的5G基站升級至支持5G-A,尤其是2024~2026年增速驚人。我國作為5G先發(fā)市場,在5G-A上同樣不能落于人后。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加速邁向5G-A,擁抱更繁榮5G,時不我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4-01-16
沃達豐等多家領先運營商搶占5G-A風口,新一輪競賽一觸即發(fā)
沃達豐等多家領先運營商搶占5G-A風口,新一輪競賽一觸即發(fā),C114訊1月16日專稿(蔣均牧)如果要評選2023年的行業(yè)熱詞,5G-Advanced(5G-A)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