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的廣州車展上,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發(fā)布了一份《智能汽車車載通訊軟件測評報告》,報告認為,最符合用戶、市場和駕駛安全標準的車載通訊系統(tǒng),要以先進的技術,提供人機交互方式,駕駛員能夠安全操控、便捷通訊,避免分散注意力,保障駕駛安全。
報告以微信車載版為例,與手機以及其他車機通信設備進行了對比性測試。從測試數據可以看出,以微信車載版為典型的車載原生通訊軟件,能夠有效減少用戶使用手機和車內多媒體造成的視線轉移和注意力分散,有助于駕駛者專注于前方路況。
其中,通過眼動儀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微信車載版有效提升用戶視線對前方道路的聚焦,在不同場景下,使用微信車載版的用戶,視線聚焦前方道路的比例提升至94.7%,超過其在車上使用手機進行通訊。
微信車載版測試結果分析
作為車載通訊軟件領域首份權威性評測報告,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從性能、功能、安全私密性、容量、強度、駕駛安全性等多個維度定義了車載通訊系統(tǒng)的評價方法,為安全、穩(wěn)定、私密的車上通訊產品設計提供了參考標準。
信息焦慮剛需,安全的車載通訊平臺彰顯社會價值
“應用的智能性、多媒體的娛樂性、多設備的互聯(lián)性等已成為車載通訊產品研究的主要內容,”報告稱,隨著汽車產業(y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lián)化和共享化發(fā)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汽車電子設備等之間的界限也逐漸模糊,用戶習慣實時互聯(lián)的生活方式,在駕駛過程中因短暫失聯(lián)而產生“離線焦慮”,引發(fā)了車載設備智能化市場需求的增加。
車載場景下如何平衡安全性和功能性,就成了用戶關注的核心。“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主要依靠感官及時地獲取周圍道路的交通信息,外界各種動態(tài)因素都會影響駕駛員的正常駕駛,嚴重的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報告引述數據稱,25%~5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因駕駛員注意力分散引發(fā)。
“根據統(tǒng)計分析,各種感官給駕駛員提供交通信息數量的比例分布如下:視覺占80%、聽覺占14%、觸覺占2%、味覺占2%、嗅覺占2%。”報告稱,視覺系統(tǒng)是駕駛員獲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渠道。為了能夠在有效的車內空間中應用這些通信軟件,整合統(tǒng)一的人機交互界面就成為必然趨勢。
基于這種需求,報告通過10名志愿者,以微信車載版、手機通信為例進行了不同駕駛場景下全方位測試,結果顯示:微信車載版電話交互條件下對于主路面的注視比例(94.74%)高于手機電話所對應的主路面注視比例(72.70%);同時,微信車載版在信息交互條件下對于主路面的注視比例(91.89%)要高于手機信息所對應的主路面注視比例(65.20%)。
圖左為手機信息,圖右為微信車載版
“這說明使用微信車載版服務后,駕駛員對前方道路的注視比例顯著增加,右下方手機區(qū)域和多媒體區(qū)域注視比例減少,駕駛員具有更多的決策時間來判斷道路狀況,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從而有效地改善駕駛員注意力分散問題,使其更加專注于前方駕駛。”報告稱。
高性能設計,全面保障用戶體驗與隱私
除了安全性,報告還對車載通信軟件安裝測試、性能測試、安全私密性測試、容量測試、強度測試、故障恢復等方面定義車載通信軟件的評測維度,對車載通信功能是否完備、性能是否穩(wěn)定、交互是否友好等方面進行驗證。
報告以微信車載版為例的測試結果顯示:車輛靜止狀態(tài)下語句識別成功率96.33%,喚醒成功率95.33%。具體包括:車輛行駛狀態(tài)下語句識別成功率92.67%,喚醒成功率90.67%。車輛靜止和行駛狀態(tài)下語句打斷成功率均100%。
此外,微信車載版可以通過方向盤物理按鍵、語音兩種方式直接操控,能夠使駕駛者通過語音交互和聽覺來接發(fā)信息,不需要在駕駛狀態(tài)時轉移視線,且短期屏蔽聯(lián)系人功能,能夠保證連續(xù)多條消息不會對駕駛產生影響,保證了駕駛員在駕駛狀態(tài)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與此同時,使用者的本地聊天記錄不會保存,本地文件無聊天記錄留存,能夠較好的保護用戶隱私,保證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可以通過定義的指令或按鍵能夠完成微信手機端所具有的聯(lián)系功能,除去朋友圈、紅包等緊急性不高的功能,使用難度小。
“如何保證車載通信軟件滿足駕駛員駕駛的安全性、操作的便捷性和信息的私密性等方面需求,開展相應的測評,尋求有效的車載通信軟件,既對當前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具有重要社會意義,也對未來車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需求。”報告稱。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新能源車技術升級搶先看,ChatGPT崩了引熱議:未來科技如何破局?
- 自動駕駛行業(yè)大洗牌即將結束,小馬智行引領千臺車隊新篇章
- 微軟反壟斷風暴:Office捆綁銷售引質疑,云服務策略遭調查,巨頭陷困境
- 顯卡漲價風暴來襲!NVIDIA/AMD緊急應對,全力加速生產運回本土
- 微軟新目標:用1000億美元打造實用通用AI,未來可期但需謹慎
- 亞馬遜云科技陳曉建預測:未來三年內,生成式AI將引發(fā)云市場新革命
- 林肯中國辟謠:財務調整非合并,業(yè)務不變穩(wěn)如泰山
- 字節(jié)跳動研發(fā)大手筆:2024年投入接近BAT之和,能否引領中國OpenAI新潮流?
- 跨境匯款平臺新舉措:螞蟻集團開發(fā)者服務限每日10萬美元,助力全球交易更便捷
- 我國充電樁建設提速,50%增長背后的高速服務區(qū)充電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