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本就是相輔相成的技術,只有加入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才能更像人類,也只有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才能為我們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席寧(中科院機器人研究專家,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侯任主席)
11月13至14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高科會主辦,OFweek人工智能網承辦的“OFweek2017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在深圳舉辦。中科院機器人研究專家,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侯任主席席寧教授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技術》主題演講中,具體探討了在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將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在全球范圍內,由于信息技術和各種新應用的拉動,給機器人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動力?,F(xiàn)在中國經濟發(fā)展進入了轉型期,中國從制造大國往制造強國轉型,機器人在自動化方面會對制造業(yè)轉型起到巨大帶動作用,這也是機器人在中國非?;馃岬囊粋€重要原因。
席寧教授認為,機器人可以克服距離給人帶來的困擾,機器人從開始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發(fā)展到如今機器人做人類做不了的事情??傮w而言,機器人正在進一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未來,隨著納米技術的發(fā)展,機器人將縮小到納米級。屆時,機器人能夠進入一些特定的生理環(huán)境,幫助我們超過人類的限度,稱之為超限機器人。
目前中國是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在當今世界上中國生產了絕大多數(shù)的工業(yè)機器人,不過工業(yè)機器人也在與時俱進。席寧教授表示:“工業(yè)機器人發(fā)展還面臨著三大挑戰(zhàn),一個是Friendly(更好用),如何讓機器人更加方便人的使用;一個是Flexibility(更靈活),讓機器人能夠在復雜環(huán)境下也能夠靈活運作;還有一個是Fidelity(更準確),在精細操作中讓機器人可以更加精確。”
隨后,席寧教授還舉了一個用機器人抓取生雞蛋的例子。在視頻之中,機器人能夠用機械臂直接抓取一個生雞蛋而不會破碎,雖然這種動作在人類看來非常簡單。但是對于機器人而言,恰好就是這三個F的體現(xiàn)。編程、校正、集成正成為機器人新的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也困擾著機器人的發(fā)展。
智能化社會的發(fā)展,也給機器人技術應用,創(chuàng)造了新的機遇。目前的機器人有很多種,包括工業(y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精細機器人,如果這些機器人依靠人工智能加上傳感器,就能夠自主完成許多復雜的任務。人類能夠通過語言來控制這些機器人的操作,并且這些機器人能夠通過感知周圍的環(huán)境,來調整自己的策略,從而完成自己的任務。
對此,席寧教授認為,人工智能時代是機器人蓬勃發(fā)展的時代,也是機器人的黃金時代。
更多詳細內容,敬請關注OFweek人工智能網后續(xù)專題報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