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中國不良資產市場 外資“禿鷲”開始獨立介入

文|華爾街見聞

3月10日訊,中國不良資產處置的收益越來越吸引海外的“禿鷲”們。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私募股權公司Lone Star 和 PAG 在過去幾個月中投資了中國的不良貸款投資組合。這是海外基金首次不與中國本土機構合作,獨立介入這一市場。PAG 董事總經理 Jenny Liu 稱,此次計劃投資5000-6000萬美元的不良貸款組合。

PAG(Pacific Alliance Group)也稱太盟投資集團,該集團不良資產投資管理團隊成立于2009年。2011年,PAG 募集了一支總額8.75億美元的亞洲不良資產基金。Lone Star 則是一家全球私募股權公司,管理規(guī)模超700億美元,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已和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建立了業(yè)務聯系。

此前美國最大的不良資產投資公司橡樹資本來到中國,2013年與四大AMC之一的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從事不良資產投資業(yè)務,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橡樹資本目前在大中華區(qū)的累計投資已超過60億美元。另一家公司KKR也于去年和四大AMC中的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結盟。

根據美國破產理論專家Edward Altman在2012年的一份統(tǒng)計,在美國有超過200家金融機構在不良資產市場上投資,總投資金額約3500-4000億美元。

中國的商業(yè)不良貸款余額,據據銀監(jiān)會統(tǒng)計,截至2016年底達到15123億元,連續(xù)20個季度上升。非銀行金融機構表外類信貸業(yè)務尚未納入監(jiān)管統(tǒng)計,但可以預估,潛在不良資產也在迅速增加。

為加速處理不良貸款,在目前四大AMC和地方AMC的體系下,去年10月,銀監(jiān)會又放開了地方AMC的“二胎政策”,陜西、青海、黑龍江、浙江和上海五家機構獲批成為地方AMC,民間資金參與十分踴躍。

不過,鼎一投資鄭華玲在去年12月《經濟參考報》專欄中指出,中國目前不良資產投資的發(fā)展還非常不充分。不良資產投資周期比私募股權投資短,對專業(yè)度的要求更高。

目前,投資者參與不良資產投資一般包括幾種方式:

1)和四大AMC在一些項目上共同投資;

2)作為投資人對專業(yè)的不良資產投資基金出資,并獲取項目的跟投機會;

3)國內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會參與地方AMC公司的發(fā)起,通過持牌機構分享地方不良資產投資機會;

4)一些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也會進行部分不良資產投資。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會下發(fā)正式文件,成立更多AMC,且各省省聯社改革的一大方向有可能是轉型為地方AMC。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試點也將持續(xù)擴圍。競爭會日趨激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3-10
瞄準中國不良資產市場 外資“禿鷲”開始獨立介入
中國不良資產處置的收益越來越吸引海外的“禿鷲”們。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