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證券報
2月21日訊,2月17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再融資新規(guī),在定價機制、融資規(guī)模、時間間隔、公司資質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據(jù)初步統(tǒng)計,短期內受新規(guī)影響的上市公司超過200家,更是有興業(yè)證券(601377,股吧)(8.080, 0.05, 0.62%)等一大波上市公司因為不符合相關條件而公告終止或更改定增方案。
受傷的不止是上市公司,還有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定增基金。但有業(yè)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他們也從中看到了新的機遇和方向。
素有公募“定增牛”之稱的九泰基金認為:
定增新政出來之后,應有個新老劃段,新申報的項目可按照新規(guī)來,已申報的項目按照原來的規(guī)則。不過存量尚有近1000家上市公司的近2萬億元的規(guī)模,對2017年的定增投資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也可以說2017年仍是一個定增投資大年。上市公司定增整體的折價率會進一步收窄。進一步考驗定增投資能力,對原來依靠定增折價賺錢、尚未建立成體系投研能力的機構來講沖擊會很大。
“定增王”財通基金也做了番“推演”:
隨著再融資市場的正本清源、優(yōu)化市場機制的導向,有利于提升定增整體板塊價值,未來將更加關注內生性增長優(yōu)異的公司(α收益)和對市場波動性(β收益)的有效把握。
在定增紅利收窄的背景下,勢必將驅逐一批跟風進入定增市場的中小機構,真正具備主動管理能力、對定增投資理解深刻的專業(yè)機構會歷久彌堅。
隨著上市公司多元化融資方案興起、股債結合類再融工具進一步豐富,具備上下游資源整合能力,布局上市公司一體化融資服務的資產管理機構將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新政解讀——“過渡”不過度,“未來”尚未來
第一階段:定增投資心理、策略調整期 “壓規(guī)模,控節(jié)奏”
第一階段的政策效果,預計體現(xiàn)在未來8-12個月內。這段時間基本就是定增投資的“降溫期”,各類定增投資策略都會產生相應變化,傳統(tǒng)的估值體系、選票方法、組合、量化套利策略都需要作出相應調整。未來投資將更加關注內生性增長優(yōu)質(α收益)的公司,著重挖掘ROE拐點公司的預期差,結合折扣水平把握周期行業(yè)PB修復股,審慎對待單純依靠資本運作搞外延式發(fā)展的輕資產股,適當回避主要依靠“題材+折扣”進行制度套利的概念股、題材股,重構小盤股市值管理驅動方面的選股邏輯與量化投資策略等。
第二階段:二級市場價格效應顯現(xiàn)期 “打套利,控折扣”
第二階段的政策效果,預計大致體現(xiàn)在12-18個月期間。具體表現(xiàn)為“折扣內涵本質變化,價格箱體趨于穩(wěn)定。”此次新政統(tǒng)一定價基準日為發(fā)行日首日。推行主板定增項目市場化定價機制,是本次政策修訂中最實質性的變化,影響深遠。定價基準日的變更主要影響“折扣”水平,而“折扣”是以往定增投資中影響投資收益的重要因素,也是此次政策規(guī)范調整的重點。事實上,受到市場各路資金追捧,2016年一年期定增項目的平均折扣率水平約9%,已經不打自壓了。這一次,市場早就走在了政策的前面。換句話說,政策的最終敲定參考了當前的市場基礎與投資者情緒。三年期定增因無法提前鎖價,低折扣定增套利模式將受到較大沖擊,大概率要淡出市場了。
第三階段:政策實施回顧及綜合效果評估期
第三階段,大致在18-24個月后。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1) 定增市場明顯降溫,投資理性逐步回歸,營銷亂象基本消除。(2) 限而不禁,定增歷史使命尤存,但賺錢難度增加。(3)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通過再融資新規(guī)點穴“過度融資”、“連續(xù)融資”,引導資金“脫虛入實”初見成效。(4)大約兩年后,新近連續(xù)發(fā)行的“小微”IPO中的一批優(yōu)質上市公司開始進入再融資需求的集中釋放期(18個月的政策間隔+平均6個月左右的在會審核期)。眼下看似洶涌的IPO項目,正是未來再融資之源。
但是不得不說,新政襲來,事情已經起變化!中國證券報(公眾號:xhszzb)記者在新政出臺后多方了解了定增基金的應對之策:
搶“舊款”
新政出臺,但是新老劃斷。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不少定增基金倉位不高,優(yōu)質打折的“舊款”定增項目,一時間奇貨可居,已經有基金產品想去掃貨了。但“舊款”定增項目怕是“靚女不愁嫁”,搶“舊款”壓力不小。
分流負債端壓力
既然定增新規(guī)出臺,政策迫使定增投資賺錢效應降低,那么分流此前洶涌的定增資金,也是基金機構的辦法。公募基金需要等待市場調整,而定增專戶等,大可分流,乃至勸退。
苦練內功計謀深遠
不少基金機構都覺得自己仍是定增市場的專業(yè)機構,專業(yè)的機構自然有見招拆招的本領。機構定增價值投資的功夫正在苦練。事實上,此前就有基金公司開始強調定增投資的主動管理能力。政策催動定增基金“主動管理”浪潮的來臨。
全面轉型
此前已有定增機構居安思危,此次新政一出臺,大可以借坡下驢,來個全面轉型。此前,財通基金已經成立投行部,以投行業(yè)務引領定增資源整合,打造一二級市場聯(lián)動效應。財通基金表示將把定增作為切入點,打通一級、一級半、二級市場,不斷設計出“定增+”創(chuàng)新產品方案,成為上市公司全方位、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商。此風大概跟風者將不少。
- 馬云現(xiàn)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shù)據(jù)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shù)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 2022年加密貨幣“殺豬盤”涉案金額超20億美元 英國銀行業(yè)祭出限額措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