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消息,印度一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Engineer.ai聲稱已經建立了一個由人工智能輔助的應用開發(fā)平臺,但實際上這個平臺并沒有真正使用人工智能來開放應用程序。搞笑的是,這家印度創(chuàng)企還獲得了由軟銀旗下公司領投的3000萬美元融資。與其宣稱的AI輔助相反,這家公司主要依靠人類工程師進行應用開發(fā),同時利用AI的噱頭炒作吸引客戶和投資,這些投資會持續(xù)到其自動化平臺正式投入運營。
Engineer.ai聲稱其人工智能工具是“人工輔助的”,且在去年的一次公開會議上展示了其平臺的一項服務,能夠幫助客戶在大約一個小時內從零開始制作應用程序且最終完成度超過80%。該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是Sachin Dev Duggal,他自稱自己的另一個頭銜是首席魔法師(Chief Wizard)。然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Engineer.ai并沒有使用AI來構件代碼,而是使用印度的人類工程師來開發(fā)應用程序。
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被自家首席商務官Robert Holdheim起訴。Holdheim稱,Engineer.ai夸大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能力,以獲得實際研發(fā)該技術所需的資金。根據Holdheim的說法,Duggal告訴投資者Engineer.ai已經完成了80%的開發(fā)工作,而事實上,他甚至都還沒有開始產品開發(fā)。
當被問及該公司實際上是如何使用機器學習和其他人工智能培訓技術時,該公司告訴《華爾街日報》,它使用自然語言處理來預估價格及功能研發(fā)所需時間,并依賴“決策樹”將任務分配給工程師。上述兩種技術都不能被稱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人工智能,無法支持尖端機器翻譯或圖像識別,而且似乎也沒有任何一種人工智能代理或軟件真正地在建構代碼。Engineer.ai并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Engineer.ai并不是唯一一個吹噓其人工智能能力的人。據PitchBook的數(shù)據,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資金支持正在快速增長,去年已經達到了310億美元,日本軟銀等公司已承諾在未來幾年向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數(shù)千億美元。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過去幾年間以.ai作為域名的創(chuàng)企數(shù)量翻了一番。換句話說,在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中,聲稱你的公司正在構建一項傳統(tǒng)的技術,比如應用程序開發(fā)平臺并不會引起什么關注。但是在引入人工智能的噱頭會使你獲得很多的資金支持以及媒體關注,畢竟目前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格局再Facebook、谷歌、Uber等巨頭的擠壓之下,活著真的很艱難。
根據英國投資公司MMC Ventures的數(shù)據,擁有某種人工智能技術的初創(chuàng)公司可以比其他軟件公司吸引高達50%的資金,而且該公司懷疑其中有40%甚至更多的公司根本不使用任何形式的真正人工智能。問題的關鍵在于,人工智能可以很容易地以一種測試或初步的形式進行起步,但實際的大規(guī)模部署要困難得多。此外,獲取必要的培訓數(shù)據來構建有能力的人工智能代理可能非常低昂貴和耗時。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擁有龐大的研究機構,能夠向工程師支付高薪,因而能夠更好地開發(fā)人工智能培訓技術,這些技術在有朝一日能夠被運用于商業(yè)產品研發(fā)。
圍繞Engineer.ai的丑聞揭露也揭示了許多現(xiàn)代人工智能令人不安的真相,真正的AI幾乎不存在。就像Facebook和YouTube等大型科技平臺所做的努力一樣,很多人工智能技術都需要人類的指導。這些平臺會使用一些人工智能,但也主要是由海外和國內的大量承包商對有害和暴力內容進行審查,以便刪除。
當軟件出錯時,必須對其進行訓練以改進和糾正,這就需要人類的眼睛和耳朵對數(shù)據進行審查和注釋,并將其輸入到系統(tǒng)中,工程師可以在系統(tǒng)中使用這些結果來微調算法。這尤其適用于幾年前短暫的聊天機器人繁榮時期,當時像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和像Magic這樣的初創(chuàng)公司開始雇傭隱藏在人工智能代理背后的大量承包商。
但是人工智能所帶來的神秘感,以及公眾和投資者對其的追捧,讓創(chuàng)業(yè)者們普遍相信找噱頭比實際開發(fā)一項傳統(tǒng)技術性價比更高。
只要看看最近關于數(shù)字助理和人工承包商的爭議就知道了。五巨頭中的每一家都承認,他們使用人類員工來檢查這些音頻樣本,以幫助糾正AI助理的工作表現(xiàn)。這其中就包括蘋果公司,當然該公司已經停止了這一做法,并計劃在意識到這可能會損害其對用戶隱私的承諾后,向用戶提供了“退出”選項。
谷歌已經停止了在歐盟為其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提供人工承包商的這種做法,F(xiàn)acebook也停止了自己的程序,該程序使用人工智能為Messenger執(zhí)行語音到文本的轉錄。但谷歌仍然在美國和其他地方采用這種做法,亞馬遜的Alexa,微軟的Cortana和Skype也是這樣做的。
但問題依然存在:人工智能需要人類來幫助改進,即使企業(yè)不愿意承認這一點,而且當另一個人類參與了這一過程時,它們對客戶并不總是透明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新興創(chuàng)業(yè)公司似乎在利用人工智能炒作,試圖打造他們可能無法真正提供的新技術。因為這一切太難了,而且為了獲得資金支持,這些公司甚至根本不打算在未來提供這些真正的AI技術。
AD:還在為資金緊張煩惱嗎?獵云銀企貸,全面覆蓋京津冀地區(qū)主流銀行及信托、擔保公司,幫您細致梳理企業(yè)融資問題,統(tǒng)籌規(guī)劃融資思路,合理撬動更大杠桿。填寫只需兩分鐘,剩下交給我們!詳情咨詢微信:zhangbiner870616 (來源:獵云網)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shù)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