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大戰(zhàn)第二季:AT到BT

滴滴和快的曠日持久的燒錢大戰(zhàn)以雙方合并而告終,從免費到補貼,中國的用戶爭奪手段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不過,出行之爭并未就此結束,2015年反而愈演愈烈:百度今天宣布正式投資天天用車,這是一款上下班拼車為場景的用車軟件。就在前幾天百度還投資了同為拼車軟件的51用車。而在此之前,百度還投資了用車軟件鼻祖UBER并與之戰(zhàn)略合作,跟投了易到用戶C輪。至此,百度已擁有四大用車服務。

出行大戰(zhàn)升級:從出租車到專車再到順風車

UBER一直都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家“提供出行解決方案”的公司。這一理念同樣適合于中國互聯網巨頭們對汽車的爭奪:滴滴快的打車軟件之爭只是開始而已,事實證明出租車軟件只是一個通向其他出行方式的跳板,它們都想要做出行解決方案。滴滴快的合并后主業(yè)已轉到“專車”業(yè)務,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正在大力拓展市場,而打車軟件市場因為補貼變少,司機端和用戶端都已受到明顯影響。

專車業(yè)務在中國進展并不順利——最大的障礙便是既得利益者,壟斷的出租車行業(yè)不可能放任互聯網軟件去顛覆它們。于是,專車司機被開罰單類似新聞屢見報端,不過這并沒有阻礙具備合法資格的營運車輛加入業(yè)余或全職專車司機隊伍,甚至已有出租車司機轉投專車,山雨欲來風滿樓,專車大戰(zhàn)仍在繼續(xù)。

相對專車而言,順風車基于熟人、企業(yè)和社區(qū)社交關系,有了一個淺層的信任關系,乘客和司機彼此的風險更小。同時因為接載乘客的場景特殊,所遭遇的阻力更小,比如不太容易被當做非法運營車輛查出。還有,它十分符合中國人的習慣:路邊揮手搭車的習慣并沒有,與熟人同事鄰居拼車的習慣卻一直存在??傊窜嚇I(yè)務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出行方式而存在。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51用車和天天用車在2014年下半年才成立便紛紛獲得雷軍、知名VC以及百度投資。

除卻出租車、專車和順風車這三大類出行方式之外,還有一類只租車不租司機的租車市場同樣在與互聯網深度結合,包括互聯網租車和P2P租車。還有面向企業(yè)的互聯網專車服務。打車軟件之戰(zhàn)的結束,才是用車大戰(zhàn)真正的開始。

出行大戰(zhàn)第二季:戰(zhàn)場換了主角也換了

出行大戰(zhàn)第一季并不是為了出行本身,而是為了推廣移動支付。盡管出租車有了打車App之后可以提升運轉效率,但打車軟件在車內響個不聽影響車內環(huán)境、司機忙于搶單帶來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反而影響了出行體驗。靠燒錢補貼的出租車軟件違背商業(yè)客觀規(guī)律,有些本末倒置。

2015年開始,出行大戰(zhàn)將回歸用車的本質,圍繞專車和拼車血拼。戰(zhàn)場變化了,主角也變化了:不再是阿里和騰訊,而是換成了百度和騰訊。百度在專車業(yè)務上投資的UBER實力不容小覷,作為全球用車軟件始祖和全球市場老大,在中國展現出了本土化能力,前段時間邀請佟大為做司機就做了一場切合本地市場的營銷。51用車和天天用車未來發(fā)展如何商需觀望,不過在拼車市場上確已搶得先機,從連接汽車數量來看,拼車軟件的目標是所有私家車,而專車的目標則是所有具備合法營運資格的私家車,出租車的目標更小,基于此可認為拼車軟件市場更大。由此可見,百度在出行上雖然后進入勝算依然存在。

阿里原先出行服務布局只有快的,后者已被滴滴合并。阿里如果要回到用車市場,留給它的選擇已經不多,易到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可是百度已有參與——不過,參與程度不高不會影響阿里后期進入。

百度和騰訊為主角的第二季出行大戰(zhàn),移動支付不會再是唯一目的:事實證明,用打車應用來推廣移動支付并不是唯一選擇,微信支付能成靠的是紅包而不是滴滴,支付寶錢包能成靠的是淘寶而不是快的,要推廣移動支付還有理財、票務諸多手段。出行大戰(zhàn)不會再是補貼為主地推和營銷為輔,而是利用各自移動入口推廣App,百度靠搜索、地圖和應用分發(fā),騰訊靠微信、手Q和應用寶。百度地圖與出行的緊密關聯意味著百度在入口上有先天優(yōu)勢。

百度為何在出行領域押下重注?

百度在最近一年談得比較多的是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yī)療,在O2O業(yè)務上做得最多的是糯米、團購等等,去年底投資UBER也有財務投資和國際化的考量。2015年忽然頻繁投資用車服務,網上比較多的觀點是三個目的:延展LBS服務場景、出行數據商業(yè)化和推廣移動支付業(yè)務。

筆者對比不敢茍同,尤其是出行數據商業(yè)化:百度地圖已擁有海量用戶并因此而掌握了海量出行數據,包括拼車應用能帶來的上下班數據等等。因此并不需要再投資一個打車軟件來獲取數據——況且大數據的前提是要有量,拼車軟件距此還遠。滴滴和快的拿到這么多“大數據”不也只是傳說可以向出租車司機推送“痔瘡藥”廣告嗎?當然,延展LBS服務場景和推廣移動支付這兩個目的是有的,不過這只是業(yè)務上目的。

第一點,百度要滲透到每一個用戶吃穿住行。百度、阿里和騰訊都有包下用戶吃穿出行的野心,就是說要分別從信息、電商和社交轉向“生活服務化”,尤其是百度和騰訊更是明確地將連接服務作為公司級戰(zhàn)略。而出行則屬于關系到每個用戶最重要的服務,從這個層面來說,騰訊和百度不可能不進入該領域。現在百度能夠頻繁動作,是因為2014年在AT血拼燒錢時保存了大量的子彈,2015年必然會更多投資需求的釋放。

第二點,百度在移動端擁有三大入口,搜索、應用分發(fā)和地圖。百度地圖在第一階段圈占用戶完畢之后,現需要進一步釋放價值。地圖對于打車、專車、用車等出行服務而言都不可或缺,一定程度它還是出行服務的入口:很多用戶會通過地圖規(guī)劃路線然后順便叫車。這就跟百度把旗下去哪兒與UBER整合一個道理,用戶通過去哪兒訂機票到達目的地要用車,自然期望可以導入給百度系業(yè)務,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三點,汽車是日益重要的新場景,用車是外延。人們最多時間花在公司、家里和路上。路上這段時間只會越來越多是在“車里”,中國汽車保有量正在快速遞增。BAT們紛紛在汽車互聯網上投資,騰訊與富士康合作、阿里成立汽車事業(yè)部、百度據說在研發(fā)無人駕駛汽車,之前還推出了CarNet并與寶馬等汽車公司合作……智能汽車分為許多不同層次,從無人駕駛到整車到車載設備再到汽車周邊,而出行服務就是屬于最后一種。投資出行服務,實際上也是在投資汽車互聯網。

出行大戰(zhàn)正式進入第二季,主角從阿里和騰訊轉換為百度和騰訊。這一次不大再可能出現往日的補貼燒錢大戰(zhàn),出行服務會回歸本身,升級體驗、提升效率,在政策監(jiān)管之下以最恰當的姿勢幫助用戶更好地出行,外來和尚UBER能否適應中國本土市場、51和天天用車是否夠能做起來成為2015年最大看點。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luochaotmt)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04-13
出行大戰(zhàn)第二季:AT到BT
滴滴和快的曠日持久的燒錢大戰(zhàn)以雙方合并而告終,從免費到補貼,中國的用戶爭奪手段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不過,出行之爭并未就此結束,20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