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IPO頻道
9月11日,上交所正式對外披露了京東數科的招股書。招股書顯示,公司擬通過科創(chuàng)板發(fā)行不超過5.3802億股,占發(fā)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國泰君安和五礦證券為此次發(fā)行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
成立七年、戰(zhàn)略演進三次,京東數科終于叩啟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根據此前協議,京東集團將利潤分成權轉換為京東數科35.9%的股權,同時向京東數科增資17.8億元現金收購股權,由此持有后者36.8%股權。
市場預估,目前京東數科的市值預計在2000億元以上。
就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情況來看,目前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公司只有中芯國際和金山辦公兩家,分別為4250億和1400億元(截至9月11日收盤)。京東數科上市后,科創(chuàng)板千億陣營中將再添一位玩家。
從數字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數字科技,京東數科歷經三個戰(zhàn)略發(fā)展階段的“升維”轉型,走向了更加徹底的ToB模式,并將客戶從商戶、企業(yè)、金融機構延伸至政府及其他,進而發(fā)展成為了一家領先的數字科技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此次上市的募集資金去向,京東數科表示在扣除發(fā)行費用后的凈額將全部用于主營業(yè)務相關項目,其中超過72%的資金直接用于技術研發(fā)和數字化升級項目,可見其對技術的重視程度。
而事實上,“科技屬性”一直是京東數科身上最顯眼的標簽。
/ 01 /
長跑產業(yè)數字化
京東數科顯示硬核實力
京東數科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成立初期名為“京東金融”,主要業(yè)務是基于京東集團電商平臺為商家及消費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解決小微企業(yè)和消費者融資難等問題。但隨著公司的迅速發(fā)展,公司已不滿足于單純的金融服務。
2015年9月,京東金融提出“金融科技”定位,開始頻繁為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服務,推出了以銀行為核心客戶的金融機構風控解決方案,此后又陸續(xù)開發(fā)各種數字化系統(tǒng)或工具,引領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yè)整體向金融科技轉型。
2018年11月,京東金融品牌正式升級為京東數科,將自身定義為一家以AI驅動產業(yè)數字化的新型科技公司。在此之后,京東數科從賽道布局、服務模式、組織架構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度“進化”,打造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數字化操作系統(tǒng)”。
通過戰(zhàn)略轉型,京東數科從金融數字化向產業(yè)數字化破局,將“科技”二字落到了公司最核心層面。其中,公司對技術的投入及取得的成效,成為衡量其科技成分的重點。
透過招股書來看,京東數科在研發(fā)投入上不惜重金,且比例逐年提高。2017-2019年,公司的研發(fā)費用分別為10.78億元、17.43億元和25.67億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1.88%、12.80%及14.10%。
數據來源:招股書
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的研發(fā)占比繼續(xù)增長至15.67%,這一數字已經超過A股95%的企業(yè),在科創(chuàng)板年營收超百億的公司中(含已申報)僅低于中芯國際位列第二名,相比國際互聯網科技巨頭同樣毫不遜色。
日前,京東集團在Q2財報就曾提到,京東上半年技術研發(fā)投入達到75.4億元,成為對技術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而京東數科將本次募集資金的72%直接用于與技術和數字化服務升級相關的項目,這足以看出公司對技術的絕對重視。
“All in”技術的確為京東數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硬核實力。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京東數科及其子公司擁有專利或專利申請2230項,其中492項已經獲得授權,包括已獲頒專利證書的專利396項。風險管理應用中的授信評分卡主模型已迭代至第11個版本,模型變量200萬維,屬于高維度復雜模型。
多項科技成果的加持下,京東數科在賽道布局、服務模式、組織架構方面優(yōu)勢突出,依托自身在智能城市、數字營銷、AI技術和金融科技等關鍵領域中的雄厚技術積累和項目落地經驗,為整個產業(yè)數字化升級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
/ 02 /
科技版圖背后
“人才戰(zhàn)略”是核心
科技企業(yè)技術實力的核心在于對專業(yè)人才的儲備和培養(yǎng),目前來看,行業(yè)內對專業(yè)研發(fā)人才的爭奪已經非常激烈。有報道稱,2018年以來國內市場對于金融科技的人才需求提升了290%,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達150萬。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數科用7年時間打造出“豪華技術天團”,為公司在技術領域不斷突破,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奠定了基礎。
招股書顯示,在頂級科研人才引進方面,公司先后引入了前美國亞馬遜公司主任科學家薄列峰、華爾街技術精英徐葉潤、國內“城市計算”學科的提出者鄭宇等。
同時,公司還成立了產業(yè)AI中心,聚集了來自全球各領域的超百位頂尖人工智能技術專家,致力于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知識圖譜、計算機視覺、語音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AI技術實現產業(yè)級應用。
報告期各期末,京東數科研發(fā)人員及專業(yè)人員數量分別為3953人、5655人、6937人和6969人,呈逐年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公司9989名在崗員工中,研發(fā)人員及專業(yè)人員的比例達到7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數科的員工構成也趨向年輕化,80后員工占比達95.5%,而90后員工也達到了近一半。
數據來源:招股書
為了吸納這些人才,京東數科付出了大量的資本投入,招股書強調,為綁定核心員工與公司的長期利益,激發(fā)員工創(chuàng)業(yè)激情,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報告期各期內,公司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43.81億元、2.60億元、3.56億元及10.63億元。也正是因為此,京東數科的經營業(yè)績甚至一度造成了影響。
一方面在人才投資上不惜重金,另一方面京東數科也更注重培養(yǎng)年輕人才。2019年,京東數科專為核心的年輕人才成立了青藤計劃人才池,有意推動年輕人承擔更多的職責;此外,公司還成立了技術人才委員會,推出了公開透明的技術人才任職資格標準。
京東數科此前透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公司所有85后的總監(jiān)有91%都是通過內部晉升上來的,全部90后的經理層有73%是通過內部晉升上來的。其中,青藤人才晉升比例達到81%。
引進、培養(yǎng)與激勵相結合的人才策略調動了科研人才的積極性和開拓性,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而這一系列的投入更是帶來了業(yè)務的持續(xù)向好,盈利趨勢愈加明顯。
/ 03 /
技術賦能全面開花
數字化成績亮眼
目前來看,京東數科在人才、技術方面的投入已經轉化成公司強大的增長勢能,并直接體現在業(yè)務當中。
招股書顯示,得益于技術實力的積累,京東數科的業(yè)務拓展速度飛快。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服務了600多家銀行、保險、基金、信托、證券等金融機構,此外還有100多萬家小微商戶、20多萬家中小企業(yè)、700多家大型商業(yè)中心、超40家城市公共服務機構,營銷網絡覆蓋300多座城市以及超過6億人次。
以金融領域為例,京東數科服務金融機構的大數據風控體系積累了各類模型超過1000個,風險策略超過10萬個,日均決策4.7億次。在招股書披露的正在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中,不乏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主辦的重點研發(fā)計劃。
隨著業(yè)務線的不斷深入,京東數科也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回報。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公司整體營業(yè)收入實現了高速增長,分別達到了90.70億元、136.16億元、182.03億元及103.27億元,并于2018年、2019年連續(xù)兩年分別實現盈利1.30億元和7.90億元。
數據來源:招股書
2017年至2020年6月,京東數科的毛利率分別為54.69%、64.38%、65.77%和67.08%,呈逐年上升趨勢,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平均毛利潤為50.81%??梢哉f,在“高手如云”的科創(chuàng)板,即將上市的京東數科有著更強的盈利能力。
數據來源:招股書
對于數字科技企業(yè)來說,除了盈利能力指標外,還需就業(yè)務結構來反映其當下的發(fā)展狀況。招股書顯示,京東數科業(yè)務包括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ToF)、商戶和企業(yè)數字化解決方案(ToB)、政府及其他客戶數字化解決方案(ToG),呈現出橫跨多產業(yè)的“數字科技服務”屬性。報告期內,三大業(yè)務帶動京東數科整體營業(yè)收入分別為90.70億元、136.16億元、182.03億元及103.27億元。
從招股書上看,數字化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京東數科的主營業(yè)務。其中,商戶與企業(yè)數字化解決方案營收貢獻最大,占比52.37%,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營收占比41.48%,政府及其他客戶數字化解決方案為5.57%,其他業(yè)務占比0.57%,這意味著京東數科的業(yè)務結構比例更加合理。
堅持技術的長期主義,使得京東數科最終鎖定“產業(yè)數字化”,而在人才吸引和培養(yǎng)上不惜重金投入,更加激發(fā)著京東數科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為公司接下來爆發(fā)式的增長蓄積了足夠的力量與信心。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節(jié)點財經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jié)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