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無人駕駛圈都打得如火如荼。就在國內獨角獸扎堆IPO時,英國殺出一個超級獨角獸:Wayve。
近期,該公司完成C輪融資,總金額達10.5億美元(約76億元),由軟銀集團領投,英偉達、微軟等知名科技公司跟投。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英國有史以來規(guī)模*的AI融資,也是全球排名前20的AI融資(源自FT)。
Wayve是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為貨運、出行、物流、城市交通提供解決方案,應用場景包括乘用車、貨車。
它是全球*在100個城市部署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Wayve的產品,有的用來配送最后一公里,有的植入在大牌乘用車上(自動駕駛軟件)。
Wayve的長期目標是實現“全無人駕駛”,但目前的產品大約分為2類:基礎版的L2+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
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劍橋大學博士Alex Kendall和Amar Shah在英國創(chuàng)立。2022年1月,它曾獲得B輪2億美元融資。
那么問題來了。在國內,無人駕駛行業(yè)普遍盈利困難——這種現狀,在Wayve等歐洲公司身上是否同樣存在?他們是怎樣解決的?
據鉛筆道研究院觀察,歐洲的無人駕駛獨角獸數量,遠遠要低于國內:過去1-2年,國內已IPO或接近IPO的公司至少20家。其中,約有7-8家已經在籌劃上市,還有7-8家到了B-D輪,也到了IPO的臨門一腳。
但歐洲并不是。據公開可見的資料,歐洲無人駕駛獨角獸大約3-5家。這其中,有些還已經破產清算——它們也普遍面臨盈利挑戰(zhàn)。
Wayve(英國)是其中勢頭比較好的,手上資金彈藥充足;法國也有2家獨角獸公司,分別是EasyMile、Navya。
其中,Navya曾經走在商業(yè)化的最前方,于2018年在Euronext Exchange交易所(法)上市,但也最早淪為先烈——于2023年1月開啟清算程序。當時,該公司還有206名法國員工,但隨后統(tǒng)統(tǒng)被接管。
因此,從Navya的發(fā)展歷史,更能窺見歐洲無人駕駛的盈利挑戰(zhàn)。
Navya成立于2014年,成立之初就開始售賣自動駕駛汽車。隨后,Navya的自動駕駛巴士被法國政府投入到各個角落,工業(yè)園、公園、小型住宅等。
僅僅用了4年,Navya就完成了上市里程碑,市值曾高達1.9億歐元。2019年上半年,由于頻繁發(fā)生事故+輿論壓力,Navya汽車銷量暴跌50%——這算是其關鍵轉折點之一。
在業(yè)務上,它放棄了自動駕駛整車業(yè)務,轉而為客戶開發(fā)L4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而這個大方向,正是國內獨角獸們的主攻方向。
該業(yè)務的探索是艱難的。
面對困境,Navya尋求歐洲投資銀行幫助,獲得了1500萬歐元投資,并向韓國線束生產商ESMO Co籌集了額外資金。
它的實際挑戰(zhàn),在其財務報表中均有體現。
2022年上半年,Navya收入為260萬歐元,而2021年同期為400萬歐元,下滑幅度達40%。更為可怕的是,它的凈虧損達960萬歐元,凈虧損率達369.23%。
2021年同期,其凈虧損額約750萬歐元。
此刻的Navya實際已經陷入財務困境。令人意外的是,造成困境的背后原因,與國內行業(yè)高度相似:市場競爭激烈、研發(fā)成本高昂、市場推廣難度增加等。
而鉛筆道此前有報道,國內盈利困難的核心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業(yè)務方案尚不成熟,還處在高昂的持續(xù)投入期。
比如禾賽科技,去年凈虧損4.76億元,但全年研發(fā)費用便達7.905億元;比如知行科技,2020年凈虧損0.54億元,當年的研發(fā)費用為0.441億元。
其次是商業(yè)化空間有限、客戶有限。
這兩個原因中,前一個原因更為關鍵。在Navya案例中,這一點表現得更為突出——由于技術不成熟導致事故頻發(fā),造成其無人駕駛汽車銷量暴減。
由此可見,對于一個高科技產業(yè)而言,失敗或成功的關鍵,不在于融資多少或是上市早晚,而在于技術的成熟度及商業(yè)化進展。
國內無人駕駛行業(yè)也是如此,切莫被著急IPO的心態(tài)沖昏了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