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漫游費的"黑歷史" 取消背后有故事

“好了好了,不說了,我這兒漫游,話費太貴,先掛了。。。。。。”想必很多出門在外的朋友都說過類似的話。雖然目前漫游運營成本已經變得微乎其微,但國內漫游費卻始終與手機用戶形影不離,國內漫游費伴隨手機用戶已有20多個年頭,因此被戲稱為“化石費用”?,F在,用戶終于迎來了一個絕對的利好消息。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求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yè)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推動“互聯網+”深入發(fā)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yè)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漫游費終究告別歷史舞臺

早在去年,工信部表示將引導企業(yè)重點針對尚未使用市話、長途、漫游統(tǒng)一價格(長漫市一體)套餐的這部分用戶的需求,制定出臺資費方案,加快取消漫游費的步伐。對此,國內運營商開始響應國家“提速降費、取消長途漫游費”的號召。

運營商大事件回顧

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楊杰2016年7月15日曾對外表示,公司今年將逐步取消長途漫游費,并將率先推行全流量計費,即電話、短信折合為流量、統(tǒng)一計費。

2016年8月12日,中國移動CEO李躍在中期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7月起已停止銷售包含長途漫游收費的新套餐,今年底取消銷售所有長途漫游套餐,未來會逐步推進全國一體化資費套餐。

2016年8月18日在中國聯通2016年中期業(yè)績發(fā)布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透露,從10月1日起,聯通將取消國內長途費和漫游費。

從去年開始,三大運營商開始逐步取消漫游費

截止到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主推的套餐均不含有漫游費,但是只局限于部分4G套餐,其他資費套餐(或未升級的套餐)依然存在漫游費用、不過,隨著“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信很快國內三大運營商將會再次開啟大規(guī)模的“取消漫游費的行動”。

深挖漫游費用的歷史

手機漫游費是2G時代的產物,誕生于1994年原郵電部發(fā)布的《關于加強移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移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動電話需收取每分鐘0.6元的自動漫游費。在2008年,工信部規(guī)定主叫每分鐘0.6元為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

扒一扒漫游費用的歷史

為什么設立漫游費用?

當時,中國的移動通信業(yè)東西部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東部地區(qū)無論在網絡資源、用戶數量和資費競爭上都明顯優(yōu)于中西部地區(qū)。在低成本的條件下,東部地區(qū)有可能實現比西部更低的資費。這樣,為了保證西部地區(qū)的移動通信公司可以取得足以支持當地較高成本的收入,就必須防止東部地區(qū)的手機大規(guī)模地在西部地區(qū)長期異地使用。因此我國當時對于跨地區(qū)使用的手機設立了類似于關稅性質的“漫游費”。其目的就是為了人為地隔離不同地區(qū)的市場,對西部地區(qū)移動通信公司的收入予以保護,使他們可以較快地積累資金、發(fā)展網絡。

漫游費用是歷史遺留問題

國內漫游費主要是歷史遺留問題,運營商歷史上內部區(qū)域分割的產物,收漫游費更多是為了各省分公司之間結算。過去,運營商是以各省甚至各地級市為單位運營的,各省的分公司之間成本獨立結算。由于不產生技術上的成本,目前漫游在運營商內部會產生的費用,主要是人力成本的費用和內部核算所產生的費用。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已基本實現全集團整體核算成本,國內漫游費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話更多投入。“畫地為牢”的漫游費,帶來的不只是讓消費者承擔高成本的跨區(qū)域通信費,更是一種與舊的管理形態(tài)相捆綁的落后的企業(yè)運營方式。

實行“上限管制”

面對社會日益強烈的質疑,為了防止運營商制定過高的手機國內漫游通話費,信息產業(yè)部在2005年9月對手機漫游費實行“上限管制”,將手機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定為:預付費業(yè)務上限標準0.80元/分鐘,其他上限標準0.60元/分鐘。此舉本意是鼓勵運營商通過競爭降低收費,準降不準升,鼓勵取消,但是效果適得其反。除套餐外,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大運營商都按最高上限收取國內漫游通話費。

2007年3月,信息產業(yè)部把國內手機漫游費問題列為2007年電信資費管理八項重點工作之一。2008年工信部下發(fā)《關于降低完成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規(guī)定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為主叫每分鐘0.6元。

漫游資費(圖片來源于網絡)

國內漫游成本不足5分錢

從技術上來說,手機漫游幾乎不產生任何技術上的成本。2007年全國人大代表陶儀聲提交的一份《關于取消手機漫游費的建議》稱,這份只需要網絡傳送幾個由計算機自動生成、比普通電子郵件還簡單的信息,其成本幾乎等于零。

國內漫游只是一個資源占用的問題。在電信網絡中,每個用戶都必須有一套動態(tài)的數據,用來標志用戶屬性、資費情況等,這套數據存在本地的服務器,當用戶在異地通話時,當地網絡必須從用戶的來源地調取這套數據才能提供服務,這個調取過程所需要的網元設備就是漫游費的基礎成本 2008年1月22日,信息產業(yè)部和發(fā)改委召開的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的聽證會上,公布的《移動通信漫游費通話定價成本報告》中稱,國內漫游通話成本約為0.0485元/分鐘——不足5分錢。

為什么國內漫游費遲遲沒有取消?

據了解,從技術層面來講,實現全面取消國內漫游費/長途費項目并無大的問題;除了需要市場部門重新設計、預測新套餐等工作,只需在系統(tǒng)中更改參數即可。那么,為什么國內漫游費遲遲沒有徹底取消?(僅代表個人觀點)

1。政策將影響市場秩序

據悉,運營商收取漫游費一定程度上和中國各地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有關。有內部人士透露,如果全國范圍取消漫游費,有可能會導致運營商內部惡性競爭;由于地方政策不同,各地電話卡銷售價格有所不同,可能會影響到市場秩序。

2。收入損失嚴重

據了解,中國移動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中國移動集團移動用戶總數達8.31億戶,這其中2G用戶3.14億戶左右,而聯通和電信移動業(yè)務則以3G和4G為主;取消全國漫游費用,運營商將損失巨額收入。

3。“大調整”

各省的資費標準是根據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用戶的消費水平制定的。如果全國取消漫游費,意味著各省的號碼在全國各地用都沒有區(qū)別。那么,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也可使用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資費較低的號碼,運營商的壓力會比較大。此外,如果全國范圍取消漫游費,運營商各省公司的管理標準、資費核算、促銷方式、業(yè)績考核都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4。決定“艱難

目前,我國的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是上市企業(yè),雖然他們都承擔了提供電信普遍服務的義務,但上市企業(yè)對股東負責、憑業(yè)績說話、看市場情況的基本原則應當不變。是否取消漫游費,是電信企業(yè)基于企業(yè)發(fā)展需要、結合用戶需求和利益關切、考慮改革成本等問題。

其他國家漫游費如何規(guī)定:

日本國內沒有漫游費

在日本,通話費用和流量費用是日本手機用戶非常關注的兩個部分,但在日本不管是國內語音漫游還是數據漫游都不收取額外的費用,而且日本手機資費還有種類繁多的打折活動,非智能手機用戶還可以享受一項貼心的政策。

韓國通話/短信免費

在韓國,為了迎接智能手機的到來,韓國的各大運營商紛紛推出以流量為主的手機套餐,語音和短信服務正在變?yōu)橐豁椄郊用赓M服務以吸引更多用戶,韓國移動通信消費服務逐漸再向主打流量套餐進行過渡,如今,免費接打電話和收發(fā)短信的服務在韓國已經逐漸普及。

歐盟今年6月完全取消漫游費

歐盟決定將于2017年6月起取消成員國之間的手機漫游費用。從2016年4月30日起,歐盟開始作出調整,把成員國內的手機漫游費用下調至原先的四分之一,在國內價格的基礎上,通話漫游費用從每分鐘0.19歐元下調至0.05歐元,短信漫游費用從每條0.06歐元下調至0.02歐元,流量漫游費從每兆0.2歐元下調至0.05歐元。

美國免收漫游費

美國t&t、verizon、t-mobile和sprint四大運營商為保證各個地區(qū)的移動通信服務,四大運營商之間均有漫游互免協(xié)議,所以并不向用戶收取漫游費用,此外,為了有更多的用戶入網,部分運營商甚至提供北美洲免漫游服務;雖然在美國運營商不收取漫游費,但是資費價格較高;以verizon提供的最低月租套餐和捆綁iPhone 6s為例,兩年合約期下來大概要花費1700美元左右。

告別漫游費

寫在最后

漫游費“名存實亡

從2015年以來,三大運營商開始在多項新的套餐中不出現漫游費,在“長市漫”一體的計費結構下,漫游費在很多用戶中實質上已經“名存實亡”。以中國電信為例,2015年底中國電信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推出多款新4G套餐,這些套餐的共同點是將在全國范圍內取消長途漫游費,實現長途、市話及漫游費同價的資費標準。

運營商亟須服務升級

隨著智能設備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社交通信服務進入市場,加之免費網絡隨處可見,大批用戶正在向免費或較劃算的社交通信應用程序遷移。這種情況的出現抑制了電信運營商短信業(yè)務的營收增長,并致使運營商早已對信息服務的盈利開始擔憂。

在今年春節(jié)假期7天,工信部統(tǒng)計,全國移動短信發(fā)送量116億條,同比下降16.9%;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累計完成647億分鐘,同比下降11.8%。除夕當日,短信發(fā)送量31.9億條,下降幅度達32.8%。騰訊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除夕當天,微信紅包收發(fā)總量達142億個,比2016年除夕的80.8億個增長75.7%,收發(fā)峰值達每秒76萬個。支付寶“五福紅包”活動參與者中最終有1.68億人集齊五福。

以上數據總體反映出,網絡拜年已經成為春節(jié)拜年的主要方式,傳統(tǒng)的電話和短信拜年占比繼續(xù)下降。除了春節(jié)假期期間,在平日生活中網絡溝通已經取代大部分的傳統(tǒng)電話和短信。由此不難看出,社交應用普及給運營商業(yè)務帶來巨大沖擊,運營商亟須服務升級。

總的來說,長途漫游費是語音時代基礎電信服務的一種過時計費方式,在電信運營商自身業(yè)務變革中,淘汰是必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3-06
深扒漫游費的"黑歷史" 取消背后有故事
深扒漫游費的"黑歷史" 取消背后有故事,好了好了,不說了,我這兒漫游,話費太貴,先掛了。。。。。。想必很多出門在外的朋友都說過類似的話。雖然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