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河
審校:一條輝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小米手機又叒叕叕上熱搜了,史上最低價5G手機和雷氏言論引發(fā)網絡熱議。
9月24日,小米在北京小米科技園召開了小米5G新品發(fā)布會。發(fā)布會上,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發(fā)布了小米9 Pro 5G手機。
就目前來看,這是市面上售價最低的5G手機。
不過,結合最近熱議的5G手機不能使用5G網絡的問題,新款小米的表現(xiàn)又會如何?
持續(xù)低價戰(zhàn)略
發(fā)布會開始之前,雷軍曾在微博上暗示小米9 Pro 5G的售價會很高,希望大家理解。
出乎意外的是,與同系列產品相比,小米9 Pro 5G的售價并不算高,8+128GB版只要3699元,8+256GB售價3799元,12+512GB頂配版也不過4299元。
相較之前最便宜的iQOO Pro 5G版,小米9 Pro 5G版便宜了98塊錢,8+256GB版便宜了198塊錢。
除了降低5G售價,小米還推出了不少優(yōu)惠措施,小米9 Pro 5G手機贈送一年的1TB云空間,價值499元。此外,還支持6期免息分期。
在存量市場難以開拓的情況下,降價自然而然成為了搶占用戶、推廣5G的重要手段。
不過,從5G手機未上市時預測價超8000元,到現(xiàn)在下限被砍至不到4000元,5G市場爭奪戰(zhàn)或比人們想象的更為激烈。
處理器沒有帶來太多驚喜
小米9pro此次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55plus處理器,7nm制程工藝,內置4000mAh電池。
與上一代驍龍855相比,驍龍855 Plus加入了高通針對游戲手機最新開發(fā)的芯片Snapdragon 730G,可以幫助游戲手機實現(xiàn)CPU和GPU超頻,提供更好的游戲性能支持。
此外,驍龍855 Plus的主頻率相比上一代有所提升,高達2.96GHz,而驍龍855主頻率為2.84GHz; GPU性能方面也增長了15%。
不過,除了這些變化,驍龍855 Plus和驍龍855在其他方面沒有太大差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掛X50 5G基帶芯片,使用855 Plus的智能手機仍為NSA制式,這意味著這些智能手機未來無法與SA制式的5G網絡兼容。
通俗而言,驍龍855 Plus只是855的超頻款。為了讓各大使用驍龍芯片的手機廠商具有競爭力,所以增加了一個中間過渡產品。這樣一來,在下半年與華為麒麟985芯片競爭時不至于太過被動。
真正的5G究竟還要多久
如若小米9Pro在未來存在使用不了5G網絡的可能,那5G得到真正的廣泛使用,究竟還要多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重申兩個發(fā)生于近日的重大消息。
一個是9月19日,中國電信簽約天翼智能終端總量超過4000萬部。
據(jù)GPLP犀牛財經獲悉,2018年,中國電信簽約天翼智能終端總量超過1億部,簽約金額超過1200億元。2017年,簽約天翼智能手機總量7100萬部,金額為1136億元。2016年與2015年的數(shù)量及金額分別是,6700萬部,1070億元;5500萬部,660億元。
此次采購,是自2016年以來采購量最少的一次。
另一個是9月20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的講話。
苗圩表示,現(xiàn)在在市場上商業(yè)發(fā)布的5G手機都是非獨立組網NSA。真正能體現(xiàn)5G性能的,還得依靠獨立組網SA。就目前來看,國內能夠兼容NSA和SA的手機只有華為。
除此之外,苗圩部長還表示,5G應用大致會呈“二八”分布規(guī)律。對于廣大用戶而言,4G手機已經足夠滿足使用需求,只有少數(shù)從事電競、大型手游的用戶才會需要5G網絡。5G的真正應用場景,80%應該是在工業(yè)互聯(lián)網領域。
從這兩個事件反映出,目前國內5G手機量產還需時日,此外,工業(yè)互聯(lián)網才是5G應用的重要領域。
需要注意的,還有國內目前的5G基站數(shù)量。三大運營商日前表示,計劃2020年底建成5G基站15萬個。作為對比的是,我國目前4G基站數(shù)為473萬個,若要實現(xiàn)5G廣泛應用,5G基站的密度需達4G基站的兩倍。
綜上不難看出,我國5G的基礎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5G現(xiàn)階段的主要目的,也并非民用。
既然老百姓近兩年都不大可能普遍用到5G網絡,手機生產商又為什么要大肆宣傳5G?
就GPLP犀牛財經來看,一方面,是順應時勢,展示技術能力的需要;另一方面,在5G還未真正到來之前,先賺足公眾眼球,占據(jù)輿論高地,也不失為一樁好的買賣。
不過,這種過度宣傳,在給5G技術畫下了一張張大餅的同時,也模糊了5G當下的實際成熟度。公眾的實際體驗一旦與預期產生較大落差,無論是對于廠商還是5G本身,恐怕都會失利。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三星Galaxy S25系列在中國發(fā)布,帶來多維度升級
- 果然白嫖才是王道!DeepSeek的開源“妙招”,讓美國成了眾矢之的
- 多模賦能開啟Galaxy AI新時代 三星Galaxy S25系列中國發(fā)布
- 影目科技、雷鳥創(chuàng)新出狠招!AI眼鏡圈沸騰了!
- 節(jié)前眾巨頭入局“送禮”電商,為啥雷聲大雨點???
- 挑戰(zhàn)梁文鋒的李飛飛何許人也?百元成本真能蒸餾出頂級AI模型?
- 何必把DeepSeek推上神壇?
- 云廠商的DeepSeek大捷
- 昆侖萬維旗下天工AI正式上線DeepSeek R1+聯(lián)網搜索
- 掃地機高增長神話破滅!科沃斯、石頭科技艱難 “破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