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會做的信息流,卻是Facebook 、微博的超級金主,也將成為百度的小半壁金山。
這兩天,百度和微博都發(fā)布了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兩家財報,都著重提到了信息流。
百度財報顯示,第四季度信息流業(yè)務每日分發(fā)量環(huán)比增長20%以上。此外,百度CFO余正鈞表示,信息流廣告業(yè)務是公司四季度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預計2018年每個季度的環(huán)比增長,也可以達到這一數字。
微博營收對信息流的倚重度更高,2017財年,微博77.13億元的總營收中,66.82億元為包括信息流在內的廣告收入,貢獻占比高達86%。
都把信息流當成了金主,但巨頭們的套路完全不一樣,Facebook和微博,做的是基于社交的信息流,而百度和今日頭條,則是技術驅動的信息流。
技術驅動和社交驅動的信息流,到底有何不同?
從后廠村到硅谷,為何巨頭都要上線信息流
從后廠村、中關村到硅谷,信息流在全球成了搶手貨,還是因為巨頭們看到了信息流的變現能力。
作為信息流廣告的發(fā)明者,推送給全球20億用戶的信息流廣告,每天給Facebook 帶來幾千萬美金的收入。過去一年,Facebook市值累計上漲40%,遠超標準普爾500指數24%的漲幅,四季度Facebook的平均廣告價格,還同比上漲了42%。
在國內,信息流業(yè)務增速最快的是百度。上線一年,百度信息流的月活用戶就達到6億。信息流業(yè)務的增長,還帶動了百度整體營收和利潤的增長。2017年第四季度,百度運營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118%。
從整個市場盤子來看,早在2015年,信息流廣告就在美國和展示廣告平分市場了。預計到2018年,信息流廣告占比將達到65%。
而根據艾瑞統計,2016年,中國信息流廣告僅為325.7億元,只占網絡廣告市場份額的11%,所以,中國信息流廣告市場,才算剛啟動,上漲空間巨大。艾瑞預測,中國信息流廣告的市場規(guī)模,將在2019年增至1400多億元,與搜索市場比肩。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百度等中國公司信息流業(yè)務的增速,可能要遠遠高于Facebook 等美國公司。
微信拒絕信息流背后:吃著feed,想著社交?難!
上線了信息流的互聯網公司,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社交關系組織起來的信息流,比如Facebook 、微博。一種是新聞資訊平臺的信息流,后者其實是靠技術驅動來實現精準push,比如谷歌、百度和今日頭條。
李彥宏認為,信息流的最佳狀態(tài)是兩者的結合,既有算法的分發(fā),又有社交帶來的分發(fā)。
社交平臺做信息平臺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關系鏈沉淀下來了巨量用戶,這些巨量用戶不但能產生內容,而且還能吸引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免費提供內容。
傳媒大亨默多克老爺子喊話多年,要求Facebook學習有線電視付“內容授權費”,但小扎多年來一直假裝聽不見。小扎雞賊的底氣是Facebook 傲嬌的體量,有了20億用戶,Facebook 就如同拿到了全網流量分發(fā)的遙控器,媒體會主動蜂擁而至。
微博也是此理。2017年,微博新增了7500萬月活躍用戶,但微博ceo王高飛說了,很多都是召回的老用戶———說真的,作為召回用戶之一,我是為了跟進劉鑫江歌案進展,為了圍觀薛之謙和前女友撕逼,為了八卦李小璐pgone緋聞、為了看鹿晗關曉彤撒狗糧才回歸的,與其說是微博的社交屬性召回了我,不如說是人人都能發(fā)言的微博媒體屬性,召回了我。
社交搭建了信息流業(yè)務賴以存在的基礎設施(包括用戶規(guī)模、用戶時長、用戶留存),但強大的社交關系之于信息流,只是優(yōu)選項,而非必選項———微博信息流業(yè)務的增長,很可能來源于熱點媒體事件爆發(fā),引起的用戶大規(guī)?;貧w。
相反,社交產品的關系鏈和信息流業(yè)務的興趣鏈,還有不可調和的沖突性。這正是張小龍對信息流廣告避而遠之的原因。
微信手握8億活躍用戶,占據了中國網民三成的上網時長,但張小龍卻說,微信如果引入信息流廣告,會“胡亂變成不受掌控的信息”,所以,“我們并沒有想做信息流,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所謂有信息流”。
張小龍的擔心一點不多余,微博信息流從純時間流到關系流再到興趣流,變來變去,左右為難,但槽點卻越來越多,就在于社交屬性的關系鏈和基于興趣的信息流,具有難以完美中和的沖突性。
社交屬性越強,信息流帶來的不適感就越強烈,越親密的關系,陌生信息插入的不適感就會越強。
這種沖突,同樣困擾了Facebook多年。
2007年,當Facebook 準備上線信息流業(yè)務時,上百萬人加入抗議組織,占領了Facebook總部前面的街道,為了避免圍堵,負責開發(fā)News Feed的工程師不得不通過后門悄悄溜走。盡管此次抗議并未阻擋Facebook的決心,但頗有意思的,Facebook 最近開始開始弱化信息流廣告,將信息流中媒體內容的占比從 5% 削減到 4%,增加好友動態(tài)的比重,讓平臺屬性回歸社交。消息公布后,Facebook 美股盤前跌了 4.11%。
冒著廣告收入下滑的風險,執(zhí)意改版,就是因為Facebook 發(fā)現,過去幾年,媒體內容生產量爆發(fā)性增長,媒體內容與社交內容有不平衡的趨勢,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因此, Facebook 希望減少信息流廣告,重新向社交傾斜。
而媒體屬性,則通過即將上線的付費閱讀來彌補,也就是說,Facebook 通過付費墻的隔離效應,讓媒體屬性和社交屬性的沖突得以暫時緩解。
因此,社交關系鏈之于信息流業(yè)務,利弊參半,微信不做信息流廣告,不是小馬哥不想掙這個錢,而是因為,信息流和微信的私密性、封閉性的關系鏈具有不可調和的沖突性。
從這個維度來說,Fellow機制的微博用戶,對信息流廣告的容忍度要比封閉性的微信高。而對信息流接受度最高的,應該是百度、今日頭條等資訊、信息平臺,在做好精準分發(fā)的前提下,用戶對信息流并不反感。
信息流廣告的增多,并未讓百度用戶產生排斥反應,相反,信息流業(yè)務反而助力百度,實現了用戶和營收的雙增長。
從用戶來看,百度app的激活次數超過了20億,百度信息流產品的月活用戶,增長超過了6億。而且,百度App的用戶總使用時長,反而同比增長了約30%。
信息流業(yè)務上線后,成為百度增收最快的營收板塊,本季度百度營收為23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三成。
信息流混戰(zhàn),PK的還是技術算法
在百度之后,去年7月,谷歌在搜索之外,推出了信息流業(yè)務,其思路和百度高度相似:搜索是主動的人找信息,feed流是被動的信息找人,一個用了就走,一個消磨時間,主動和被動結合,高效高頻和粘性時長互補。
不管是百度、谷歌,還是Facebook 、微博,要讓用戶喜歡上信息流,消除被干擾的不適感,必需依賴技術驅動的精準分發(fā),通過計算機、算法、人工智能,來猜測用戶到底想要什么。只推那些能get到用戶G點和痛點、讓用戶覺得有用或者有趣的內容,而不是把信息流廣告簡單粗暴的塞給用戶。
首先,用戶越多,機器的學習機會越多,在大數概率下,算法分發(fā)也會越準確。Facebook 有20億用戶,百度信息流廣告有6億月活,谷歌的安卓用戶也達到了20億,規(guī)模龐大的用戶,是精準分發(fā)和信息流變現的基礎。
其次,搜索和feed具有前后的因果聯系。
過去傳統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現在要逐漸演進到信息找人,但不管是人找信息,還是信息找人,都是對信息和人的精準匹配。而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用戶搜索什么,是對外釋放其信息(興趣、年齡、偏好、需求等等),谷歌和百度通過用戶的主動搜索,就可以對其打標簽,進行分類,進而實現精準的分發(fā)和推送。
比如,百度建立了200萬用戶標簽,對6億用戶進行畫像,通過“搜索+信息流”雙引擎,實現精準匹配和個性化推薦,“廣告即內容”,打造“興趣偏好——品牌認知——對比決策——交易轉化”的閉環(huán)。
未來,信息流廣告的主營付費模式,將從按點擊付費,轉移到按效果付費,這也倒逼互聯網公司必須提升精準分發(fā)能力。
Facebook 的工程總監(jiān)范鵬告訴極客公園,Facebook 的廣告,不和點擊率掛鉤,點擊收益占比很少,主要按轉化效果付費,比如安裝和CPM ———低俗的標題黨能吸引很多無效用戶,但只有真正感興趣的用戶才會安裝app??梢灶A測的是,未來,按轉化效果而不是點擊量付費,應該會成為挑剔的廣告主們的共同選擇,如此說來,只有依靠技術驅動、投用戶所好所需、實現精準分發(fā)的信息流業(yè)務,才有未來。
所以,不管根植于信息平臺還是社交平臺,歸根結底,信息流業(yè)務能夠走多遠,決定因素還是算法和技術。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