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炸子雞”Uber從來都不缺乏曝光的機會。最新消息指出,Uber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之后,公司估值高達510億美元。在同樣是基于“共享經濟”模式的國內最大移動眾包平臺“微差事”的創(chuàng)始人裴嶠看來,一個公司的估值與市場對其未來盈利能力的信心相關,Uber的估值至少證明了市場對Uber的信心。
然而,與此同時,Uber在美國遭受投訴的新聞似乎給這份信心添了堵。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美國16萬名司機集體投訴,要求Uber承認與他們的雇傭關系。兩名Uber投資人表示,若Uber承認司機為雇員,將負擔司機的油費等費用,導致公司成本增加,利潤縮水,Uber的估值可能因此下跌。業(yè)界則認為,一旦Uber敗訴,不僅會影響到Uber的估值,還會給其他基于“共享經濟”模式運作的公司帶來困擾,甚至影響到整個共享經濟的發(fā)展。
根據微差事裴嶠的分析,Uber遭集體投訴與共享經濟模式本身沒有必然聯系,其根本原因在于Uber沒有協調好平臺主體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司機認為Uber分給他們的錢太少,而Uber考慮的是成本控制。裴嶠認為,不論是何種經濟模式,利益上的沖突都是客觀存在的,共享經濟模式追求的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處理得當,沖突也是可以調節(jié)的。
利益沖突調節(jié)之后的共享經濟模式又該何去何從呢?近日,“家政界Uber”--Homejoy宣布關閉的消息惹人唏噓,甚至有人以此作為唱衰共享經濟模式的依據。業(yè)內人士總結其關閉原因:面對員工訴訟,Homejoy將專職清潔工轉為合同工,導致運營成本增加,利潤緊縮,最終影響了公司的命運。而美國互聯網領域重量級博客媒體TechCrunch在分析Homejoy失敗原因時則指出,家政業(yè)的服務的工人需要高度信任的,當客戶找到了滿意的工人后,完全可以繞過Homejoy直接聯系工人,將交易轉為線下。對于客戶與工人來說,這樣不僅便捷,更重要的是節(jié)省了傭金費用,而Homejoy只能被踢出局。TechCrunch分析到最后點出,“共享經濟”模式的運用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裴嶠也認為,共享經濟模式下的利益沖突雖然存在,但并不致命,Homejoy的失敗源于更深層次的原因--家政服務行業(yè)的特殊性。利益沖突是導致共享經濟模式屢遭挫敗的內在原因,但若是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方向上都會是錯的,再好的服務換來的也只是Homejoy的結局。
裴嶠告訴記者,本著共享經濟理念,微差事近期推出了新的服務項目-“微差事自助發(fā)布平臺”,關注多方價值的共同創(chuàng)造。微差事自助發(fā)布平臺一方面可以為國內眾多的缺乏市場推廣經費的中小企業(yè)提供平臺來免費發(fā)布市場調研和推廣的任務,實現品牌價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讓微差事的百萬用戶獲得并完成更多的差事任務,賺取差餉,實現碎片化時間內的價值創(chuàng)造;同時對于微差事自身,也是一個拓展市場和實現市場營銷價值的機會。裴嶠笑著說,“最根本的是,我們的自主發(fā)布平臺與Homejoy家政服務平臺在模式上是存在本質區(qū)別的,Homejoy是C2C,而微差事做的是B2C.”
作為國內最大的B2C移動眾包平臺,微差事擁有過千萬的下載用戶,覆蓋全國500多個城市。在裴嶠看來,微差事龐大的用戶群體與企業(yè)之間不存在像Homejoy那樣的高度親密信任的要求,企業(yè)在平臺上自助發(fā)布任務,他們需要的是瞬間直擊全國用戶,省時省力實現宣傳推廣目的;用戶及時了解任務,完成差事,獲得差餉;雙方在平臺上實現互動與互助。而微差事不收取任何中間的傭金費用。
但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能解決目前“共享經濟”模式的困境嗎?在Uber遭受沖擊、Homejoy倒閉之后,共享經濟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甚至有投資者呼吁風投不要再往“共享經濟”上投錢了。
回歸共享經濟的本質--經濟共享,價值共享。業(yè)內人士感慨,如果這種本質被企業(yè)忽略而一味地追求利潤或者“噱頭”,“共享經濟”模式注定走不長遠。
裴嶠認為,無論是Uber,還是其他走“共享經濟”道路的企業(yè),包括微差事自身,共享經濟理念應該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所在,只有實現經濟價值的真正共享,讓參與各方都有利可享,共享經濟模式的發(fā)展才能實現可持續(xù)。
如此看來,或許回歸本質的共享經濟模式有了更好的未來也未可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