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技術為客戶端應用呈現(xiàn)全球首款 2TB容量 2230 規(guī)格 SSD
2022 年 1 月25日,上海—— 內存和存儲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代碼:MU)宣布已批量出貨全球首款 176 層 QLC (四層單元) NAND 固態(tài)硬盤 (SSD)。美光 176 層 QLC NAND 采用最先進的 NAND 架構,具備業(yè)界領先的存儲密度與優(yōu)化性能,廣泛適用于各類數據密集型應用。專為跨客戶端及數據中心用例而設計,美光該突破性的全新 NAND 技術現(xiàn)已通過美光2400 SSD問世—— 這是全球首款基于 176 層 QLC 的 PCIe 4.0 客戶端 SSD。該項技術還將被用于美光 Crucial 英睿達的部分消費級 SSD,作為組件供系統(tǒng)設計師使用。
美光此前已率先推出業(yè)內首款 176 層 TLC (三層單元) NAND, 此次發(fā)布的176 層 QLC NAND 在堆疊層數與密度方面均創(chuàng)下新高。此外,與上一代解決方案相比,美光 176 層 QLC NAND 的輸入/輸出 (I/O) 速度【注1】提升了 33%,讀取延遲【注2】降低了 24%;替換柵極架構是目前唯一一款將電荷捕獲與陣列下 CMOS (CuA) 設計相結合的已量產 QLC 閃存。這些升級將推動客戶端 PC 市場對于 QLC SSD 的采用——預計到 2023 年,客戶端 PC 市場的 QLC 采用率將增加兩倍,超過 35%,2025 年容量 (bit) 份額將達到近 80%?!咀?】
美光科技企業(yè)副總裁兼存儲事業(yè)部總經理 Jeremy Werner 表示:“2400 系列 SSD 采用業(yè)界領先的美光 176 層 NAND 技術,將推動客戶端市場過渡到 QLC 存儲。該系列 PCIe 4.0 SSD新品進一步鞏固了美光的市場領先地位,將顯著加速 QLC 在客戶端設備中的普及,為系統(tǒng)設計提供更廣泛且具備高性價比的存儲選擇。”
用于日常計算的 QLC NAND SSD
美光 2400 為主流和高性價比的 NVMe SSD 帶來了業(yè)界領先的存儲容量,為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提供了更為靈活的設計解決方案,從而實現(xiàn)優(yōu)秀的用戶體驗。2400 系列 SSD 集 176 層 NAND 與 PCIe 4.0 技術于一身,較美光上一代客戶端 SSD 的性能提升了一倍,將啟動和加載的讀取時間縮短了 23%?!咀?】
美光 2400 SSD 還是全球唯一提供 2TB 容量 M.2 2230 規(guī)格的 SSD。與 M.2 2280 規(guī)格相比,2230 規(guī)格節(jié)省了 63% 的物理空間,提升設計靈活性,更加適用于小型便攜式筆記本電腦。2400 SSD 還提供 M.2 2242 和 2280 規(guī)格且均配備通用固件,最大限度地簡化設計認證。
2400 系列 SSD 可為不同應用提供穩(wěn)定的用戶體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光的主機內存緩沖 (HBM) 技術,使主機能夠靈活地優(yōu)化性能。其低功耗性能足以支撐全天候、不受限制的計算;與美光上一代解決方案相比,其主動閑置功耗降低了 50%。美光 2400 系列 SSD 滿足英特爾 Project Athena (雅典娜計劃) 規(guī)范,筆記本電腦即使在開啟高清顯示的情況下,電池實際續(xù)航時間也可超過 9 小時?!咀?】
更多資料
·美光 QLC NAND 技術
·美光 2400 PCIe 4.0 SSD
·美光 2400 PCIe 4.0 SSD 產品簡介
參考資料:
【注1】 ONFI 4.x – 1600 MT/s 與 1200 MT/s
【注2】數據對比基于美光上一代 96 層 QLC NAND
【注3】數據來源:Forward Insights,SSD Insights,2021 年 11 月
【注4】 數據對比基于美光上一代 96 層 QLC NAND
【注5】 數據基于Intel.com 發(fā)布的英特爾測試:雅典娜計劃—— 英特爾針對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創(chuàng)新方略 (intel.com)
關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創(chuàng)新內存和存儲解決方案的業(yè)界領導廠商,致力于通過改變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來豐富全人類生活。憑借對客戶、領先技術、卓越制造和運營的不懈關注,美光通過Micron和 Crucial品牌提供 DRAM、NAND 和 NOR 等多個種類的高性能內存以及存儲產品組合。我們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賦能數據經濟發(fā)展,推動人工智能和 5G 應用的進步,從而為數據中心、智能邊緣、客戶端和移動應用提升用戶體驗帶來更大的機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