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事故頻發(fā),我們是不是被宣傳誤導了?

當下,消費者對于汽車智能駕駛功能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甚至已經成為了很多年輕人買車的必選項。

于是,智駕就成為了各家車企競爭的重要領域,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研發(fā)智駕技術。

而在推廣宣傳方面,各家車企也都在力推高階智駕,似乎誰家不在發(fā)布會上大篇幅提及智駕,就代表落伍了,甚至一些車型還會將智駕作為最重要的功能進行宣傳。

比如,無人代客泊車、城區(qū)智駕領航輔助、AEB自動緊急剎車等復雜場景的智駕功能被當成新車的重要賣點被宣傳。一方面是展現車企智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不少消費者認為現在的智能駕駛技術已經發(fā)展的很好了,甚至誤認為是無人駕駛。

然而,隨著智駕的普及,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駕駛員濫用智能駕駛功能,甚至在車輛行駛途中完全脫離駕駛在睡覺。同時,由此帶來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頻繁,這也引發(fā)了公眾對于智能駕駛可靠性的質疑和擔憂。畢竟汽車作為高速交通工具,在路上行駛不僅是對駕駛員本身,也對其他交通參與者間接構成了威脅。

這也引發(fā)一個疑問,車企對于智駕的宣傳,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智駕事故頻發(fā)

最近,一臺問界M9與大貨車相撞,造成了人員傷亡,車主在聊天群內提醒謹慎使用自駕(指智駕)功能。

隨后,賽力斯汽車還在聲明中指出,經過數據分析,事故發(fā)生前車輛已退出智駕,車輛制動、轉向及加速功能正常。

盡管這起事故還沒有最終定論,不過依然引發(fā)了公眾對于智能駕駛安全性的討論。

近日,一位廣汽埃安昊鉑HT的車主發(fā)文稱,車輛在高速上輔助駕駛失靈導致事故。

據車主描述,事發(fā)當天,他駕駛昊鉑HT在高速上行駛,當時打開了車輛輔助駕駛功能。然而行駛過程中,車輛突然失控,撞向了高速中間的隔離帶,導致車輛側面嚴重剮蹭。事故發(fā)生前,車輛沒有給出任何預警,也沒有主動避讓。

廠家遠程讀取數據后聲稱,事故發(fā)生時輔助駕駛系統(tǒng)并未開啟。不過,車主并不認可這一回復。

此外,近期一臺理想L9自動泊車失敗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根據視頻畫面顯示,這臺理想L9的車主開啟自動泊車功能后便下車關門離去,結果車輛連續(xù)4次在停車位上泊車失敗,最終車輛“自己”開到有車輛行駛的馬路中央。

車輛在開到馬路中央后,該車主發(fā)現了異常,迅速走到馬路中央進入到車內控制住的車輛。還好這條路車流并不是很多,否則非常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

無獨有偶,近日在重慶,一位居民因在自家地下車庫多次目擊一輛阿維塔汽車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自動駛過并停入車位,讓其感動恐慌,擔心撞到行人。

該居民認為,如果車輛出現故障或操作不當,可能會對行人安全構成威脅。

因此,他希望阿維塔能夠停止在小區(qū)內提供無人駕駛泊車服務,并已向該公司提起訴訟,以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智能駕駛權責問題。

這也說明,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對智駕駕駛的安全性表現出了擔憂。

對待智駕應更加謹慎

近兩年,尤其是今年,高階智駕被車企反復提及。從高速NOA (導航輔助駕駛),到城市NOA,再到最近非常熱的端到端智能駕駛,有些車企甚至宣傳“全國都能開”,的確會讓人誤以為這就是“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

事實上,無論再怎么宣傳智駕有多高階,以目前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來看,仍然處于L2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是始終需要駕駛員主導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

也就是說,目前開啟智駕功能之后,駕駛者需保持注意力集中,以便隨時接管車輛。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敢宣傳自家的智駕系統(tǒng)可以做到100%精準。

而且,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qū),不能因為廠家宣傳的在理想條件下的表現,就認為現在的智駕是一個非常完善的功能,從而放心的將駕駛交給智駕系統(tǒng)。

可能在高速公路以及快速路上,路況一般都比較好,智駕的表現還比較穩(wěn)定。但在城市道路、省道甚至是鄉(xiāng)間小道上,交通狀況瞬息萬變非常復雜,目前的智駕系統(tǒng)的識別無法做到100%精準。

而對于駕駛員來說,開啟智駕功能后,雖然需要實時將手放在方向盤上并觀察路況,但畢竟沒有在駕駛,注意力難免不夠集中,這時車和駕駛員是分離的狀態(tài),如果出現緊急情況需要駕駛員介入,我們真的可以迅速的反應過來嗎,這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旦發(fā)生事故,所有的責任都需要駕駛員來承擔,車企則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如果只是單純的剮蹭等車輛損壞倒還好,但倘若發(fā)生人員傷亡事故,一切都將追悔莫及。

當然,智駕并沒有錯,這也是向最終的無人駕駛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即便是在現階段,智駕也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駕駛員的疲勞,以及在部分情況下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的智能駕駛還處于初級階段,技術還有很多局限性,現階段我們仍然需要謹慎使用。對于車企來說,在智能駕駛的宣傳上也需要更加謹慎,避免造成消費者的誤解和過高的期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4-10-31
智駕事故頻發(fā),我們是不是被宣傳誤導了?
然而,隨著智駕的普及,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駕駛員濫用智能駕駛功能,甚至在車輛行駛途中完全脫離駕駛在睡覺。這也引發(fā)一個疑問,車企對于智駕的宣傳,是不是有點過頭了?智駕事故頻發(fā)最近,一臺問界M9與大貨車相撞,造成了人員傷亡,車主在聊天群內提醒謹慎使用自駕(指智駕)功能。對待智駕應更加謹慎近兩年,尤其是今年,高階智駕被車企反復提及。也就是說,目前開啟智駕功能之后,駕駛者需保持注意力集中,以便隨時接管車輛。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