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8年手機市場的發(fā)展,你能想到的有多少?
從芯片市場來看,AI處理器無疑是重中之重,從外觀上,全面屏進一步爆發(fā),再加上屏下指紋的應用,而在外設上,2018年的重點勢必是無線充電器了。想象一下,未來當我們身邊所有的智能手機都支持無線充電,我們就不再需要去找讓人討厭的充電器或插座,生活和辦公環(huán)境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未來科技,正在一步步改變我們的生活。
無線充電手機品牌的爆發(fā)
事實上,三星從Note5,Galaxy S6 Edge+S6就開始支持無線充電,基本上高端機型均已配備。蘋果則是從2017秋季發(fā)布會上面市的iPhone8/8P/X開始支持無線充電的。當然,無線充電并非三星和蘋果的首創(chuàng)。但由于三星和蘋果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們的最新旗艦采用無線充電這種模式,本身就成為一種背書,讓無線充電成為未來手機市場的重要角色。
目前,三星、蘋果等主流手機品牌大多采用的是Qi標準進行充電(另外四種為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標準、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標準、iNPOFi技術、Wi-Po技術),這種技術主要利用電磁技術,在發(fā)射器將電流轉化為電磁,手機通過內置芯片接收器將電磁轉化為電流為手機充電。
這種充電模式的優(yōu)點是充電效率高,便捷、通用,且相較于其他技術,安全性也更高。
據無線充電芯片廠商IDT透露,國內第一梯隊手機廠商已經開展無線充電設計,不僅即將推出的手機搭載無線充電,下一代手機的無線充電預研也已經開始。與此同時,中階手機品牌廠商導入無線充電的積極性也非常高??梢灶A見,華為、OPPO、VIVO、小米等也極有可能在2018年加入無線充電大軍。
據媒體消息,最快2018年春節(jié)后,國內大牌廠商至少有兩家將率先發(fā)布無線充電智能手機,緊接著排名前幾大的手機廠商有兩三家會稍晚一點,再靠后一點的手機廠商也將在年中左右發(fā)布。也就是說3月份開始消費者將看到大量的無線充電手機問世。
無線充電芯片供不應求
隨著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穿戴設備無線充電以及車載無線充電市場需求暴漲,據IDT透露,2017年底,IDT對三星手機的接收端芯片出貨量已經超過兩億顆,發(fā)射端也達3000萬顆。伏達半導體銷售總監(jiān)溫斌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7年7月份之前,伏達半導體整體出貨量并不大,但8月份之后,公司出貨量激增,11月份預計可出貨超過70萬。
可以說自2017年下半年一來,半導體行業(yè)就遭遇了上游硅晶圓供不應求的局面。模擬IC、指紋芯片、電源IC、LED驅動芯片、MOSFET、MCU等皆采用8寸晶圓生產。業(yè)者估計8寸硅晶圓漲價缺貨情況后續(xù)恐比12寸硅晶圓更嚴峻。這對于芯片廠商來說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無線充電市場又在即將爆發(fā)的風口,需求量將大增。
這無疑再次證明,2018年的無線充電將成為一個新的浪潮。
直擊用戶痛點無線充電讓辦公商務更方便
如果說芯片供不應求是因為無線充電產品的爆發(fā),那么無線充電產品之所以爆發(fā),正是因為它能直擊用戶的痛點。
首先,無線充電產品合理利用了用戶碎片化時間,讓充電更加便利。
尤其是經常使用電話的商務人士,有了無線充電板才可以隨拿隨充,避免了頻繁插拔數(shù)據線的麻煩,同時也百分百避免了數(shù)據線的損壞。同時,使用兼容設備比較多的無線充電設備,還可以有效解決桌面充電線過多冗雜的尷尬局面。
其次,部分無線充電產品已支持快充,讓充電過程便利的同時,提高了充電效率。
比如魯大師旗下的魯?shù)捌放疲瞻l(fā)布了一款「魯?shù)俺o線快充」。這個無線充電產品采用最新Qi標準,并且與市面上大多傳統(tǒng)無線充電產品不同,「魯?shù)俺o線快充」的硬件方案應用的是定頻架構,選用了相應的定頻IC讓充電設備和手機以110-205K Hz頻率在工作時工作更加穩(wěn)定,對手機的干擾更小,效率更高。
換而言之,使用「魯?shù)俺o線快充」最快可以達到該產品的硬件方案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0W,同時兼容蘋果(7.5W)和三星(10W)無線快充。(現(xiàn)在零售價格百元以內的絕大部分品牌只能支持5W,超過百元的品牌有些雖然標稱10W,但實際最大輸出功率卻不足10W。)
除此之外,無線充電還解決了現(xiàn)在流行的3.5mm耳機接口無法同時兼顧聽歌和充電的缺憾,等等。
可以說,2018年無線充電勢必會成為手機圈一大風向標。無論從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設備強大的需求、無線芯片大量爆發(fā),還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在2018年,無線充電都有十足爆發(fā)的理由。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