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Q2財報:國外不樂觀,國內狂下沉

配圖來自Canva

8月17日,小牛電動發(fā)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回看一季度的小牛電動,由于國內疫情影響,線下門店一段時間內大量閉店,銷量直接腰斬,凈利潤由正到負,業(yè)績著實有些狼狽。

二季度國內疫情基本平復,但國外疫情發(fā)展還不明朗,走全球化戰(zhàn)略的小牛電動到底表現(xiàn)如何?

總銷量回暖,但國外仍不樂觀

財報顯示,2020Q2小牛電動兩輪電動車的銷量是160138輛,而一季度的銷量只有40160輛,環(huán)比增長了298.75%,接近3倍。

可見小牛電動的銷量復蘇非常強勁,而且與2019Q4總計106253輛的銷量相比,2020Q2也保持了50%的增長,說明排除疫情因素的影響,小牛電動依然保持住了增長趨勢,這是好消息。

但整體銷量暴增的背后,不同的市場其實起到的貢獻差距相當大。財報顯示,2020Q2國內市場銷量達到了154959輛,比2020Q1多了120643輛,環(huán)比增長了3.5倍。而國外市場2020Q2銷量只有5179輛,比2020Q1少了665輛,環(huán)比下降11.38%。

可見二季度銷量的強勢復蘇全部來自于中國市場的貢獻,而國外市場反而還拖了后腿。國內市場銷量的強勢復蘇,主要來自于消費者對兩輪電動車需求的恢復甚至是增加,以及小牛電動發(fā)布了多款不同價位的新品。

而國外市場銷量的持續(xù)下滑,可以歸因于收入下降導致的消費能力下降、購車需求下滑等,這些都和持續(xù)的疫情有密切的聯(lián)系。

不得不提的是,好在小牛電動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和收入占比一直不是很高,因此也讓小牛電動在海外市場遭受的不利影響,不會對整體發(fā)展帶來明顯的負面打擊。根據(jù)財報提供的數(shù)據(jù),2020Q2海外市場兩輪電動車銷售收入占比為9.82%,而去年同期的占比卻高達26.96%。

總體來看,二季度的小牛電動靠著國內市場的回暖,終于在銷量和營收上揚眉吐氣了一把。不過仍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海外市場由于盤子小目前看沒有帶來什么明顯不利,但對持續(xù)在海外擴展銷售網(wǎng)絡的小牛電動來說,海外市場銷量起不來,影響力也就很難起來,小牛電動的全球化也會受阻。

低價新品受寵,也有雙刃效應

對于國內銷量在二季度大幅增長的驅動力,小牛電動在財報中特別提到了兩款新品,分別是五月份發(fā)布的G0和六月份發(fā)布的G2,都屬于小牛的Gova系列。而且小牛還披露了這兩款產品二季度的總銷量,超過了26000輛。

其中G0的表現(xiàn)相當亮眼。小牛電動曾在7月初披露季度銷量數(shù)據(jù)時,特別提到了G0產品的銷量,接近23000輛。

這個比例占二季度國內總銷量的近15%,可以說G0成了小牛的一款爆品,也為二季度的銷量增長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可惜的是,小牛電動沒有在財報中披露同樣在二季度發(fā)布的新品MQi2的銷量,但可以肯定,沒有G0受歡迎。

G0為什么那么受歡迎,一大原因還是來自于價格。當時G0在京東進行線上首銷,優(yōu)惠后的價格只有1999元,所以G0也是目前小牛電動發(fā)布的最便宜電動自動車產品。

中低端價位的電動自行車一直是市場的消費主流,小牛電動之所以要推出Gova系列,也是看中這塊盤子大,現(xiàn)在G0的銷量已然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但G0這種低價出售的中低端車型也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毛利率低,也就是利潤小。事實上小牛電動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7月的銷量數(shù)據(jù)披露公告中,小牛就提到低價和低毛利率的G0會對平均售價和整體毛利率帶來負面影響。

根據(jù)財報,小牛電動的整體毛利率在二季度為23%,比一季度下降了0.6個百分點,可想而知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G0這類低價低毛利率產品的大賣。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小牛電動本身定位高端,現(xiàn)在中低端賣的這么好,難免會對品牌認知造成一定沖擊。

順利扭虧,但盈利能力未恢復

與糟糕的一季度相比,小牛電動順利在二季度實現(xiàn)扭虧,這其實也在預期之內,最多算是一種正常表現(xiàn),因為整個行業(yè)也在復蘇,小牛電動的對手雅迪、愛瑪?shù)萉2銷量提升也很明顯。

比扭虧更重要的是,小牛電動的盈利能力是否完全恢復,或者是否有進步,因為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左右資本市場對小牛電動的估值,對小牛電動未來發(fā)展很重要。

先看毛利率。財報顯示,2020Q2小牛電動毛利率為23%,而去年同期為23.7%,也就是下降了0.7個百分點。小牛電動在財報中將其歸因于“國外市場電動車收入比例下降、配件和服務收入比例下降”。

言下之意,就是高毛利產品的收入占比降低了,導致整體毛利率下滑。小牛電動雖未公布各項產品在各個市場的毛利率,但公布了它們的收入及收入占比。其中,Q2國外市場電動車收入占比同比下滑53.2%,配件及服務收入占比同比下滑17.4%。

此外,毛利率更低的Gova系列新品銷量的明顯增加,也對整體毛利率起到了攤薄作用。

還有成本和費用。成本方面,從財報可以看出主要來自于銷量增加帶來的成本增加,所以同營收一起上漲,這沒有問題。費用方面,排除運營外因素,新品設計費是引起費用上漲的主要原因。

總體來看,小牛電動成本和費用沒有不當增加,但是毛利率的小幅下降,證明其盈利能力還沒有恢復,其中有疫情這樣的被動原因,也有低毛利率新品發(fā)布這樣的主動原因。

下沉有風險

相比以往,外界在小牛Q2財報里看到的最大不同,應該還是小牛電動對Gova系列新品銷售好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興奮感。因為,低價的Gova系列,成了小牛電動Q2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去年Gova系列首次發(fā)布時,由于定位于非智能化產品,外界就猜測小牛電動會把產品價格越做越低?,F(xiàn)在,低于2000塊的G0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完全證明了這一點。很顯然,面對國外市場的不確定性,小牛電動把寶押在了國內的中低端市場,意圖通過價格和品牌下沉,找到新的增長點。

目前來看,小牛電動的初步下沉是成功的,而且G0和G2的熱銷,必然也會進一步刺激小牛電動通過降價方式來獲取新用戶,進一步擴大“牛油”群體規(guī)模,Gova系列的銷量占比很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盡管高端是小牛電動的基因,但小牛電動對Gova系列的投入和重視,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證明,現(xiàn)在的小牛電動,在高端定位和下沉之間,選擇了后者。這其實也是小牛電動對自身高端定位的一種暫時否定,畢竟現(xiàn)實情況是,國內中低端產品消費者更多,受關注度也更大。

下沉之后,小牛電動未來必然逃不過一些關鍵抉擇。如果Gova系列銷量占比持續(xù)提升,小牛電動是否要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中低端市場,那么高端的品牌定位或許就很難維持了,如果Gova系列很快做到了天花板,小牛電動該如何權衡這塊業(yè)務的利弊,是放棄還是硬著頭皮去做?

不管怎樣,對小牛電動而言,下沉還是一件比較陌生的事,未來的風險也比當前所看到的要多得多。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08-24
小牛電動Q2財報:國外不樂觀,國內狂下沉
根據(jù)財報,小牛電動的整體毛利率在二季度為23%,比一季度下降了0.6個百分點,可想而知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G0這類低價低毛利率產品的大賣。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