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大眾點評合并,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合并,58同城、趕集網合并,攜程、去哪兒網合并,頻頻出現的垂直領域合并潮加上BAT三巨頭,讓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領域越來越難有成長為新巨頭的機會。
2016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李彥宏提到稱“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說這個話,不是說以后大家不會用手機來上網了,而是說如果今天這樣一個公司還沒有成立或者是做大,靠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沒有可能再出現獨角獸了,因為市場已經進入相對平穩(wěn)的發(fā)展階段。”其他的大佬也曾發(fā)表過類似的言論,大家的共識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再想做大的概率幾近于零。
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境內外互聯網上市企業(yè)總數為102家,總體市值為8.97萬億元,其中BAT三家企業(yè)的市值占總市值的73.9%。
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PP助手、豌豆莢、華為手機助手等應用商店里,App下載量總排行席位也幾無變化,都是巨頭的產業(yè),新興應用進榜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成立于2016年的抖音,用2年不到的時間,就將日活做到1.5億,月活3億,最近半年抖音日均百度搜索次數超過10萬,估值達80億美金。
抖音帶來的不僅是用戶層的癡迷,于創(chuàng)業(yè)者、互聯網巨頭們而言,瘋狂的抖音背后亦有不少啟示意義。
第一,移動互聯網仍有機會。2016年的短視頻已經不是藍海市場,快手、美拍、秒拍等皆已成熟,2016年6月8日自媒體X博士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fā)表的《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文章,更是將快手推向風口浪尖??焓諧EO宿華在首次公開露面會上提到,截止到2016年6月,快手的注冊用戶已經3億多。
除快手這類短視頻外,手機社交、手機新聞、手機搜索、手機音樂、手機視頻、手機支付、手機購物等移動互聯網領域,也早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新人難有“占坑”機會。
但抖音從爆紅至瘋狂,卻給了創(chuàng)業(yè)者、互聯網巨頭們一個啟示,看似已經飽和沒機會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仍然有機會,抖音的爆紅區(qū)別于Faceu、足記、瘋狂猜圖、魔漫相機等曇花一現的應用,在社區(qū)+社交的雙重屬性下,用戶并不會用完即走,而是逐漸沉迷,只至用戶的碎片化時間被打斷或自身厭倦才會離開。
第二,巨頭們的“護城河”并沒有那么深。互聯網公司的盈利模式并不復雜,電商、游戲、廣告再加上用戶付費,前三者是主流,這四種盈利模式看似土氣,實則可以千變萬化,只要有流量,就能夠衍生萬象。
于新興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創(chuàng)新產品而言,要想成長,就邁不過BAT等互聯網巨頭們構筑的“護城河”,不在巨頭這里交“入門費”不行。移動互聯網產品最終都是要落地到下載量和安裝量,下載量、安裝量不落地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基本上都是“吹水”,而在下載量、安裝量方面,巨頭們都各守要道,比如關鍵字廣告、信息流廣告、應用商店廣告,基本上都在巨頭手里,App的創(chuàng)建維護成本降低了,可是其渠道成本卻變高了,沒錢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直接在渠道層面就折了。另外,新興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模式上最終也很有可能和巨頭們沖突,而一旦遇到互聯網巨頭的話,大多數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充當了炮灰。
短視頻2016年盡管還算火,但遠遠沒有達到讓巨頭們過分重視的地步,或者說巨頭們自有自己的核心戰(zhàn)略部署,2016年的百度還在“all in AI”,而阿里則開始布局新零售。
在巨頭們未重視的短視頻領域,抖音開始逐漸成長,直至其也成為短視頻領域的巨擘之后,BAT等互聯網巨頭們才開始緩過頭來,巨頭們看似很深的“護城河”并沒有擋住抖音的壯大。
第三,不能放任抖音不管。如果任由抖音一路高歌猛進,最終互聯網巨頭們都有可能受到抖音的掣肘,一方面是巨頭旗下產品的用戶使用時長、用戶注意力會被抖音給搶走,另一方面是,抖音的規(guī)則已經建立,其他平臺只能成為抖音的玩家,這兩者顯然都不是互聯網巨頭們所希望看到的。對于巨頭們來說,就必須要有動作。
多重因素之下,瘋狂的抖音最近一年內帶來了一批批短視頻“學徒”,就連BAT等巨頭也沒能免俗,比如騰訊的下飯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百度的Nani小視頻等。
雞賊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亦不愿意放棄做抖音“學徒”的機會。據郭靜的互聯網圈了解,創(chuàng)業(yè)者們對抖音的“學習”非常之夸張,比如抖秀短視頻、抖叁短視頻、抖s短視頻、抖浪短視頻、抖友短視頻、逗音短視頻等,在名稱、形式等方面,與抖音完全是“孿生兄弟”般相似。
為何包括BAT等互聯網巨頭在內,都開始做抖音的“學徒”呢?
一是既然抖音能夠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其他平臺自然也有這種脫穎而出的機會,萬一也像抖音一樣做大了呢;
二是App的創(chuàng)建成本并不高,巨頭公司隨手就可以做一個類抖音的產品,除微視外,大多數類抖音產品都非主營業(yè)務部門在大力推動,更像是各個垂直業(yè)務線的嘗試,比如Nani小視頻就是出自百度貼吧旗下,有戲短視頻則出自搜狐新媒體部門,誰說短視頻則出自陌陌旗下的子公司;
三是抖音本身的門檻并不算高,抖音的前置屬性是短視頻制作工具,是一種短視頻的玩法,而這種玩法并不是“獨門秘籍”,能讓用戶感到娛樂有趣的玩法有很多種。
對于抖音而言,這些“學徒”的出現并不會造成影響,抖音的“護城河”是社區(qū)+社交,通過社區(qū)留存內容,通過內容來形成社交氛圍,用戶在線下或者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上的談資、數字談資很多時候都是抖音內容作為載體,“學徒”們固然也能像抖音一樣做出各種好玩的短視頻工具,但其要做到跟抖音一樣成為社交的一部分,則又需要一兩年的時間節(jié)點,另外在運營、推廣、砸錢等方面也得用力+配合,并且還得走在抖音前面,而不是做抖音的“學徒”,學抖音易,做成抖音難。
當然,抖音如今也遇到了一些麻煩,這是任何公司在做大之后都會遇到的坎坷,只要抖音能跨過去,未來還是很美好的。
在短視頻策略上,互聯網巨頭們更鐘愛的方式是,將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內容介質,與平臺結合,比如淘寶商品詳情頁里逐漸以短視頻內容作為呈現方式;App Store的App介紹里,也允許開發(fā)者使用短視頻作為介紹;新聞資訊平臺里短視頻也早就開始占據重要位置,在線音樂平臺的短視頻也已獨立成為一個子頻道。
遑論巨頭們對于抖音的危機感,我認為有點兒夸大,一方面,互聯網巨頭的主營業(yè)務非常穩(wěn)健,另一方面,巨頭們的諸多投資布局也逐漸成型,且獲得了不菲的商業(yè)回報,抖音不可能成為互聯網的第四極。
所謂“邯鄲學步”,學抖音挺沒意思的,只怪市場的大機遇已成定型。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