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漁業(yè)陰謀》大海能抗住多少人類陰謀?
人們常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大家都會責怪、鄙視那粒該死的老鼠屎,但有人站出來反駁:一粒老鼠屎之所以能破壞一鍋湯,純粹是因為湯的“格局”太小了,試問一粒老鼠屎能破壞大海嗎?起初,人們都覺得這個反駁充滿智慧,同時也會認為大海能很好地抗住人類的陰謀破壞。但隨著人類文明進程、野心變大,大海終于開始有點兒扛不住了,自愈能力變得吃緊,比如深圳的大梅沙、小梅沙,海灘名字是絕美的,但因毗鄰城市,越來越多的雜物和污水被傾倒入附近海域,居民去海里游泳,可以清晰地看到塑料袋、可樂吸管和衛(wèi)生巾,海水的味道也不盡單純,變成了一種混合性液體。而且,這些都只是“無心之失”,對大海更殘酷的是來自于人類漁業(yè)之陰謀。
三月份上映的紀錄片《漁業(yè)陰謀》,豆瓣評分8.6。影片中所呈現(xiàn)的畫面不僅引起廣大環(huán)保主義者強烈的擔憂,而且令普通人也感覺悲觀。前文提到普通人會把生活垃圾、衛(wèi)生巾什么的扔進大海,但人類漁業(yè)給海洋帶來的傷害卻更加嚴重。比如被丟棄的漁網和漁具帶來的污染,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態(tài)被破壞,而捕殺成年海豚卻只是因為一個“謬論”......這部紀錄片問世之后,引發(fā)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有“偉大紀錄片”的潛質。
文明的腌臜,人類對海洋有哪些傷害?
其實,人類破壞海洋最根本的原因是資本需求:一方面,我們希望海洋依靠其廣博、寬闊的胸懷來容納人類文明的腌臜。事實上,人類要處理生活、電子、醫(yī)藥垃圾以及造紙廠的污水,需要花費非常高的成本,我們最早只能掩埋,把土地都弄得不長莊稼了;后來順手倒入海洋,畢竟,海洋比陸地寬闊多了。自然地,短時間內不會出現(xiàn)什么大問題,正如一粒老鼠屎終不會給海洋帶來多少影響,但關鍵點在于,隨著文明進程加快,人類把越來越多的老鼠屎或者老鼠本身都投進大海中,再寬闊的海洋也終有吞不下的一天。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向海洋索取生產生活資料,除了海水之外,人類正試圖把海洋里的一切都捕撈走,野蠻、粗暴的過程帶來更加千瘡百孔的海洋。
歐美紀錄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顛覆公眾普遍性的認知。比如我們前文談到生活垃圾、污水等等,但《漁業(yè)陰謀》呈現(xiàn)了一組非常令人吃驚的數(shù)據(jù):46%的海洋垃圾都是漁業(yè)的副產物,包括漁網和捕撈用具。全球龐大的產業(yè)鏈對海洋所造成的傷害,遠遠大于塑料袋和塑料吸管什么的。筆者認為,這個數(shù)據(jù)有點兒飄忽,非常有可能是經過制作團隊潤色加工過的。畢竟,從大邏輯上來看,生活垃圾的來源更加廣泛,而漁網和漁具只是特定從業(yè)者。當然,歐美紀錄片一向嚴謹,數(shù)據(jù)勢必會有詳細驗算和邏輯說明。況且,他們加工數(shù)字的目的,也是想聚焦全球范圍內的關注,最好能改善一些問題。
此外,《漁業(yè)陰謀》還控訴漁民捕殺“成年海豚”的行為。因為成年海豚不像小海豚一樣,能被送到海洋館當成觀賞性魚類,而且它們的肉含有大量的鉛,根本無法食用。而漁民的捕殺理由是:成年海豚會吞食普通的魚類,導致漁民可捕捉的數(shù)量減少,但真正的事實是,漁業(yè)產量減少最重要的原因是人類過渡捕撈。事實上,美國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漁民在捕撈到“大肚子魚類”的時候,必須要放生,因為它們馬上要繁衍后代了,大海生態(tài)需要之,但迫于生存壓力的漁民哪會有如此覺悟呢?先吃飽飯,再說吧。
向資本妥協(xié),錢真得比海洋重要嗎?
《漁業(yè)陰謀》剛剛上映就獲得無數(shù)好評,并引發(fā)擔憂和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做工精良,數(shù)據(jù)出人意料,更大的原因在于:人類之于海洋的破壞,已經非常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我們終究要為此付出代價?而這部影片的制作人阿里-塔瑞茲最早也只是想拍一拍其心愛的海洋:浩渺無垠、波瀾壯闊,但后來卻發(fā)現(xiàn),海洋的浪潮已經不再具有威力,更談不上美感。面對人類的建筑工事,再洶涌的浪花都要卷回去。毫無疑問,在大海真正地發(fā)怒前,人類暫時能控制住局面,但真正的怒海波濤,勢必會瞬間擊垮人類社會。
所謂的《漁業(yè)陰謀》,本質上就是商業(yè)資本的陰謀。當整個產業(yè)鏈上的人,都有統(tǒng)一利益的時候,海洋就會遭受“非常隱蔽”的陰謀破壞。如此破壞是經年累月、避無可避又難以自愈的。這部紀錄片揭露的數(shù)據(jù),非常有可能也是“海洋資本家”極力要掩蓋的數(shù)字,因為有錢賺,所以要瞞天過海。比如一些保護海洋的組織,在很多權威的報告中,都未曾提及漁網和漁具的的問題,他們總是將矛頭指向“全人類”,營造一種“無法改變”的無奈。這些組織最直接的服務對象自然是高高在上、賺得盤滿缽滿的海洋資本家。同時,他們會再向底層的漁民施壓,要求其提高效率、降低單價,以便銷售價格更具有競爭力。此外,政府連同海洋組織也會在適當?shù)臅r候發(fā)一些消息,說明目前依舊適合捕撈,增加漁民收入的同時,更能增加資本運作者以及海洋管理者的收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條非常完善的捕魚產業(yè)鏈:大家共同享受商業(yè)利益,再由宣傳部散播一些“假邏輯”。
坦白講,《漁業(yè)陰謀》有一點兒“數(shù)據(jù)潤色”的成分,而且頗有點兒黑亞洲人的意思,比如日本愛吃魚的習慣,亞裔嘴里全是魚翅等等。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紀錄片,縱然它不會一夜之間,拯救大海,但總會喚起大量的共鳴。相信很多人在看過《漁業(yè)陰謀》之后,都會有所行動:或管理好垃圾,或把漁網剪掉,另謀生路。(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