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fibermall
4K虛擬現(xiàn)實(VR)、物聯(lián)網(wǎng)、云計算等新業(yè)務的出現(xiàn)對網(wǎng)絡帶寬、并發(fā)性和實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未來幾年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雖然100、200和400Gbit/s光模塊仍將占據(jù)最大的市場份額,但800Gbit/s光模塊將在2025年得到大規(guī)模部署。
按照800GE網(wǎng)絡結構,從架頂交換機(TOR)到Leaf交換機的連接距離短則幾十米,長則幾百米。對于這部分連接,大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普遍采用100Gbit/s的連接技術,從2021年開始逐步升級到200Gbit/s或400Gbit/s技術,部分領先企業(yè)在2023年開始嘗試800Gbit/s技術。
從Leaf到Spine交換機,或者從Spine交換機到核心路由器的連接,可以解決校園內或相鄰校園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問題,連接距離可以達到2公里甚至10公里。接口速率從2021年開始從100G逐步升級到200G或者400G。數(shù)據(jù)中心互聯(lián)(DCI)一般是指幾個相鄰的數(shù)據(jù)中心之間的連接,用于負載均衡或者容災備份,連接距離可能長達幾十公里,對于這么長的距離,由于光纖資源比較珍貴,人們主要采用密集波分復用加相干通信的方式,盡可能的復用光纖資源。我們將800G光模塊的應用場景分為SR(100m場景)、DR/FR/LR(500m/2km/10km場景)、ER/ZR(40km/80km場景)。
技術方案
項目概述
800Gbit/s技術方案演進包括3代,第一代為8光8電方案:光接口8×100Gbit/s,電接口8×100Gbit/s,商用時間2021年;第二代為4光8電方案:光接口4×200Gbit/s,電接口8×100Gbit/s,2024年商用;第三代為4光4電方案:光接口4×200Gbit/s,電接口8×100Gbit/s,預計2026年商用。從長遠來看(5年內),光/電單通道200gbit/s技術將得到普及;短期內(3年內),由于單通道200gbit/s光電芯片器件及均衡技術尚未成熟,行業(yè)仍需要時間突破相關技術瓶頸。
電氣接口及封裝
從100Gbit/s直接調制直接檢測光模塊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當電接口單通道速率與光接口相同時,光模塊架構將達到最優(yōu)狀態(tài),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優(yōu)勢。單通道100Gbit/s電接口將是8×100Gbit/s光模塊的理想電接口,單通道200Gbit/s電接口將是4×200Gbit/s光模塊的理想電接口。在封裝方面,800Gbit/s光模塊可能存在雙密度四元小尺寸可插拔(QSFPDD800)和八進制小尺寸可插拔(OSFP)等不同的封裝形式。由于模塊內布線和連接器損耗等因素,基于200gbit/s電接口的可插拔光模塊仍然面臨許多挑戰(zhàn)。
光學接口
800Gbit/s光收發(fā)器光接口架構主要有三種類型:
8×100Gbit/s4級脈沖幅度調制(PAM4)光收發(fā)器:PAM4收發(fā)器工作在53Gbd,采用8對數(shù)模轉換器(DAC)和模數(shù)轉換器(ADC)、8個激光器、8對光收發(fā)器以及1對8通道粗波分復用器(CWDM),或基于以太網(wǎng)通道的波分復用(LAN-WDM)(取決于光纖色散損耗)復用器和解復用器(SR/DR應用場景不需要)
4×200Gbit/sPAM4光收發(fā)器:PAM4收發(fā)器工作在106Gbd,使用4對DAC和ADC,4對光收發(fā)器(包含4個激光器),1對4通道CWDM或LAN-WDM(根據(jù)光纖色散損耗而定)復用器和解復用器(SR/DR應用場景不需要)。
800Gbit/s相干光模塊:在雙偏振十六正交幅度調制(16QAM)下工作在128Gbd,使用4對DAC和ADC,1個激光器,1對光收發(fā)器,使數(shù)據(jù)中心相干光模塊可以使用固定波長激光器,降低成本和功耗。
8×100Gbit/s直調直檢方案可利用現(xiàn)有的技術架構,相關技術和標準相對成熟,供應鏈也比較齊全。在SR場景下,垂直腔面發(fā)射激光器(VCSEL)100Gbit/s技術面臨挑戰(zhàn),提升多模方案性能、降低多模光纖成本將是該技術繼續(xù)演進的關鍵因素。
以硅光子學(SiPh)和直接調制激光器(DML)為代表的單模技術發(fā)展迅速。其中,SiPh技術發(fā)展較快,有望在未來100米及以下傳輸距離的應用場景中與多模解決方案一較高下。在DR/FR場景中,有三種解決方案:電吸收調制激光(EML)、DML和SiPh。
在LR場景中,基于粗波分復用(CWDM)、局域網(wǎng)波分復用(LWDM)和窄帶局域網(wǎng)波分復用(nLWDM)的800Gbit/sLR8方案仍處于研究階段。在波長選擇方面,由于o波段邊緣波長色散較大,LWDM8在色散懲罰方面優(yōu)于CWDM8。目前,10公里及以上距離的直接調整和直接檢測方案主要面臨“最壞情況”色散和窄色散容差匹配的挑戰(zhàn)。
構建新的波長系統(tǒng),壓縮多通道波長范圍,可以相應地縮小最壞色散,從而簡化數(shù)字信號處理(DSP)設計,降低理論功耗。例如,8×100Gbit/sPAM4直接調制直接檢測方案,在采用800GHz間隔的LWDM方案時,色散限制距離約為10km;采用400GHz間隔的nLWDM方案時,色散限制距離可以擴展到20km;采用200GHz間隔的nLWDM方案時,色散限制距離可以進一步擴展到40km。同時,壓縮零色散點分布或漂移范圍,減小相應的色散范圍也是解決方案之一。但由于不同廠家的光纖產品零色散點分布并不均勻,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壓縮仍有一定的難度。
對于4×200Gbit/s直接調制直接檢測方案,單通道200Gbit/s繼續(xù)使用PAM4調制碼型,可以利用目前比較成熟的PAM4產業(yè)基礎(但不排除有新調制碼型的可能)。在4×200Gbit/sDR和FR應用場景中,目前主要有4通道單模并行(PSM4)和CWDM4兩種技術方案。
這兩種方案還面臨很多挑戰(zhàn),需要進一步研究。針對LR應用場景,目前有基于CWDM、LWDM、nLWDM的800Gbit/sLR4種方案,這些方案還處于研究討論階段,需要高帶寬的光電芯片器件、更強的均衡技術和前向糾錯(FEC)來保證糾正后的誤碼率(BER)。800Gbit/s相干光模塊的器件帶寬需要大幅提升,很難一步到位實現(xiàn)帶寬翻倍?;?6GBd器件的800Gbit/s相干光模塊必須采用高階的調制碼型,這種方式存在光信噪比(OSNR)較低、傳輸距離和應用場景受限等缺點?;?28GBd的雙偏振(DP)-16QAM相干光模塊具有更優(yōu)的OSNR和傳輸容量,將成為800Gbit/s相干的主流實現(xiàn)方案。
前向糾錯
FEC一般分為端到端FEC、嵌套級聯(lián)FEC、分段FEC三類,業(yè)界普遍認為40km傳輸距離內8×100Gbit/s直調直檢方案的應用可以通過端到端KP4FEC實現(xiàn),對于40km傳輸距離,可以采用更強的FEC。
4×200Gbit/s直接調制直接檢測方案具有更高的速率,因此需要引入新的BER標準、新的FEC編碼方法以及更復雜的均衡器。IEEE802.3B400GSG(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802.3Post-400Gbit/s研究組)和800GPluggableMSA(800Gbit/s可插拔多源協(xié)議)工作組已開始相關討論。
級聯(lián)的方式或將成為4×200Gbit/s直接調制直接檢測方案的一條新路徑,該方式不僅保留了KP4FEC,避免了在主芯片中集成新FEC的額外成本,而且還通過光收發(fā)器中輕量級且易于實現(xiàn)的FEC為光鏈路提供了額外的保護,降低了解碼帶來的功耗和時延。
糾錯性能方面,各種級聯(lián)內碼如KP4+BCH(144,136)可以在糾錯前誤碼率范圍1~2E-3的基礎上,將糾錯后范圍縮小到1E-13以內。同時,目前800Gbit/s最強的需求來自于OTT(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商)數(shù)據(jù)中心和高性能計算場景,這些場景對時延敏感度要求很高,低時延FEC算法成為800Gbit/s最核心的需求之一。
800Gbit/s相干包括800Gbit/sLR和800Gbit/sZR,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設計FEC算法。
800LR場景需要10km的園區(qū)網(wǎng),對時延和功耗要求較高,目前的方案包括KP4+eHamming/eBCH級聯(lián)、空間耦合碼FEC(XR-FEC)、聚類FEC(CFEC)、Zipper、輕量級開放FEC(OFEC)等。其中級聯(lián)方案與4×200Gbit/s直接調制+直接檢測級聯(lián)方案有共同之處,兩種路徑之間的銜接可以進一步降低主芯片的復雜度。
800ZR場景主要應用于DCI,是光互聯(lián)網(wǎng)絡論壇(OIF)400ZR標準的延續(xù)。800ZR采用DP-16QAM調制格式,對CFEC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可能需要采用糾錯能力更強的FEC方案,比如多級編碼(MLC)、OFEC等。
均衡技術
要實現(xiàn)單通道200Gbit/s的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光電芯片必須進行性能升級,如200Gbit/s的SerDes、帶寬高于50GHz的光電芯片及器件等。從目前的技術研究報告來看,帶寬高于50GHz的光芯片相對容易實現(xiàn)。如何在提升帶寬的同時保證其他指標性能最優(yōu)是需要考慮的重點。目前Driver、TIA電芯片的帶寬不能滿足速率要求,還需要具備均衡能力。這些電芯片在提升自身帶寬的同時,需要實現(xiàn)系統(tǒng)級的信號優(yōu)化效果。高效的均衡技術可以大大放寬系統(tǒng)對光電器件帶寬的要求。
常見的均衡技術有前饋均衡(FFE)、判決反饋均衡(DFE)、最大似然序列均衡(MLSE)。其中FFE由于實現(xiàn)簡單,在SerDes系統(tǒng)和光信號DSP(oDSP)芯片中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緩解單通道200Gbit/s對光電器件帶寬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在發(fā)射端采用FFE預均衡技術,補償發(fā)射端器件的帶寬;另一方面,在oDSP中可以應用功能更強大的均衡技術,緩解帶寬限制對系統(tǒng)性能下降的影響。
對于單波長100Gbit/s標準中使用的5抽頭FFE均衡,當速率提高到200Gbit/s時,F(xiàn)FE抽頭的數(shù)量會增加,雖然也可以采用性能更高的MLSE均衡算法作為解決方案,但MLSE實現(xiàn)較為復雜,計算量較大,會增加oDSP的功耗。
- 2024中國低空經(jīng)濟重大事件發(fā)布,專家呼吁盡快出臺統(tǒng)一標準
- 隔熱升級:降低能源費用的環(huán)保方式
- 韓國機構警告消費者慎用DeepSeek
- SIA: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9.1%
- 專訪中國移動張曉然:6G無線技術“立法”,指引未來10年無線通信發(fā)展
- 2025年技術趨勢將如何改變每個行業(yè)
- 中國聯(lián)通打造首個“云上亞冬” 數(shù)智引擎閃耀冰雪賽場
- 中國移動無線網(wǎng)主設備維保和原廠優(yōu)化服務集采:華為、中興等中標
- 加速AI:定制ASIC芯片對高級計算的影響
- 加入千家智客,成為智能建筑領域精英合伙人!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